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打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秦代的水利工程中,灵渠知名度或许不及都江堰、郑国渠,但无论是其设计的巧妙还是发挥的作用,都绝不逊色于前二者。它位于今天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建成于公元前214年之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在秦军平定百越之战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灵渠俯瞰

战国后期,越国亡于楚国,越人纷纷逃亡。一支逃向东南方,在如今的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建立东瓯、闽越两国;一支逃向南方、跨越五岭,与两广地区的住民混居,形成一系列新部族,中原将他们称为百越人。如今广东的简称“粤”,正是来自“越”。 灭楚之战过后,秦军兵分几路,通过湘水、余干水等干流穿越五岭。

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征服岭南指日可待。秦军却没想到,真正的战争才刚开始。西瓯部被征服后,剩余的百越部族采取游击战术,躲入丛林与鸟兽相处,经常趁夜偷袭,这让秦军极不适应。威胁他们的还有当地潮湿炎热的天气,可能爆发的瘟疫疾病,丛林沼泽中遍布的毒蛇、蚊虫和猛兽,以及最重要的难题:缺粮。

秦攻岭南百越示意图

也是在这一严峻形势下,修建一条运粮漕渠的主张被提上秦始皇的案头,并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要搞清灵渠的构想,必须先了解秦军运粮运兵的路线。五岭有多种说法,目前被普遍认可的版本是:由东向西依次为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其间只有东江、北江、西江等几条河流贯穿南北,秦军正是乘船走水路才得以穿过五岭。

五岭当中,最西端的是越城岭,其主峰猫儿山正是漓江的源头;越城岭以东则是湘江的源头海洋河。漓江、湘江以五岭为起点,南北背道而驰:漓江向南流入属于珠江水系的西江,湘江向北一直流入洞庭湖,它又与云梦泽、长江贯通,由此成为秦军运兵运粮一条最主要的水路。 在越城岭一带,湘江、漓江之间的最短距离仅约1.5千米。任何人都能想到,如果打通二江,粮草就可以全程沿水路运入岭南腹地。

湘江、漓江及灵渠位置图

但难点也恰恰在此:两条江之间直线距离虽短,却被高耸的越城岭阻隔,更重要的是,漓江的水位比湘江高出6米,船只无法从低处向高处“爬坡”;就算真能翻过越城岭,过岭后山势又开始陡降,水流一泻千里,船只十有八九要被打翻。

如果从空中俯瞰灵渠,会发现它与湘江、漓江共同成一个“H”形。左右两条南北走向的竖道分别是漓江、湘江,中间东西走向的横杠就是灵渠的南渠。秦军的运粮船只从右面的竖道--湘江出发,一路逆流南下,从灵渠的北渠进入分水塘“?潭”。北渠只有南渠长度的十分之一,还故意把渠道设计出多个“S”弯,这是因为这一段水位落差大、流速快,如此设计可以将路程延长一倍、约4千米,落差也减小许多,以免湍急的水流直泻而下,冲刷河床、冲毁堤岸。

灵渠枢纽位置图

分水塘是灵渠最核心的设施---一座“人”字形的水坝。“人”字顶端是一条向南伸展的浅滩,有如狭长的舰艇,又因“前锐后钝,形似犁铧之嘴”,因此叫“铧嘴”。它的主要作用是减缓水势,保护身后的水坝不被水流冲垮。“人”字的两条腿是一长一短两条水坝,各自连接东西两岸,也连接南北渠,它们被称为“大小天平”坝,北面的长坝为大天平,长344米;南面的短坝为小天平,长127米。它们能“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名天平。

来自湘水上游的海洋河先是被铧嘴一分为二,又越过两座堤坝,被“大小天平”三七分流,七分继续北淌,三分被引入南渠渠口。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把水流“压”进南渠,从而尽力减少落差、大大抬高水位;更能视不同水势随时调整水量:枯水时把全部湘水引进南渠,洪水期,江水可越过堤坝流入湘江故道,既可泄洪,又可避免灵渠被洪水毁坏,从而始终保证渠水的水位固定。

灵渠分水塘

今天的游客如果前往灵渠游览,可以透过清激水流望见水下层层叠叠的石条,看起来像是鱼鳞,它们被称为鱼鳞石。这些石条在两端各留有一个等边梯形的凹槽,每两根石条一拼、两个凹槽一对,中间就拼成一个两边宽中间窄的新凹槽,工匠们再把冶炼好的铁水灌入石槽,铁水冷却变为铁码,由此牢牢“铐”住两根石条,几乎没可能分开,所以堤坝本身异常牢固。

灵渠鱼鳞石

堤坝之下还有坝基,它是由一根根长约2米的松木打成排桩,抓牢水底的鹅卵石。依照常识,木料在水中浸泡过久会腐烂,松木却恰好相反,它的木质中含有松脂,浸水后反而会吸水鼓胀,越泡越结实,因此民间有俗语“水浸万年松”。1988年11月兴安县水电局与兴安博物馆合作,在铧嘴南侧挖出三根松木桩,其中保存最好的一根至今还在灵渠遗址展出。

为保证两座堤坝高度一致,大小天平坝交汇处还立有一根年代不详的石柱,顶部凿有凹口,柱身凿有一方形穿孔,底座是一块好像指针的尖形料石。这是灵渠的水平测量柱,用于测量人字形天平坝的坝体水平高度。测量方法是:在大小天平坝同等距离的地方各立一根标杆,柱下方穿孔插入一根木杠,观测者转动石柱、通过顶部凹槽 逐一观测两根标杆,就可以在标杆上找到相等的水平点,修建者再根据记号位置比对两根标杆的长度,从而确认两座堤坝是否等高。

灵渠水平测量柱遗迹

灵渠的南渠是沟通湘漓二江的主体工程。这里必须解决那个最棘手的难题:让船只从水位低的湘江驶入水位高的漓江。船只需要从小天平坝的尾部逆流驶入南渠,向西继续逆流行驶。 使船只“爬坡”最关键的设施是陡门,又称斗门,本质上是一道道水闸,其基本结构是:两岸的导墙用条石砌墙筑,两边的墩台高约1.6米,形状以半圆形为主。陡门两边间距约6米。用来拦截水流的闸门如今都已不存在,推测当为竹、木制成。

简言之,在灵渠中行船,当水量不够无法航行时,就需要利用陡门来蓄水以满足航行需要。船只逆行每驶过一道陡门,闸板就在身后闭合蓄水,迎面而来的漓水把水位抬高;当水位上升到可以航行时,船只便驶过第二座陡门,依旧如法炮制,第一座陡门则开陡放水。通过这种一节节蓄水的办法,让船只逐段“爬坡”前行。

灵渠陡门

灵渠是世界上最早、最集中使用陡门这种水闸雏形的运河。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到灵渠考察,得出的结论是:“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闻之父。”除了陡门,南渠两岸还修建了一段特殊的长堰:顶端同样用石条垒砌,下面却开有一座座渠眼,这是用来泄水的。渠中水少时,就关闭这些渠眼以蓄积水流;如果洪水泛滥,就把渠眼统统打开,多余的渠水就能从这里泄回湘水,以免冲毁堤坝,还可以灌溉耕田。这种长堰叫泄水天平。

秦之后的2000年,灵渠仍然可以通航,后来的王朝只需在秦代基础上进行修补。灵渠“四贤祠”所供奉的历史名人中,后三位分别为东汉名将马援以及唐代两任桂州刺史李渤、鱼孟威。他们先后对灵渠进行了重要的修缮与革新。

灵渠四贤祠

新中国成立后,灵渠的灌溉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在系统修复历史工程基础上,新建、扩建一批灌溉供水工程,灌溉面积大大提高,由此,兴安县成为远近闻名的粮仓。目前灵渠总灌溉面积已达65万亩,受益人口59万人。因为在漫长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灵渠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