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上书“督责”
---
秦二世多次谴责李斯,说:“身居三公高位,如何使盗贼猖狂到这种地步!”李斯很是恐惧,但他又很贪恋官爵利禄,不知如何是好,便迎合二世的心意,上书应答说:“贤明的君王,必定是能对臣下施行察罪责罚之术的人。
所以申不害说:拥有天下却不肆情放纵,说‘把天下当作自己镣铐’的原因,并不是别的,就在于不能对臣下明察罪过,施行惩处,反而以自身之力为天下平民百姓操劳,即如唐尧、大禹那样,故此称之为‘镣铐’。
不能研习申不害、韩非的高明法术,实行察罪责罚的手段,一心将天下作为使自己快乐的资本,反而偏要劳身苦心地去为百姓效命,似此就成为平民百姓的奴仆,不能算是统治天下的君王了。这有什么值得崇尚的呢?
所以,贤明的君王能施行察罪责罚之术,在上独断专行,这样权力就不会旁落到下属臣僚手中,然后才能阻断实施仁义的道路,杜绝规劝者的论辩,独自称心如意地为所欲为,谁也不敢抵触反抗。如此,群臣、百姓想要补救自己的过失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敢去图谋什么变故!“
二世十分高兴,便更加严厉地实行察罪惩处,把向百姓征收重税的人当作有才干的官吏,把杀人多的官员当作忠臣,结果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受过刑罚的罪犯,死人的尸体天天成堆地积陈在街市中,秦朝的百姓因此愈加惊骇恐惧,盼着发生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