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征服为何行不通
广东护法军政府的成立,对北洋政府是很严重的事件。军政府不同于一般军阀自立,尤其是非常国会这个特殊的存在,北府合法性受到严峻挑战。当然,迷信武力的段棋瑞始终认为可以当作地方叛乱来处理,他要冯国璋下令通缉孙中山与非常国会议长吴景濂,而后发兵讨平“叛乱”。但冯国璋却不同意段的意见,他认为南北问题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
这是自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以来与段?瑞发生的第一个分岐。由于冯国璋不肯发布命令,北府只能由北京监察厅以“背叛民国”罪提起公诉,由司法机关行文全国,对孙中山等人进行通缉。段?瑞对此十分不满,软硬兼施,一直到 9 月 29 才迫使冯国璋下达通缉令。
南北双方你来我往,护法军政府发布了对段祺瑞、梁启超、汤化龙、倪嗣冲四人的通缉令,以资报复。实际上南方护法军政府也非铁板一块,首先是孙中山当选大元帅之后,军政府选出唐继尧、陆荣廷担任元帅,但两人通电不受元帅职。广东督军陈炳?则发表声明说,冯国璋代行总统合法,但段祺瑞未经国会而复任国务总理不合法,所以他反段不反冯。对于护法军政府,陈表示不支持也不反对,同时不负担其军费。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微妙的局面,南方护法军政府因抵制北洋政府而成立,但因其自身又不受滇、桂、粤三省地方实力派支持,故而辖地不出大元帅府。北方北洋政府大总统冯国璋虽欲以和平方式进行调和,实现和平统?,但因处处受段祺瑞反对,亦只能被迫签署通缉令,激化与南方矛盾。在南北两府对立之局形成时,南方与北方内部都在发生着裂变。
下图:1919年6月,驻守在街头的北洋军皖系部队。段祺瑞于1917年12月就任参战督办,同日本订立参战借款,由日本提供军火和教官,编练参战军,大战结束后改为边防军。也正是自持手里有这么?支武装部队,段棋瑞坚信能够武力征服南方,统一中国。
早在护法军政府尚未成立的 1917年 8 月 22 日,段?瑞见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时,就表明了武力统一全国的想法:“我们必须首先建立中央政府的权威;这只有打败了反对派才能做得到。我的目的是中国的军事组织必须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这样国内和平才不致时常地被地方上的督军们破坏。这样统一起来的军事力量我想完全摆脱政治,而限于明确的军事目的。”
应该说段祺瑞的想法是务实的,国家只有在完成统一的前提下,才可能谋求更大的发展。南北两府对立的十年间,中国在国际上合法地位受到影响,也给列强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是活生生的教训。但段祺瑞的问题在于过度白信,首先是对北洋军战斗力的自信,认为南军不堪一击。其次是对北洋系内部的不同声音没有足够重视,过于独断。虽然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期间,所谓的直系和皖系还没有如后来那般泾渭分明,但两人在对南方问题上已存在明显分岐。
段祺瑞一意孤行,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也无疑加剧了北洋的裂变。另一方面,作为掌握着部分合法性的护法军政府对于段?瑞采取的挑衅和对立必然引起更剧烈的反弹。正如芮恩施所言:“他的敌人们就怕他会利用一支巩固的军事力量,最后会重建一个像袁世凯那样的军事独裁体制。”
事实上段棋瑞的武力征服路线的确很快陷入困境,他派遣入湘的大将传良佐在湖南受到抵制,只得声明不带兵入湘。但这个声明不过是障眼法,实际上段?瑞密令第 8 师师长王汝贤为湖南军总司令,第 20 师师长范国璋为副总司令,直接武力开进湖南。第 8师是段?瑞讨伐张勋时的主力部队,段一直对这支部队战力有十足信心,却万万没想到正是这支被他视为基础武力的部队,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王汝贤与范国章两师长于 11 月 14 日发出停战通电,“恳请大总统下令征求南北各省意见,持平协议,组织立法机关决议根本大法,以垂永久避免纷争”。
这封通电无异于给段祺瑞当头一棒,乘着这个势头,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苏督军李纯、江西督军陈光远秉承冯国璋的意思,联名发表通电,主张撤军并停战,和平解决国内纠纷。可以说段的“武力统一”政策引发了新的府院之争,尽管不像当初和黎元洪那样斗得明显,但冯、段两人已在暗中斗法。段棋瑞为避其锋芒,向冯国璋请辞。当事人颜惠庆的观察入木三分:“冯大总统和段总理同属北洋系,似乎可以同舟共济,造福国家,人们对此期望殷切,但是二人政治观点殊异,由朋友变为对手,时生龌龊,情势渐坏。对于如何统一南北,冯大总统赞同和平调解,而段总理主张武力征服。”
和平如何成为共识
右下图:1918 年 3 月,段祺瑞内阁成员合影。右起:曹汝霖(交通兼财政总长)、刘冠雄(海军总长)、陆征祥(外交总长)、段祺瑞(国务总理)、钱能训(内务总长)、段芝贵(陆军总长)、朱深(司法总长)、傅增湘(教育总长)。
1918 年可谓多事之秋,段?瑞虽然受挫,但并未放弃武力统一南方的想法。他辞职后很快复出,于 1918 年 3 月 29 日再次组阁,阁员陆征祥、段芝贵、钱能训、刘冠雄、曹汝霖、昊鼎昌等人几乎清一色的段系军人和政客。而且这次内阁也未经国会通过,段棋瑞靠着新内阁在与冯国璋的暗战中很快占据上风,再次强行推行其武力征服政策。
紧接着就是以 3 月 7 日成立的段系团体安福俱乐部成员为底子,全方位渗透北京政府。而后在段祺瑞授意下,北府进行新国会选举,这次选举遭到粤、桂、滇、黔、川五省的反对,而湘、鄂、陕三省陷入战乱也无法参加,故而参与选举的仅 14 个省。在选举过程中,安福系又用了很多不正当手法,选举结果在意料之中,安福系大获全胜,获 330 席。由于这届国会由安福系一手包办,故而也被称为“安福国会”。
对于安福国会,南方护法军政府自然是不承认的,就连北洋系的军人也有不少人表示不满。例如吴佩孚就在当年 8 月 7 日,给李纯的电报中批评:“此次新国会选举,政府以金钱大施运动,排除异已,援引同类,因之被选议员,半皆恶劣。”同时吴佩孚还指出“亡国之兆已萌,若再以武力平内乱,是惟恐亡之不速也”。但尽管如此,安福国会依旧我行我素进行总统选举,最终让徐世昌以 425 票当选总统。由于南方对于安福国会不予承认,那么这个国会选出来的总统徐世昌自然也就是“非法总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