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陂:古代陂塘蓄水灌溉工程的典范

在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距离寿县县城南30千米处,有一座古老的陂塘,经历了2600余年的起伏跌宕,几经兴废,至今仍灌溉着67万余亩土地,是我国古代陂塘蓄水灌溉工程的典范。这座古老的陂塘,就叫“芍陂”, 在文献记载中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有“天下第一塘”之誉。

芍陂,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

“陂”就是人工修建的蓄水湖池、水塘之类,是淮河、长江流域流行的叫法。芍陂,便因引淠水流经白芍亭而得名。隋代以后,芍陂又叫安丰塘。2015年10月12日,在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通过决议,芍陂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春秋时,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左右,楚大夫孙叔敖,主持兴办了芍陂。工程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因该地处在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地形岗峦起伏,山体北坡水流由南向北注入淮河,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时而形成暴雨倾注的中心地区。作为一项陂塘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和当地水源条件,选址科学、设计巧妙、布局合理。

孙公祠,位于芍陂北岸,为感恩孙叔敖创建芍陂而建

芍陂所在地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孙叔敖因势利导,将东面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以及西南面龙穴山的山溪水汇集起来,选定?河之东、瓦埠湖之西、贤古墩之北、古安丰县城南一大片地带,利用地势落差围埂筑塘,蓄水积而为湖用于农业灌溉,变水患为水利。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当时芍陂有五个水门,其中西南一门为豪水、断神水入陂之处,作为供水之用,其余四门(分别位于东北、西北和北面)则作为排水之用。通过这些水门,既可以使芍陂接受水源,又可使陂水经过芍陂渎(渎是水沟)和其他水道与肥水相通,以调节水量。

芍陂西北角

芍陂建成后,历战国、秦和西汉,600多年没有修治的记载。东汉章帝建初八年(83),王景升为庐江太守。时因庐江界内的芍陂年久失修而荒废,王景带领百姓修治芍陂。修治后的芍陂,“境内丰给。其陂径百里,灌田万顷”。1959年,安徽考古工作者在安丰塘越水坝发掘出一条汉代的闸坝遗址。根据同时出土的器物,考古工作者认为此闸坝系王景所建。

坝身由?土分层垒起,并以木桩固定。陂外灌渠缺水时,芍陂的水可通过闸坝的?层逐渐流淌到拦水坝外的水潭内,使之有节制地流到田间;雨水盈满和洪水暴发时,又可凭草土混合坝本身的弹性及木桩的阻力,使水越过坝顶,向外注入水潭内,凡人分泄洪水。从它既可控制放水水量又起滚水坝的作用来看,芍陂在东汉是已是一座相当完善的水利工程。

芍陂大堤

新中国成立初期,芍陂已是百孔千疮,堤坝、斗门毁坏,蓄水甚少。1950年,安丰塘又遭大水灾,水毁严重。是年冬,人民政府开始对安丰塘的恢复,培修堤坝,整治10座斗门,将原28座斗门改并成24座,加固众兴滚坝,疏通淠源河。1958年,六安地区人民为根除旱灾对皖西丘陵区的威胁,以大别山区的5座大型水库为水源,开始兴建淠史杭灌溉工程,安丰塘被纳入其总体规划,而为灌区内最大的一座反调节水库。

1958年10月,淠东干渠动工开挖,目的是把淠河上游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3座水库发电尾水经淠河总干渠引进淠东干渠,再直达安丰塘,解决2000多年来安丰塘水源保证率低、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如今的安丰塘,是淠史杭灌区一座中型反调节水库,蓄水量最高达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67万余亩。

芍陂(安丰塘)全景图

后世人民为感恩孙叔敖功劳而建的孙公祠坐落于芍陂北岸,幽雅古静,古柏荫清,如今已改建成孙叔敖纪念馆,存有山门、还清阁、大殿东西配殿、碑廊等。祠内外集中明清碑刻19方,有历代安丰塘碑记、安丰塘灌区图示、孙叔敖刻像及传略等。此外,遗存下来有关芍陂的诗词、书籍、砖雕、拓片以及出土的文物,都是研究芍陂乃至中国水利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