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长篇策论(上)

---

冬季,十月,汉武帝下令,令大臣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汉武帝亲自出题,围绕着古往今来治理天下之道,进行考试。参加考试的有一百多人。广川人董仲舒在回答时说:“所谓的“道’,是指由此而达到天下大治的道路,仁、义、礼、乐,都是推行‘道’的具体方法。所以,古代圣明的帝王去世后,他的后代可以长期稳坐天下,国家几百年太平无事,这都是推行礼乐教化的功绩。

凡是帝王,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安宁长存,但是政治昏乱、国家危亡的却很多。用人不当,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正道,所以国家政治一天比一天接近灭亡。周王朝在幽王、厉王时期出现衰败,并不是由于治国之道不存在,而是由于幽王、厉王不遵循治国之道。到了周宣王在位时,他仰慕过去先王的德政,恢复被淡忘的先王善政,弥补残缺,发扬周文王、周武王的功业,周代的王道再次焕发出灿烂的光彩,这是日夜不懈地推行善政而取得的成效。

孔子说:‘人可以发扬光大道,而不是道弘扬人。’所以,国家的治乱兴亡在于帝王自己,只要不是天意要改朝换代,统治权就不会丧失;帝王的作为悖理错误,就会丧失统治地位。做帝王的人,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整肃朝廷,整肃了朝廷才能用以整肃百官,整肃了百官才能用以整肃天下民众,整肃了天下民众才能用以整肃四方的夷狄各族。

四方的夷狄各族都已整肃完毕,远近没有胆敢不统一于正道的,就没有邪气冲犯天地之间,因此阴阳谐和,风调雨顺,生物安和相处,民众繁衍生息,所有象征幸福的东西和可以招致吉祥的事物都会出现,这就是王道的最佳境界了!

孔子说:‘凤凰不来,黄河也不出现河图,我算完了!’他认为自己的德行本可招致这些祥瑞,但因为身份卑贱而不能招致,而感到悲哀。现在,皇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居得以招致祥瑞的尊位,手持可以招致样瑞的权势,又有能够招致祥瑞的资质,品行高尚而恩德深厚,头脑聪明而心地善良,爱护民众而尊重贤士,可称得上是仁义帝王了。

但是,天地没有相应的表示,祥瑞没有出现,原因何在?主要在于没有推行道德教化,民众没有走上正路。民众追逐财利,就如同水流向低处一样,不用教化筑成堤坝,就不能阻止。古代英明的帝王深知此理,所以面南为王治理天下时,没有不把教化作为根本大事的。建立太学,以便在都城兴起教化;兴办学府,以便在地方城邑中教化民众。

用仁德感化,用大义勉励,用礼仪节制,当时的刑罚很轻而没有人触犯法禁,其原因在于推行了教化而社会风俗很好。圣明的帝王继承乱世之道,首先要把它的一切残余全部扫除,还要推行教化,提高教化;教化已见明效,好的社会风俗已经形成,子孙后代沿袭不变,实行五六百年也不会衰败。

秦朝毁弃先代圣王的治国之道,实行不顾长远、只顾眼前的统治方法,所以立国仅有十四年就灭亡了。秦朝遗留下来的恶劣影响至今还没有清除,导致社会风俗浅薄恶劣,民众好诈恶劣,抵触冒犯,殊死反抗,风俗竟然败坏到如此程度。

我私下做了这样一个比喻:琴瑟声音不和谐,严重时必须解下旧弦,更换新弦,才可以弹奏;实施统治遇到了阻碍,严重时一定要加以改变,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自从汉朝得到天下以来,一直想治理好国家,但至今没有治理得好,其原因就在于应当实行改革的时候而没有实行改革。

我听说圣明的帝王治理天下,让他的臣子年幼时就学习知识,成年后就给他官位以磨砺他的才能,颁给爵位俸禄以培养他的品德,实施刑罚以威慑他的罪恶念头。所以,民众才能通晓礼义,而以冲犯帝王为耻。周武王奉行天下大义,推翻了独夫民贼,周公制作了礼和乐来修饰周政;到了成王、康王的大治时期,没有人犯罪,监狱空虚长达四十多年。这也是教化的浸润和仁义的流布,而不只是伤残皮肉的刑罚的成效。到了秦朝,就不是这样了。

秦朝尊奉申不害、商鞅的法令,实行韩非的学说,憎恶圣明帝王的治世之道,提倡贪求财利的风俗,只看虚名而不注重实际,做好事的人不一定能免受刑罚,而做坏事的人也不一定能受到惩罚。因此,百官都粉饰虚名假誉而不注重实际政务,表面上有侍奉帝王的礼仪,内心却有背叛帝王的念头,弄虚作假,追遂财利,毫无廉耻;所以遭受刑罚的人很多,死人相连,但是犯罪却没被制止,是风俗的影响造成了这样的状况。

现在皇上统治全国,天下没有不服从的,但是却没有给民众带来功德,大概是由于您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吧。《曾子》一书说:‘尊重所听到的道理,他就算是高明了;实践所知道的知识,他就算是光大了。高明光大,不在于别的,就在于认真注意罢了。‘希望皇上能依据所听到的道理,真诚地信奉它并把它推行开来,那么,您与圣明的三王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平常不引进和尊重贤才,而想要求得贤能之臣,就好像不雕琢玉石而想得到花纹美丽的玉器一样。所以,引进和尊重贤才的方法,莫过于兴建太学;太学,是贤才的来源,是推行教化的根本。现在,让一郡、一国的所有民众都来回答,而没有一个符合命令要求的人才,这说明上古圣王之道被灭绝了。

我希望皇上兴建太学,设置学识渊博的老师,用来培养天下的贤才,经常考试,以便学生能全面表现自己的才能,就可以得到出类拔萃的人杰了。现在的郡守和县令,是民众的表率,其职责就在于上承仁德而向下传播教化;所以,如果这些表率人物无德无才,就会使帝王的仁德不能传播,恩泽不能流布。

现在的官吏都不能教化民众,有的还不遵守朝廷的法度,残酷地虐待民众,与坏人勾结,贪求财利,民众贫困孤弱,冤屈痛苦,失去生业,十分不符合皇上的心意。因此,阴阳失调,乌烟瘴气弥漫,万物都不正常生长,百姓无法维持生计,这都是官吏不称职造成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