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一 汉纪三:汉高帝五年至七年
(前202-前200)大事提要

纪年 编年史 故事及评说
汉高帝五年
(己亥,前202年)

刘邦会同韩信、彭越围攻项羽,项羽坑下战败,弃军突围。项羽到达东城,只剩二十八骑,败亡已成定局,项羽认为是上天要灭亡他,不肯服输,要痛痛快快地打一仗向天抗议。(详述

乌江亭长摆渡在乌江边等待项羽,项羽有机会逃奔江东,但他放弃了,自刎向江东父老谢罪,顾了一位名存千古的悲剧英雄。项羽失败归究于天的说法,受到司马迁和扬雄的批评。 (详述

汉王回军到达定陶,奔入齐王韩信的营垒,接管了他的部队。
临江王共尉仍不归降,汉王便派卢绾、刘贾攻打并俘获了他。
夏季,五月,兵士们都复员回家。

春季,正月,汉王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统辖淮河以北地区,都城设在下邳。封魏相国建城侯彭越为梁王,统辖魏国故地,都城设在定陶。
汉王刘邦建立汉朝,登上帝位,建都洛阳,总结夺取天下的原因。(详述
韩信报恩,任无赖为中尉;田横不愿北面事奉汉高帝,自杀明志;汉高帝赦仇人季布而斩“恩人”丁公,司马光评论处置得当。(详述

娄敬建言汉高帝都关中,得到张良的肯定。高帝随即迁都。(详述

张良功成身退,不眷念权势荣名,辟谷,隐居,不问凡间之事,是明哲保身的典范,受到司马光的好评。(详述

六月初三日,汉高帝实行大赦。
秋季,七月,燕王臧王臧荼反叛,汉高帝亲自率军征讨臧荼。
赵景王张耳、长沙王吴芮都去世了。
九月,汉高帝俘获了臧荼。二十六日,封太尉、长安侯卢绾为燕王。卢绾家与高帝是同乡,卢绾又与高帝同一天出生,高帝宠信卢绾,群臣没有敢埋怨的。

项羽过去的将领利几反叛,汉高帝又亲自带兵打败了他。
闰九月,汉高帝改建长乐宫。
项羽手下的将领钟离昧,向来与楚王韩信交好。项羽死后,他就逃出来归附了楚王韩信。汉高帝很怨恨钟离昧,听说他的楚国,就下令楚王逮捕他。这时,楚王韩信刚到他的封国,巡视所辖县邑,出入都有军队护卫。

汉高帝六年(庚子,前201)

因楚王韩信匿藏项羽部将钟离昧,刘邦以谋反罪设计捉拿住韩信。(详述

韩信被废王为淮阴侯,失势而心怀怏怏,与刘邦谈论带兵打仗,认为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详述

汉高帝刘邦论功行赏评级,谋臣萧何、张良、陈平,首先受封,萧何封邑最多,功勋位居第一。(详述
夏季,五月二十三,汉高帝尊称父亲太公为“太上皇”。

汉高帝返归栎阳。
汉高帝采张良建言,封赏有旧怨的雍齿为侯,打消了功臣们的猜疑。司马光评论,高度赞赏张良。(详述

匈奴部落在秦朝灭亡、楚汉相争时逐渐强大起来,冒顿杀掉詹父头曼单于自立,后又灭掉东胡,四处扩张,包围韩王韩信,韩王信举马邑城投降匈奴,匈奴趁势进攻太原,抵达晋阳。(详述

汉高帝刘邦去除秦朝烦琐的礼仪,群臣饮酒争功,叔孙通征召鲁地儒生,与弟子一起制定朝廷群臣礼仪规则,在野外经过一个多月的演练,让刘邦试看,刘邦说:“我能为此。”(详述

汉高帝七年(辛丑,前200)

叔孙通制定的朝仪完成,在长乐宫举行首次朝拜,庄严肃静,汉高帝刘邦非常高兴地说:“我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详述

司马光对叔孙通新制予以批评,认为是使先代所建立的礼制沦没而不能振兴。(详述

韩王信叛汉降匈奴,汉高帝兵征韩王信而攻打匈奴,被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用陈平之计突围脱险。(详述
匈奴攻打代国,代王刘喜弃国,自己逃归洛阳。高帝免了他的罪,改封他为?阳侯。十二月辛卯,封皇子刘如意为代王。

汉高帝回长安途经赵国,因轻视赵王,除遭赵臣贯高谋害。(详述
萧何主持营建未央宫,开启奢侈之见,司马光评论。(详述
汉高帝从栎阳迁都长安。
汉朝开始设置宗正官,管理皇族宗室。
夏季,四月,汉高帝出行去洛阳。

本卷终评

刘邦建国取胜的主观因素(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