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采张良建言,打消功臣们的猜疑
汉高帝已经封赏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一时决定不下来,便没能给予封赏。高帝在洛阳南宫,从天桥上望见将领们往往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地同坐在沙地中谈论着什么。高帝说:“这是在说些什么呀?”留侯张良说:“皇上不知道吗?这是在图谋造反啊!”
高帝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为了什么缘政又要谋反呢?”留侯说:“皇上由平民百姓起家,依靠这班人夺取了天下。如今皇上当了天子,封赏的都是自已亲近喜爱的老友,诛杀的都是自己生平仇视怨恨的人。现在军吏们计算功劳,认为即使把天下的土地都划作封国也不够全部封赏的了,于是,这帮人就害怕皇上对他们不能全部封赏,又恐怕因往常的过失而被猜疑以至于遭到诛杀,所以就相互聚集到一起图谋造反了。”
高帝于是担忧地说;“这该怎么办呢?”留侯说:“皇上平素最憎恶并且群臣又都知道的人是谁呀?”高帝说:“雍齿与我有旧怨,他曾经多次困辱我。我想杀掉他,但由于他功劳很多,所以不忍心下手。”留侯说:“那么,现在就赶快先封赏雍齿,这一来,群臣也就人人都对自己能受到封赏坚信不疑了。”
于是,高帝便置备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急速催促丞相、御史论定功劳进行封赏。群臣结束饮宴后,都欢喜异常,说道:“雍齿尚且封为侯,我们这些人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啦!”
臣司马光评论说:张良作为高帝的谋臣,被当作心腹亲信,应该是知无不言,哪有已经听说诸侯将要谋反,却一定要等到高帝眼见有人成双成对地议论,然后才述说这件事的道理啊?这是由于高帝刚刚得到天下,屡次依据自己的爱憎来诛杀、封賞,有时候就会有损公平,群臣因此往往怀有抱怨和感到自己有危脸的心理。
所以,张良借着这件事进送忠言,以改变高帝的心思,使在上者无偏袒私情的过失,在下者无猜疑恐惧的念头,国家无忧患利益延及后世。像张良这样,可以说是善于劝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