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攻春秋时就见于记载,在川河密布的华夏大地上展开争霸,列国在战争中常利用地形之便,以修堤防的方式将水祸引向别国,“以水代兵”成为既能有效攻击、摧毁敌人有生力量,又能减少自身伤亡的作战方式。 春秋末期,以水代兵这种战争方式首先出现在南方的吴国。前512年,吴国攻徐国时筑堤截住山上的水灌徐国。吴灭徐之战也是文献记载最早的引水攻城案例。
春秋战国之交,挖渠引水灌城最著名案例发生于黄河、汾河东侧的晋国。彼时晋国公室衰微,六卿互相倾轧,至周贞王时期,范氏、中行氏先后被灭,剩下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几家仍在决赛圈。智氏势大,首领智瑶(又称智伯)联合韩康子、魏桓子攻打不服从自己的赵氏,不敌三家的赵襄子退入晋阳城,利用晋阳城高池深特点死守,三家兵马久攻不下,相持之际,智伯发现晋阳城周围有晋水绕城而过,向南流走,所以只要能将晋水引至西南方向,就可水灌敌城。
前453年,智伯下令士兵在晋水旁开始挖掘战渠,直通晋阳,又在上游筑坝蓄水,而后引晋水、汾水灌其城。破坏性极大的洪水瞬间涌入晋阳,以至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可世上最难算准的就是人,智氏胜利在望,不承想关键时刻魏桓子和康子两个盟友被赵襄子策反,临阵倒戈,同样采用水攻,引水倒灌智氏大营,智伯兵败殒命。
晋阳之战反转令强大的智伯身死族灭,封邑尽数被瓜分。不过,他挖掘的战渠却在后世持续发挥作用。据《水经注》载:“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水分为二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 基本可以确定,当地当姓在战后对智伯渠加以利用,他们整理渠道,加固大坝,开渠引水灌田,将战渠改造成灌溉田地的水渠。
今天位于山西太原晋祠公园内的智伯渠是一条干渠,又名海清北河,经过后人重新整理渠道,形成一个有坝取水的引水系统。原来堰下游河道,成为多余水量的排泄通道。明天启年间《太原县志》记载晋水“北曰八角池,分为三河,其北派流经北神桥,入安仁,贤辅,古城,金胜等村为北河,即智伯过水以灌城者,名智伯渠”,指明了这条水渠的渊源。
相比智伯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湖北长渠,其2000多年的发展和沿革脉络要详尽、清晰得多。两渠有不少相似之处:长渠又称“白起渠”,和智伯渠一样,皆历史名人为渠名。而且最初的长渠也是一条“以水代兵”的战渠。
三十八年(前279),刚在攻赵战役中取胜的白起率领北路军由武关出秦,入侵楚国,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楚国都城郢都。令白起没想到的是,一座叫鄢的城池挡住了秦军南下的脚步。 白起的秦军主力在这里遇到和当年智伯同样的问题,鄢城城高池深,久攻不下。 白起迅速观察地势,发现鄢城以西有一条河流,符合水攻条件。这条河古称鄢水或夷水,后来东晋时避桓温父名,改为“蛮水”,也就是今天长江流域汇入汉水中游南岸的蛮河。
白起下令在蛮河上游拦河筑堰,又下令沿筑堰处至鄢城一线的岗脊开沟挖渠,将蛮河之水引入鄢城西南一带的一个大陂塘。白起对城发起进攻,同时令士兵将蓄满水的陂塘统一掘口,大水瞬间展示出狂野和毁灭的力量涌入城内,最先崩溃的是西城墙,继而东城墙也被冲毁,楚军兵上、民众随波逐浪,淹死甚多。战后,白起在蛮河筑堰之处命名为“武安镇”,那城并入秦国领土后,改为县。
几个世纪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不仅出现了“白起渠”之名,而且详细交代鄢郢之战后数百年,这条战渠变为灌渠的大致历程。挖渠者虽是白起,但将它改成灌溉水利工程的是古代劳动人民。他们整理渠道,逐步利用地理形势,连接旧有陂塘,开挖新的陂塘(与白起渠相贯通),经过一代代人不断完善,形成一套水利灌溉系统,至南北朝时期已能灌溉良田三千 顷。
尽管在《水经注》成书前的几个世纪,文献没有对白起渠的发展和运用有详细记述,但通过其他信息还是能还原一二。最重要的变化在东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5),南郡太守王宠在襄阳附近修沟渠,“引蛮水灌阳,谓之木里沟”。木里沟即木渠,先秦时由楚国最先开凿,源头在潼口河,经芦家畈、梁堰,于草场折向东,经明正店以北下再往东流入古汉水。东汉这次对木渠的扩修,主要是让其与白起渠相通,形成“姐妹渠”。
白起的渠首位于蛮水下游,木渠渠首在上游,它们有各自的渠道和入汉江处,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条渠。白起渠与木渠沟通后,木渠之水能够南贯于白起渠,白起渠之水也能流入木里沟,并联成网,互相补充水源,组成发达的灌溉系统。到三国时期,这套灌溉系统在襄宜平原滋润出大牌沃土。
尽管白起渠所经土壤皆“膏良肥美”,但在其后而来的几百年乱世,终究还是免不了荒废命运,直到唐代中期才再次复兴。这时,白起渠又拥有一个延续至今的名字---长渠。据唐元和年间(806-820)编写的《元和郡县图志》中, 不仅是历史上首次出现“长渠”之名,而且也明确指出长渠就是白起渠。此后史籍对长渠记载连续不断。
唐末五代战争的破坏使长渠日渐荒废,到宋初才有过一次大规模的修治。 宋治平二年(1065),一位叫朱?的县令,先对木渠进行清理疏通,而后将长渠之水引入木渠,使两个灌区形成的灌溉系统再度启动,使灌区总控面积多达6000顷。长、木二渠经沿线串起大量水库和堰塘,即“长藤结瓜”。宋代时,长渠灌区有49口堰塘与渠道相通,在非灌溉季节,拦河坝使河水入渠,渠水入库、塘,使这些“瓜”常年蓄水。农田需水时,“瓜”能随时输水灌溉。
千年之后,长渠“长藤结瓜”特色结构仍在发挥作用,而且“瓜”越结越多,时至今日,已有十多座中小型水库、2671口堰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于长渠修复工程非常重视。 1953年5月1日,长渠修复工程完工,这条湮废几个世纪的古渠再度复兴。 长渠重新开始运转灌溉,宜城地区很快就出现了全国有名的“吨粮田”。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持续建设,不仅为长渠增加了灌区蓄水设施,“长藤结瓜”也成为扩大灌区范围的重点。此外还完善了渠系配套工程设施,增强工程输水能力。经过数十年持续兴修,如今的长渠西起湖北省南漳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蜿蜒49.3千米,号称“百里长渠”,仍灌溉着宜城平原30多万亩良田。
2018年8月13日,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湖北襄阳长渠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予以授牌,同时也是湖北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入21世纪,长渠的改造和修缮仍在持续,主要以节约水源以及结合现代化设施扩大灌溉效益为特点,促使长渠工程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