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方面,埃及毕竟拥有丝毫不逊色于希腊的高度文明。即使亚历山大大帝也不能无视埃及本土的政治与文化传统。托勒密同样仿效亚历山大的榜样,自称是古代埃及法老的继承人。如此一来,托勒密及其继承人在埃及的统治表面上“本土化”了,他们成了身为希腊人的“法老”。王朝统治机构的权力分配也形成了两分的格局,行政与军事以希腊人为主(特别是军队不容外人置喙),宗教祭祀与书吏则是埃及本地人的天下。在这种情况下,托勒密王国的诏书主要由三种文字撰写,分别是埃及圣书体、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当时的人们绝不会想到,正是这种三文对照的做法为后世留下了极度珍贵的“罗塞塔石碑”,成为一把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钥匙。
托勒密家族对埃及的统治不仅维持了两个多世纪,而且曾使埃及重新恢复活力,强大?时。托勒密是个杰出的政治家,他不断地招募希腊本土与其他地方的希腊人定居埃及以扩充兵源,同时建立了一支舰队,使自己成为东地中海的主人。但他最为明智的决策或许是他将自己王国的首都设在了亚历山大里亚。
作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域市建立者之一”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的尼罗河入海口,亲自勘选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亚历山大城址,这是他在东方建立的第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它是一座典型的希腊传统的方形城市。公元 1 世纪罗马著名的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写道:“整个亚历山大形成一个街道网,骑马和乘车都很方便。最宽街道有两条,每条街道有 100 尺宽,彼此交错成直角。”

从任何标准来看,亚历山大里亚都堪称“希腊化”时代最伟大的城市。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后,希腊化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亚历山大里亚得以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心,阿拉伯的香料、塞浦路斯的铜、埃塞俄比亚和印度的金、不列颠的锡、努比亚的象和象牙、北爱琴海与西班牙的银、西亚的地毯乃至中国的丝,都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由于对外贸易发达,船只往来频繁,人们迫切需要有一座指引进港的灯塔,由此产生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兴旺的商业活动使得亚历山大里亚成为西方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国际化城市”,城里居住着希腊人、马其顿人、犹太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非洲黑人以及埃及本地人,总人口为 40 万 50 万。其规模是雅典的 3 倍。
不但如此,亚历山大里亚还是个希腊文化的超级熔炉。托勒密是亚历山大诸继承人中最重视文化科学的一位。就像亚历山大资助了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一样,托勒密也支持学者到亚历山大里亚来进行学术活动。他在这里建立了“缪斯翁”,实际上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所大学。托勒密还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藏书 70 万册的大图书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医生、动植物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艺术家、诗人,受到免费的膳宿和令人羡慕的薪酬等方面的吸引纷至沓来。
从希腊到罗马
托勒密王朝其实是“继业者”中国祚最为长久的一个,公元前 30 年,末代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死后,托勒密王朝变成了罗马共和国的埃及行省。在此之前,“继业者国家”在罗马的入侵中不但未能团结对外,甚至不惜借后者之手对付自己的传统敌人,使得罗马的扩张屡屡得手,安提柯王朝与塞琉古王朝也先后被罗马军团所征服。
这是“希腊化时代”的悲剧性落幕,也是马其顿军事体系的终结。在短兵相接的阵地战中,罗马军团被证明比马其顿方阵具备更好的适应性。继业者国家的军事体系和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相比,一个严重的问题是骑兵的严重退化。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 200 一前 196 年)中腓力五世所能动用的伙伴骑兵仅数百人,由于骑兵数量的不足以及质量的下降,马其顿方阵在面对训练有素且机动性强的罗马军团时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公元前 197 年西诺塞法拉战役(狗头山战役)的失败拉开了希腊化国家在军事上的优势被罗马取而代之的序幕。
不过,罗马军团虽然征服了“继业者国家”,希腊文化却征服了罗马人----“希腊化在意大利最大的战利品是罗马。”罗马人是希腊人的学生,这一点连罗马人也不否认。但“教育罗马的不是旧日的希腊,而是同代的希腊主义”。“布匿战争之后,年青的罗马人对希腊人怀着一种赞慕的心情,他们学习希腊语,他们模仿希腊的建筑,他们雇用希腊的雕刻家,罗马有许多神也被等同为希腊的神,罗马人起源于特洛伊的说法就被创造了出来,以便与荷马的传说联系在一起。”
虽然是被征服者的语言,希腊语仍然得到了征服者的青睐。“受过教育的罗马人都希望自己掌握两种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演说家昆体良认为儿童在学习母语拉丁语之前应先学希腊语;到了西塞罗时期(公元前 2 世纪)希腊人在罗马元老院演讲已经可以不用翻译了。罗马帝国内部形成了拉丁语和希腊语共处的语言分布格局,“这种明显的差异使得帝国的两半染上了迥然不同的色彩,这色彩虽在罗马的繁荣如日中天的鼎盛时期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有些模糊不清,但在夜幕降临到罗马世界的时候,却慢慢显得十分耀眼了”。
?士丁尼时代结束之后(6 世纪末),拉丁语几乎已经完全让位于希腊语。尽管直至 1453 年,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这个东地中海国家仍然以“(东)罗马帝国”自居,其臣民也都自称为“罗马人”,其教会自称为“罗马教会”。但在史家眼里,它已经演变成了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这或许称得上是“希腊化时代”的最后余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