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连州龙腹陂

连州,境内丘陵密布,河溪萦绕,山岭水曲的高低走势,书写着这座古城千百年的发展变迁。 据当地县志记载,东汉末年,中原望族的汝南袁氏为了躲避战乱,带领族人迁往岭南,定居于今天的连州境内。

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陂塘兴筑的技术应用已经很普遍。东汉以后,陂塘水利加速发展,这项技术起始于淮河流域,汝南,汉中地区也颇为发达。筑陂建堤是采用土石木结合的办法,下用松桩,上用方石,陂塘水利工程适合修建于丘陵地区。

芍陂:中国现存最早的陂塘型灌溉工程

定居连州之后,袁氏兄弟发现当时连州龙口一带有大片良田,而相距不远的就是沿陂河、涡水河与太保河交汇之处。由于中间丘陵相隔,大片禾苗庄稼难以畅饮近在咫尺的三江河水,于是决定在三条河交汇处修筑一陂头,将水拦入良田。另外再修引水灌田的圳沟,将水穿梭在各田垄间。 水利工程“龙腹陂”的修建,打破了连州山岭绵延、水流不畅的桎梏。

龙腹陂

古道的拓展、商贸的繁盛,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也吸引了文人墨客,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刘禹锡,曾经担任连州刺史。在连州期间,他开创兴文重教之风,吸引了大批周边儒生来此求学。在他的培养下,连州出了第一个进士。整个唐宋期间,连州共出了138个进士,占了整个广东省的三分之一。

连州石兰村进士门楼

连州有两兄弟陈铨、陈铸,成了同榜进士。时至今日,连州的冲口村,在村巷门楼上,悬挂的“双桂”红漆牌匾,折射出连州重文重教的传统,也印证了连州当年浓厚的文化氛围。

时光荏苒,这个千年前修筑的水利工程如今已成当地一个景点。堤坝绿树成荫,河面水鸭悠游,青山倒映其中,波光潋滟,一派惬意风光。

三江源景区

在“三江源”景点对岸的龙腹陂遗址,则竖有“龙腹陂”立石,正面镌刻了“龙腹陂”三个大字,背面镌刻了“龙腹陂碑记”。当地还修建了摄影观光平台,方便摄影爱好者拍摄“龙腹陂”美景。

三江因沿陂河、涡水河、大保河于此汇合而得名,故此地亦称:三江源。三江河是连南的母亲河,孕育了三江地区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据出土文物考证,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三江河畔的石泉山就有人类活动。到了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勤劳勇敢的先民们在三江河口拦河筑坝修筑了“龙腹陂”。据史料记载,“龙腹陂”还是珠江水系第一个拦河筑坝的水利工程。

龙腹陂

为了彻底治理水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连南人民修筑了三江河堤,将九曲十八弯的河道拉直,一河两岸修筑坚固的防洪大堤。本世纪初,又在县城河段修筑自动翻板水闸蓄水,于是便有了现在绿树葱茏、波光潋滟的三江河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