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页

不一样的历史

 孙中山真得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吗? 

中共方面推崇孙中山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二是“辛亥革命后屡遭挫折的孙中山先生,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表明,无论国民党的“国父”之尊,还是中共总结的两大贡献,都与历史上真实的孙中山有较大出入。这里且不说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并不大的作用,只说孙中山确实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的朋友吗?

1924年1月,孙中山召开国民党“一大”,决定与中共合作。这是因为孙中山必须借助苏俄的物质援助,而中共又是苏俄主导的共产国际一个支部,孙中山在苏俄的要求下不得已而为之。他希望随着时间流逝,把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逐渐消化在国民党内。因此,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与助手胡汉民专门针对中共,特别强调了纪律的重要。胡汉民专门作说明说: “嗣后党中遇有党员破坏纪律,或违背主义,当加以最严厉之制裁。”

同时,孙中山史无前例地组建了一个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机构,负责执行纪律,任命邓泽如、吴稚晖、李石曾、张继、谢持等5人为中央监察委员,蔡元培、许崇智、刘震寰、樊钟秀、杨庶堪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在《苦难的辉煌》一书中说:“孙中山允许共产党人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部长,却不允许他们成为国民党的监察委员。他想通过中央监委执行纪律对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有所防范,所以才有了10名监察委员全部由国民党员担任的精心安排。”

如果万一消化不了,孙中山也有对策。他于1924年10月9日给蒋介石就组织革命委员会写信,说:“而汉民、精卫二人性质俱长于调和现状,不长于彻底解决。所以现在局面,由汉民、精卫维持调护之;若至维持不住,一旦至于崩溃,当出快刀斩乱麻,成败有所不计,今之革命委员会,则为筹备以此种手段,此固非汉民、精卫之所宜也。”他后来还说:“若共产党而有纷乱我党之阴谋,则只有断然绝其提携,而一扫之于国民党以外而已。”三年之后的1927年4月,蒋介石正是以孙中山的这封信作为理论依据,以吴稚晖、李石曾等中央监察委员的弹劾为法理支持,发动了“四•一二”清党,正式与中共决裂。可见,蒋介石所作的不过是秉承孙中山当年的“密旨”,是“孙中山事业最忠实继承者”,而孙中山也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