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 | 编年史 | 故事及评说 |
汉武帝建元元年 (辛丑,前140年) |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即位之始,就着手选拔治国人才,令大臣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儒生董仲舒对“天人三策”,主张独尊儒术,得到汉武帝的充分肯定,并得到重用。 |
|
春季,二月,汉武帝颁布赦令。 |
汉武帝重视儒学,重用精通儒术之人,兴建明堂,以接受诸侯王朝见。迎接申公入朝。(详述) |
|
汉武帝建元二年(壬寅,前139) | 太皇太后窦氏干预朝政,她喜好黄老学说,不喜欢儒家学说,暗中查找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的贪赃证据,二人双双下狱而被逼自杀;罢免了丞相窦婴、太尉田?的官职,朝政一切照旧。(详述) |
石家父子讲究礼仪,得到汉武帝重用。(详述) |
陈皇后没有生育能力,其母窦太主刘嫖又自恃立汉武帝有功,无休止地请求赏赐,干预国政,汉武帝因而疏远陈皇后,一日在姐姐平阳公主家,看中了卫子夫,纳入宫中,立为夫人。(详述) |
夏季,四月,夜间出现了一颗光亮如同太阳的异星。 |
|
汉武帝建元三年(癸卯,前138) | 汉武帝听从中山王刘胜的意见,对诸侯王施行优待亲属的恩惠。(详述) |
汉武帝听从庄助的意见,派庄助持节征发会稽郡军队,渡海前去救援东瓯,东瓯举国内迁,被安置在长江和淮河之间。(详述) |
汉武帝刘彻招选博学多才的人,予以破格重用,得到了一大批人才。(详述) |
汉武帝年少轻狂,经常夜间出猎,又建造上林苑,东方朔、司马相如等谏阻。汉武帝称善而依旧我行我素。(详述) |
|
汉武帝建元四年(甲辰,前137) | 夏季,刮起了一场血红色的风。 |
秋季,九月,东北天空出现了异星。 |
汉武帝建元五年(乙巳,前136) | 春季,朝廷宣布停止使用三铢钱,发行半两钱。 |
夏季,五月,发生严重的蝗灾。 |
汉武帝建元六年(丙午,前135) | 武安侯田?仗着自己是汉武帝刘彻的舅舅,为所欲为,专权干政。(详述) |
闽越王郢发兵进攻南越国的边境城邑,汉武帝派兵救援,淮南王刘安上长篇书予以劝阻。(详述) |
汉武帝发兵攻打闽越,救援南越,闽越王的弟弟馀善杀掉闽越王,向汉军谢罪;汉军见好就收,撤兵回国。汉武帝封无诸的孙子繇君丑为越繇王,又封馀善为东越王,两王并立;(详述) |
南越王赵胡尽管对汉武帝表示感谢,但仍不敢进京朝见汉武帝。(详述) |
|
汉武帝任命汲黯为主爵都尉。汲黯性情刚直,处理政务,主张清静无为。(详述) |
匈奴前来请求和亲结好,韩安国主张和亲,予以采纳。(详述) |
|
汉武帝元光元年(丁未,前134) | 冬季,十一月,汉武帝刘彻首次命令各郡国各自察举孝廉一人,这是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而采取的措施。 |
汉武帝免去李广、程不识的军事职务。李广治军偏宽,士兵多数愿意跟随李广作战。司马光对李广的评价。(详述) |
本卷终评 | 董仲舒论(详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