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亡秦论

---

赵高在秦朝的灭亡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可以说是秦朝灭亡的第一罪人!何以见得?

第一,赵高在秦始皇贏政病逝后,发动沙丘政变,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迫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其幼子胡亥为帝。三人抗瀣一气,而以赵高为首谋,将秦国的根基动摇,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胡亥是赵高的学生,胡亥的能力,赵高当然清楚,赵高拥立胡亥的重要原因,即因为胡亥好掌控,可以弄权专政,为所欲为。其卑鄙行为,断送秦朝矣!

第二,赵高谋害忠良,铲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使得国无良臣,奸佞当道。赵高伙同李斯,把胡亥推上帝位后非常心虚,生怕有一天阴谋暴露。因此他鼓动胡亥杀戮秦室公子和大臣,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他首先要谋害的是蒙氏兄弟。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责宠用事,对自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谣言,说在拥立太子的问题上,蒙毅曾在秦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囚禁并杀死了蒙毅,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掉了威震匈奴的蒙恬 !

赵高还蛊惑胡亥,要杀尽公子王孙和朝廷大臣,说:“沙丘之谋,诸公子和大臣们都在怀疑,这些人难保不怀有二心。我每每想到这些,就战战兢兢,恐有不测。心腹大患不除,皇上又怎能安乐一世?”就是这样几句话,让胡亥起了杀心,一下子就杀掉了十二个公子、十个公主。他们无辜被杀,天理不容!

当时的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三位重臣联合向秦二世进谏,在赵高的怂恿下,秦二世将他们逮捕法办,冯去疾与冯劫不愿受辱,皆自杀而死,李斯求活,讨好秦二世,上书“督责”,助长胡亥,把秦朝推向灭亡的深渊,而后被赵高诬陷,下狱治罪,屈打成招,以谋反罪灭其 三族,真是天大的冤案!后来,赵高猖獗到极点,指鹿为马,将一些正直的大臣杀害殆尽。有奸邪无比的赵高如此,秦朝焉得不亡。

第三,赵高把胡亥当作自己弄权干政的愧儡,助长了胡亥的邪恶之心,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胡亥本来就贪图享乐,认为做皇帝就是为了追求极乐,“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而心术不正的赵高,乘机煽动,认为这是“贤能之主所能行而昏乱之主所禁”,简直是荒唐透顶!赵高还出了个馊主意,当然也是别有用心,就是叫胡亥拱手深居宫禁之中,只管淫乐,群臣只能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能见到他的容颜。这样,把胡亥与大臣隔绝开来,而赵高在其中兜售其奸胡作非为。

第四,赵高私欲熏心,为虎作伥,推行严刑峻法,犹如火上浇油,把秦朝推向熊熊烈火之中。秦朝刚刚统一,各方面的矛盾非常尖锐,如何用正确的方略来治理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当务之急是“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

而赵高则是怂恿胡亥“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胡亥深以为然,“乃更为法律,务益刻深”。结果,秦国“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导致秦国的土崩瓦解之势迅速形成,被义军群起而推翻,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有赵高如此,秦国不亡何待?后人评论说:“赵高无过人之志,而居万人之位,是以倾覆秦国而祸殃其宗。”诚哉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