(一)

一口气读懂古希腊

在现代希腊国家于 19 世纪诞生前,希腊(Hellas)一直是个文化名词和地理名词,但从未有过被称为希腊的统一国家。古典希腊的概念要远远超出巴尔干半岛,希腊移民将希腊文化传播到地中海、黑海沿岸各处。希腊世界最西端到达了当时古典世界已知边界----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赫拉克勒斯立柱,最东端则到达了黑海之滨的格鲁吉亚。

19 世纪以前,人们除了古典著作,很少有途径研究古典希腊的确切历史。但随着施里曼发现了特洛伊城,伊文思发现了米诺斯文明,希腊文明的前身才直实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下图:霞光跌雅典卫城,位于海拔150米的平顶岩石上,包括帕特农神庙在内的大部分主要神殿,都是在伯里克利当政时重建。这段时期史称雅典的黄金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雅典卫城最后成形。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拿着《荷马史诗》按图索骥,从地下找到古代希腊--------文郭晔文

下图:迈锡尼遗址的王室墓葬群,即所谓的“墓圈A”,位于狮子门以南,1876年由海因里希·施里曼发现,包含6座竖井墓,里面的男户脸罩金面具,胸覆金片;女尸佩戴金冠和其他金制首饰,童尸裹于金叶片内。简直就是珠光宝气,遍地黄金。

从18 世纪开始,西欧国家兴起了一股“希腊热”,古希腊文化被看成是“古代文明的高峰”“和谐、完善和完美人性的象征”“科学、理性、民主与自由的代表”“欧洲文明的先驱和源泉”。欧洲人已经不满足于阅读《荷马史诗》这样的传奇史诗,而是期望从地下找到那些史诗中的传奇…

挖过头的特洛伊

右下图:现位于大英博物馆的帕特农神殿的山墙和中楣的大理石雕刻

当然,尽管经过了十几个世纪的岁月风霜,仍有不少古希腊的遗存保留了下来。1799 年,英国第七代额尔金伯爵托马斯·布鲁斯来到雅典。他的目标是著名的帕特农神庙----为雅典娜女神而建的祭殿。此公后来将帕特农神殿的山墙和中楣的大理石雕刻作为“世界上最杰出艺术家的作品”以 3.5 万英镑(大致相当于今天的 2100 万人民币)的高价卖给了大英博物馆。这引来了希腊文化的忠实拥趸、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勋爵在名诗《密涅瓦(Minerva)的诅咒》中公开指责----“一个‘苏格兰劫盗者’使得英国蒙耻”。虽然如此,“额尔金大理石浮雕”至今仍然未能物归原主。

如今的大英博物馆里固然充斥着来自古希腊的文物,但更多关于古代希腊的记载依旧无迹可寻,其中就包括那个著名的“特洛伊王国”。《荷马史诗》不但为特洛伊的陷落创作了神奇的“木马计”传说,还为这场给战争中的英雄们寻找到了一个漂亮的借口,所以才有了“人世间最美丽的女人”----海伦。

但是,早在古典世界衰亡后,对《荷马史诗》真实性的信念就已破灭。文艺复兴运动虽然重燃人们对古典时代的兴趣,却不曾同时复原对荷马的信任。十八十九世纪的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部传奇史诗中那些富丽的城市、坚固的城堡和激烈的战争都是无稽之谈。1846 年,希腊历史学家乔治·格罗特教授甚至哀叹,“除开没有任何独立证据的古代史诗本身外,我们一无所有……”
   
    令人感慨的是,将希腊历史从虚无中“拯救”出来的“救世主”不是专业的考古学家或历史学者,而是一位德国商人----海因里希·施里曼(1822-1890)。他从童年起就熟读《荷马史诗》,对其中描述的特洛伊战争深信不疑,并立志日后一定要去寻找特洛伊古战场,这种“信古”热忱终伴其一生而未泯。他曾在杂货店做学徒,在船上作过服务生和记账员,后又经商致富。36 岁起,他倾其所有,开始寻找传说中的特洛伊城。

1868 年 8 月 14 日,施里曼来到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小亚细亚的西南部----被土耳其人称之为希利克的废墟(Hissarlik)。荷马笔下的英雄能在下锚的舰队和被围攻的域市之间一天打几个来回,而希萨利克距离地中海海边也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希萨利克小丘的平顶是个长方形的台地,两边各长 234.39 米:在山丘顶部的表面,依稀可以辨出古代建筑的一些痕迹。这一切都使施里曼相信,自己要寻找的特洛伊城就在这里。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兴奋地写道,“放眼四周,冥冥之中似乎看到下面希腊人的船队、营寨和公民大会…两个小时的时间,《伊利亚特记》中的主要情节一幕幕在眼前闪过”

(下图:吊坠头饰,希萨利克遗址出土,现藏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

1871 年,施里曼终于在希萨利克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发掘。他对《荷马史诗》的迷信可以说是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按照荷马的说法,雅典建在特洛伊城的最高处,所以施里曼从一开始就指挥工人从山丘的中央挖起,因为他相信,这里应该是雅典娜神庙的位置。用今天的考古眼光看,施里曼这种直接闯入遗址中心的做法堪称野蛮,但在当时却使他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就在距离地面几英尺的地方,施里曼发掘出了一处古罗马时代的遗址。令他震惊的是,这些上废墟之下还有别的废墟。这座山丘好似一个硕大无朋的洋葱头,自己正着手把它一层层剥开。每一层似乎都有不同时代的居民生活过。人民在这儿生活和死亡,城市在这儿兴建和凋零。每天都有新的惊人发现。

在一座地下古建筑物的围墙附近,施里曼掘出了大量珍费的金银制作器皿,仅一顶金冕就由 16353 个金片和金箔组成。于是他兴奋地宣布,他发现了特洛伊国王普里阿姆的宝藏!可惜施里曼至死不知,他挖过了头,那顶金冕的主人所生活的时代,比《荷马史诗》提到的特洛伊战争还要早1000 年。

(右下图:船形调味汁碟,希萨利克遗址出土,现藏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

实际上,希萨利克遗址可分为 9层,前 5 层存在于公元前 3000 ---前 2000 年,比荷马的特洛伊早了好几百年。第六层属于迈锡尼时代,这一层才应该是被希腊人破坏的特洛伊的废墟。施里曼曾经发现了属于这一层的一角房屋和一段城墙。但他却认为它是马其顿人的遗存,轻易弃之不顾。第七层也是迈锡尼时代的,第八层属于早期希腊时代,第九层则已到了罗马时代。

尽管施里曼阴错阳差地错过了“真正的”特洛伊遗址,尽管至今在此未发现任何与特洛伊战争相关的“直接的、带有文字记载的遗存”;但是施里曼依据(荷马史诗)的记载按图索骥考古找到古代遗迹的事实,仍旧为荷马史诗的真实性提供了第一份有力的证据,也对以往的希腊历史的“疑古”论调提出了有力的质疑。这对于当时历史学的发展,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