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页

不一样的历史

商纣王真的很坏吗?

最早在《尚书 牧誓》里,周武王指出商纣王的罪责有:第一,什么都听女人的,这在后世就演绎出一个狐狸精变的“妲己”来,她成了断送殷商江山的推手;第二,不用贵戚旧臣,这在后世就想象出残害忠良之事以及残害的方法,如炮烙、挖心之类;第三,祭祀不恭敬,这在后世竟演绎出对女娲不敬的小说来。此外,因为殷商人好喝酒,也就有了后世“酒池肉林”的想象。可以说后世商纣王所有的“黑材料”都源于这四点指责。

好色好喝酒,残害忠良,还对上天不恭敬,显然,按照后世的道德标准,这十足是个昏君的形象。可以看出,后世将纣王作为靶子,把沾边的坏事都安在他身上,完全是一种道德攻击。世人多认为商纣王和后世的一切昏庸帝王一样,就是因为道德败坏,所以才会亡国。

真是这样吗?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里说,商周的改朝换代,看似是一家一姓的改变,实际上却是文化制度上的大转变。商纣王最初被认为“坏”,绝非如后世所言,是因为个人道德上的缺陷,而是在文化上,商跟周王朝有着巨大的区别,因而在胜利者周人看来,这位商王帝辛的言行不符合他们的标准,于是他就有了周人给他起的名字“纣”。后世又根据帝王的道德标准,不断地给“纣”添油加醋,才有了我们现在印象中这个商纣王。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点,周武王指责商纣王听女人的话。这实际上是因为在商朝,女人享有很高的地位,她们不仅可以主持祭祀,还可以参政,有的甚至可以统率军队。妇好墓的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妇好是商朝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妻子,她曾多次率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商文化是农业和游牧并重,而在畜牧业上,男女分工差距并不大,再加上母系社会的余波,女人的地位也就比较高了。

周人则不同,周人以农耕为主,男女体力上的差距也就进一步显现出来,这大概就使得在周人的文化里,男人的地位逐渐升高,女人的地位则逐渐下降。在商人的文化里,女人参政很正常;而在周人的文化里,则形成了反对女人干政的观念。所以,周武王指责商纣王听女人的话,与后世指责帝王沉湎女色是不尽相同的,说到底,乃是文化认知上的差别。但因为有了周武王这一条指责的历史文献存在,在周人“女色祸国”论的影响下,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就“坐实”商纣王就是受到妲己的魅惑而亡国的。

再说第二点,对贵戚旧臣的排挤。商王是诸侯之长,而非诸侯之君,也就是说当时的诸侯和商王地位是一样的,只不过商王是实力最强的诸侯。因而,在商朝,无论是外还是内,其结构都是从氏族社会发展而来的贵族共政制度。然而到了商朝末年,战争越来越频繁。在当时的战争中,占卜是重要的一环,打与不打都由占卜决定,因而集中国家力量实际上就是控制占卜的权力。

出土的甲骨文显示,商末负责管理占卜的贞人的名字很少在甲骨上出现,这很可能是因为商王实行自占造成的。商王的这种权力集中必然造成邦族之间的矛盾,于是就有了杀九侯、鄂侯、囚西伯之事。王的权力不断增大,必然会削弱其他贵族旧臣的权力,也就有了“排挤”之说,帝实际上是一场从“共政”到“独断”的王权运动,是历史的发展轨迹使然。

而周人则刚刚从氏族社会走出来,他们还保留着氏族共同议政的特征,长老、旧臣因为掌握着大量的知识经验,因而在族内有着崇高的地位,所以在周人看来,商王排斥贵戚旧臣,是不可理喻的,这与周人的精神格格不入。

总之,所谓的商纣王排斥贵戚旧臣,与后世帝王因忠言逆耳而滥杀无辜不尽相同,这实际上是加强王权的运动和从氏族社会脱胎而来的“共政”制度之间的冲突,是商周文化发展、认知上的差异。而后世不察,就在此条基础上,塑造出一个残害忠良的商纣王形象,说他挖了比干的心,还发明了臭名昭著的炮烙之刑。

再来看第三点,祭祀不恭敬。商人是多种崇拜,如祖先崇拜、各种自然神崇拜,以及对“帝”的崇拜。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祖先崇拜,而“帝”的地位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它只是和祖先神处在并列的位置。商人只向帝问问题,如会不会下雨,却不用祭品祭祀他,商人崇拜的中心是祖先神。周人却不同,对周人来说昊天上帝的地位已经超过了祖先神。“天”的观念是周人独有的意识,从周初开始,“天”逐渐取代“帝”而成为至神,而自己的祖先则陪在“天帝”左右。周人敬祖先更敬“天”,商人敬祖先,相对而言,对“帝”没有更高的崇拜,这在周人眼里恐怕就成了“弗敬天”。

所以周武王指责商纣王祭祀不恭敬,与后世指责君王狂妄自大不同,这实则是商、周祭祀对象偏重不同造成的文化认知差别。而后世却以此条为基础,演绎出了《封神演义》中对女娲娘娘不尊重的商纣王。

最后,再来谈谈喝酒的问题。殷商人时常饮酒,这和他们的大量祭祀有关,而绝不是单纯的如后世昏君那般纸醉金迷。商人一年中几乎有三百六十天都在祭祀,而祭祀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喝酒。周文化与此不同。周以农业起家,深知种粮的不易,看到商那样大量饮酒杀牛,心疼啊!因而周人对商人好喝酒的指责实际上也是文化认知上的差异。

后世为了“黑”商纣王,就在此条罪状上做文章。《韩非子》说商纣王没日没夜地喝酒,连日子都忘了。《史记》就说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一水池子的酒,到处都挂满了肉。如果真是那样,那简直太愚蠢了,这实际上是对商人喝酒祭祀活动的歪曲罢了。

郭沫若说:“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他也认为商纣王是受了莫须有的冤枉。我们从商周文化的冲突中终于明白后世抹黑他的根源在哪里。而出土的材料也逐渐让我们认识到了他的功绩:他对外开疆拓境,奠定了后世大一统的王朝格局;他对内改革,加强王权,到了周初,王终于不再是诸侯之长,而成了诸侯之君,君臣之分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