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19 年 12 月 28 日晚 11 时,一位老人在北京帽儿胡同病逝,享年 61 岁。两天前,他自知大限将至,召集亲朋到病?前,口授遗命,并给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打去最后一封通电:“和平统一,身未及见,死有遗憾,希望总统一力主持,早日完成。”
   

这位老人叫冯国璋,一年多以前还是代总统之身,在人生的最后两年他因秉持“和平统一”之理念,与多年的同僚段祺瑞分道扬镳,一度势同水火。卸任前他还表示,自己移居私宅后要与在野要人联络以谋和议方针,并会亲往长江各省一行,商议南北妥协事宜。然而直到病逝,这个理想都未能实现。

南北两府谁“合法”?

    1919 年的南北和会的主题既是谋求和平统一,其前因还得从裂变之时说起。自 1912 年民国新成的六年来,发生过两次法统危机。第一次是 1915 年袁世凯改元称帝,这个皇帝梦虽因举国皆反及西南护国之役而宣告破灭,但袁氏毙后却给民国留下两个影响深远的问题:其一是护国之役极大刺激南北矛盾,北洋系的正统性受到损害。其二则是袁氏死后,北洋系再也没有一个能像他一样可以掌控全局的人,逐渐离心。

1917 年 7 月 1 日,张勋利用调停府院之争的机会,宣布清朝复辟,致使民国再度遭遇亡国危机。这场闹剧只进行了短短 12 天就被段祺瑞组织的讨逆军荡平,然而从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再度出山之时,南北矛盾亦随之激化。段祺瑞于 7 月 15日在北京正式组阁。7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对康有为等复辟祸首的通缉令,没想到同一天,云南督军唐继尧也发出通电否认段祺瑞国务院总理的合法地位。7 月 18 日,南下的 130 余名旧国会议员到广州召集非常会议。

下图:冯国璋

由于张勋复辟前的府院之争是因旧国会问题而起,段祺瑞对之厌恶至极,梁启超深知段?瑞心思,遂于 7 月 21 日建议,既然复辟导致法统中断,如今再造共和,自然不必再恢复日国会。应该召集临时参议院,重启宪政程序。段棋瑞认为只要不恢复旧国会,其他什么形式都行,遂采用梁启超之言。另一方面,被张勋赶下台的前总统黎元洪死活不肯复任,而依照《临时约法》,总统冯国璋可以代行总统职权,段祺瑞也表示同意。8 月 1 日,冯国璋入京,与段祺瑞见面亲密如故,并言以后再无府院之争,可没想到分岐很快就发生。

起因是南方与北府的对立却越来尖锐,8 月 5 日,前海军总长程壁光脱离北府,率海军南下抵达黄埔。11日,唐继尧通电护法:(1) 总统因故不能执行职务,当然由副总统代行职权。惟故障既去,总统仍应复职,否则立向国会辞职。(2) 国会非法解散,不认为有效,应即召集开会。(3) 国务员非经提交国会同意,由总统正式任命,不能认为适法。(4) 称兵抗命之祸首,应照内乱罪查办,以彰国纪。

南方护法的核心就在于重召被张勋非法解散的旧国会,至 8 月中旬,南下议员最多达 150 余人,但仍不足召开正式国会的法定人数。根据孙中山建议,没达到法定人数则称“非常”。8 月 25 日,非常国会于广州开会决议组织护法军政府。31 日,广州国会非常会议通过《护法军政府组织大纲》,9 月 1 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护法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10 日正式宜告成立护法军政府,一国两府之局遂由此而成。

右下图:1919年2月20日,南北议和会议在上海举行。立者为北方总代表朱启钤。会议桌左侧为南方代表,左起:王伯群、郭椿森、缪嘉寿、章士钊、唐绍仪、胡汉民、曾彦、刘光烈、彭允彝、李述膺、钟文耀。

南北两府互指对方为“非法”,这自然是因张勋复辟事件导致法统中断而出现的后续问题。抛开枪杆子的因素,单纯从法统而言,南北两府究竟谁才是合法政府?都不能说全无合法性,但又不能说完全合法。“北京政府行政分支有部分历史合法性,提前大选尚有重启立宪程序之实…广州临时政府立法分支有部分合法性,所争之民元约法出于举国认同。”
所谓北府的行政分支,主要指大总统和内阁,部分历史合法性则是冯国璋代理大总统符合《临时约法》规定;护法军政府的部分合法性则是指非常国会,这些国会议员也都是根据《临时约法》选出来的,但又因只有部分,不构成召开国会的合法人数。所以对于北府而言,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是否能恢复旧国会和民元约法(《临时约法》),段棋瑞当然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妥协,他更相信枪杆子里出政权,对于南方的实力派,用武力解决是最有用的。事实上局部地区的热战早已打响,几乎在张勋复辟的同时,西南三省军队汇集于成都,展开一场混战。

这场看似地方军阀争夺地盘的内战背后,实际上也是段?瑞和西南实力派以及研究系之间的较量。战斗的主力是川军与黔军,战事从 7 月 5 日持续 17 日,前后共 12 天,最终有研究系背景的黔军统帅戴戡战死,由段?瑞支持的刘存厚顺利入主四川。戴戡死讯传来,研究系领袖梁启超声泪俱下要求段祺端惩办刘存厚,段不仅置之不理,反而于 12 月任命刘存厚为四川督军。为何复辟刚被平息,段氏就不惜得罪讨逆时的盟友粱启超?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三造共和”后,还想再完成一项伟业----统一全中国。

袁世凯死后,全国大约还有三分之二的省份在北洋系的控制之下,只有护国讨袁时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东、广西这六省是北洋系势力所不及之地区。段棋瑞认为,要实现全国统一,向西可由四川入手,中部则要由湖南进军,这也是他频频染指四川、湖南地区军阀混战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