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永位于偏僻的湘南地区,地处五岭的都庞岭与萌诸岭之间,东北部与江华瑶族自治县与道县相邻,西北部、西部和南部与广西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接壤。这里曾长期生活着一种不为本地男人所识、更不为外地人士所知的女性专用文字---女字。所谓女书,即是用这种文字创作的各种文献和用女字装饰的各类物品的泛称。
“江永女书”以“最具性别特征的文字”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是湖南省向国家推荐申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女书习俗已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往昔男尊女卑鄙、普通妇女无权正规教育的时代,江永的乡村妇女,往往利用纺纱、织布之余,自发地学习女字,她们用女字传递女性间的友谊,呤唱女性的快乐与忧伤,抒发女性对平等、幸福的向往。
1931年,《湖南各县调查笔记》首次记载了江永花山有一种当地男子不识面“似蒙古文”的“蝇头细字”,这种文字即是女字。1982年,由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在湖南省江永县发现。 江永发现“女书”的消息向全世界公布后,引起轰动 ,女书迅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并引起国内外瞩目。
女字、女书是江永妇女自发追求文化的产物。当地懂得女书的妇女,曾被认为是有教养的标志,因此,并非所有江永乡村妇女都会女字、女书,但女书的确曾在江永妇女中非常流行。一般女子是由母亲或女性长辈教会的,在参加演唱“女书”活动中不断提高,这样“女书”才能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当地的一些有关妇女婚嫁的习俗,也促进了“女书”的发展。
贺三朝。在江永乡村,新娘出嫁后的第三天为“三朝”,这一天,新娘的女友要带着糕点、水果和特别制作的三朝书,先到新娘的娘家“贺三朝”,然后到新娘的婆家将新娘接回,其后,女友们又陪伴新娘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天,共习女书、同做女红。“三朝书”是一种特制的女书线装书本,一般在前3页写满女字,向新娘祝贺新婚之喜等。
哭嫁。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要在几位女伴陪同下,向父母、兄弟、姐妹、伯父、叔叔等辞行并唱“哭歌”,这叫做哭嫁。“哭歌”的内容均系新娘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及倾吐各种离惜别绪等。受“哭歌”的女性也要回哭一支歌。
闹歌堂。“小歌堂”、“大歌堂”的晚上,新娘的妇伴们会集中在家族祠堂里,烧一堆火,大家围坐在一起大唱女歌,并要前来迎亲的乐队用唢呐和二胡伴奏,一直“闹”到凌晨方休,这叫做“闹歌堂”。
女书生态博物馆坐落于“女书复活岛”美称的浦尾岛上,四面潇水环绕,风景秀丽, 这里是著名女书自然传人高银仙、胡慈珠、唐宝珍的故居地,是女书流传的核心村落。女书园是2002年修建的,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采用的是仿明清式建筑风格。
女书园是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记录、储存女书文化的资料中心,主要通过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展示女书原件文献、作品、工艺、书法、学术成果与民俗风情,全面介绍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