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滨海平原发展农业时,最紧要莫过于对抗持续海潮或曰咸潮的侵袭。海水能沿河溯流近百里,让远离海岸内地土壤盐化。对抗咸潮的秘诀无非就是从海岸和河道两方面入手,在岸边修建防潮海塘,在入海河道上建设堰坝,就可拒咸蓄淡和排涝灌溉。现在能在滨海平原多见此类专用于抵抗潮灾的海塘和河道堰坝设施,其中又以受钱塘江海潮影响较大的宁绍平原一带系统性防潮灾工程最为著名。
在此,后人不仅能看到大规模的海堤水利工程,还能看到始建于中唐的著名河道拒咸蓄淡工程,名列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它山堰。它山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它山 ,樟溪的出口处,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唐代太和七年(833年)由县令王元?创建。
之所以选中此处,是因为奉化江上游支流鄞江流至鄞江桥时出山峡,此地江南岸皆有山,江北只有一座孤立小山名曰它山,“二山夹流,铃锁两岸”,相距150米,不仅有基岩便于修堰,且中游还有两片岩屿(当地人称“龙舌”)便于施工,再加上咸潮至此已是强弩之末,从流态、地形和地质条件来看建堰再理想不过。
大和七年(833)十月,它山堰在王元?主持下开工,经过三年修建便大功告成。该套水利工程主要由拦河堰、输水渠道和泄水?等组成。拦河堰设于它山畔鄞江桥旁,时人用2米余长的条石在鄞江中垒出一条重力拦河坝。当鄞江流经它山堰时,一部分水便被堰体拦入输水干渠南塘河,另一部分则漫过堰体继续流入鄞江。
用于灌溉的南塘河平行于鄞江及后来的奉化江,彼此相去不远,而在南塘河距它山堰15里、18里和35里之处,工匠建造了三个泄水?,即乌金、各渎和行春?。此三?连通南塘河和鄞、奉化江,?口原设溢流堰,当南塘河灌溉区水流过多时便从此溢出泄洪,北宋时人们为便于调控水流,将三?改建为三?。
涝时,人们便开闸放水,而旱时则趁杭州湾涨潮时开闸,存储被潮汐逼回的奉化江淡水,起到双重调节作用。此三?位置为王元?亲选,他从上游放下三只木鹅,木鹅漂流停顿处便设为泄洪?。故事虽可能为虚构,但似乎也有道理,木鹅顺水而下,停顿之处必然是容易积水之处,在此泄洪自当事半功倍。
当然,它山堰能成为中国古代最著名防潮水利工程杰作,绝非建成之后就一劳永逸,而是有关历朝历代精心升级维护。据记载,光宋代就有不下五六次的重大修复。尤其是入宋后人们大规模开发四明山区,树木被砍伐殆尽,到南宋便出现淤沙问题,甚至出现它山堰大部分为河沙掩埋的情况。因此,增修配套防沙设施便成为后人维护它山堰的重点。
嘉靖三年(1524),鄞县县令沈继美在它山堰500米处洪水湾修建了官池塘和光溪桥。官池塘为一座条石砌成的L形石塘,其左侧连接光溪桥。一桥一塘同它山堰拦河坝之间形成具有调节水量和沉沙作用的进水口前池。水量小时,流水从光溪桥孔中流下,雨季水多时则可漫官池塘而泻,不过无论水大水小,水流至此经官池塘一阻,速度有所减缓,大部泥沙便在进水口前池中沉淀下来,从而确保它山堰和南塘河不会淤塞。
今日,官池塘、光溪桥以及它山堰构成渠首工程还保存完好,既是水利工程,又是连接两岸的交通通路,成为当地一景。
自中唐开工算起,它山堰至今已有1200年历史,至今能发挥作用,既确保鄞西农田旱涝保收,还能解决宁波市部分城市用水,其工程水平之高超可见一斑。最值得关注的便是主体工程拦水堰,堰身承受流水冲击千年无恙,即便考虑宋代修缮因素,依然堪称古代水利工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