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不仅是骑射高手,也善于使用西洋枪炮,同时还是西洋音乐的爱好者。“他很喜欢西洋音乐的乐理,乐器及其演奏法。在亲自处理国务之暇,他只要认真练习几次,就能够像演奏中国及鞑靼(指满洲)的大部分乐器一样,演奏西洋乐器。”
1949 年 2 月,文物工作者们在沈阳故宫西七间楼、西配宫清理清代旧物品时,发现一件尘封多年的屏风,上面绘制的山川河流不像传统的山水风格,一经拂拭才发现,这竟然是一幅世界地图。这就是如今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院的利玛窦《两仪玄览图》。此图以著名的中文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为底本绘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其汉字注释旁边被加往了满文的注音,反映了清初帝王对世界知识的认知过程,仿佛能看到后金君臣在研读地图,并对各种地名一一标注的场景。当时,文保人员在小心地将地图从屏风上揭下时,发现地图背后的衬纸上有字,写着“山东备倭都司”的字样,从而推测,这份地图应当是孔有德从登州渡海,叛逃后金时带去的。
西洋人在清廷所得最高荣誉
孔有德此番降清,带来的不止这一幅地图,而是给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后金君臣打开了一扇西学的窗口。孔有德的手下便是一支装备了多种西方火器的精锐部队。孔有德在山东的上司孙元化是明末难得的火器专家,徐光启的得意门生,曾向徐光启学习火器和西洋算学。以徐光启、李之藻、孙元化为代表的士大夫与西方传教士亲近,热衷于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引进西洋大炮。孔有德部在西洋火器专家的一手训练下,利用西方的弹道学、几何学和物理学计算炮弹轨迹,其命中率远高于仅凭经验、口耳相传的传统炮队。在孔有德投降仅数年之后,皇太极征朝鲜时,朝鲜人惊愕地发现满洲军队中不仅装备了红夷大炮,并能组织起几天几夜的猛烈炮击,令朝鲜的城墙灰飞烟灭,士卒无处藏身。
(下图: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像,汤若望明神宗时来华传教,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得知留守北京的汤若望精通天文历算,便授命他继续编修历法)
凭借着西洋大炮和满洲铁骑的双重优势,清军击败李自成,进入北京。睿亲王多尔衮得知留守北京的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精通天文历算,便授命他继续编修历法,并封他为钦天监正,掌管今天北京建国广门外的古观象台。多尔衮去世后,亲政的顺治皇帝也很信任汤若望,这位少年天子亲切地称汤若望为玛法(满语“爷爷”之意),汤若望很快被授为光禄大夫,官居正一品,是西洋人在清廷所得最高荣誉。顺治十四年(1657),宜武门教堂落成,顺治帝御赐汤若望《天主堂碑记》,用很大篇幅表彰了汤若望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贡献。
顺治历数古代历法修订历史,认为“天体之运行,日月星辰之升降迟疾,未始有穷,而度以一定之法。是以久则差,差则敝而不可用”,强调了修订新历的重要性。顺治帝特别回忆自己登基那年的场景。明清鼎革,清延希望修订已经过时不准的明代历祛,以彰顺天应人之意。当年仲秋月朔,出现了日食,于是命令大臣督率钦天监官员登观象台测验,看这日食将持续何时。结果只有汤若望的观测结果“悉相符合”。到了第二年的孟春之望,再验月食,汤若望的观测结果仍然“纤毫无爽”。
不过,顺治帝对汤若望信奉的天主教兴趣有限。顺治酷爱打猎,特别喜欢去今天南五环外的南苑,需要路过南二环内的宜武广门南堂。顺治曾进来观看耶稣神像,“见神之仪貌,如其国人。堂牖器饰,如其国制。问其几上之书,则日此天主教之说也。”顺治承认自己“西洋之书,天主之教”,均是“素未览阅,焉能知其说哉”。顺治从汤若望那里见识了一些西洋天文的功效,但顺治缺乏亲自学习的兴趣,按他所说,“朕所服膺者,尧、舜、周、孔之道”。
康熙亲自主持天文测量
(下图:银镀金浑天仪,清康熙,由钦天监官员南怀仁等制造,可演示太阳、月亮围绕地球转动以及日月蚀等天体运行情景;)
康熙帝则是有名的西学达人。他自称“常留心格物之学”,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也非常留心西学,信任传播西学的传教士。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清朝索额图使团中的翻译就是两位耶稣会士----法国人张诚(Jean Francois Gerbillon)和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Thomas Pereira),谈判时由徐日升将汉语翻译成拉丁语。有名的宫廷画师郎世宁也是耶稣会士,但他几乎每天都要进宫作画,以致没有时间传教。汤若望的后来人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今比利时地区人)是康熙帝最为信赖的科学启蒙者之一。
除了将汤若望的天文历法进一步编订之外,还在吴三桂等三藩之乱时替清军铸造大炮。康熙帝看南怀仁大炮造得好,一下子让他做了工部右侍郎,这可是二品的大员。南怀仁还曾用汉语编写地理书《坤舆图说》,已经涉及欧洲和美洲的人文地理,并描绘了各地珍禽异兽形象,被收藏于内府。
(下图:铜镀金简平仪,清康熙,可用于夜晚观察星辰拟定星象或星位,白天观察日影确定时刻;)
康熙对西学的兴趣始于他即位之初。当时有个叫杨光先的人,认为天主教的世界观会动摇中国传统伦理纲常,三皇五帝怎么能是亚当后人呢?“伏羲如是德业(即亚当 Adam)之苗裔,则五帝三王以至今日之圣君圣师圣臣,皆令其认邪教作祖,置盘古三皇、亲祖宗于何地?不过,杨光先将斗争矛头最终指向了西洋历法上。他反对地球学说,如果天下是圆的,那地球背面的水不就四处横流了吗,照这么说,“则西洋皆为鱼鳖,而若望不得为人矣”。其实此人既不懂西洋天文,也不懂中国天文,但在当时秉政的鳌拜手下居然很受重视,一度掌管了钦天监,汤若望等西洋人差点被杀头。年轻的康熙帝命令杨光先与汤若望同台竞技,结果自然是汤若望的观测更准确。于是,汤若望的历法得以通行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