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凤阳县古楼广场前,正在表演的是有着“凤阳一绝”美称的凤阳花鼓。凤阳花鼓是一种集曲艺与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在当地已经传承了六百余年。凤阳花鼓起源于明朝初期,其表演形式为一人击鼓,一人南锣,口唱小调,早期作为百姓卖艺求生的工具,婉转的曲调中,传达着艰苦生活的凄凉之情。
建国后,凤阳花鼓由过去的花鼓小锣转变成以“双条鼓”为主的群体表演形式。在传统“凤阳腔”的基调上,节奏欢快的流行歌元素融入凤阳花鼓唱腔中,原地摆动打鼓、背手打鼓、打鼓边等凤阳花鼓技艺,配合上山步、凤柳步、凤凰三点头等优美动作,凤阳花鼓在年轻传承者的表演中,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表演如此优美的凤阳花鼓在过去为何与当地百姓逃荒谋生的经历有关,背后又蕴含着凤阳怎样的地域环境特征与人文历史呢?
凤阳地区南有长江,北有黄河,又处于淮河的中心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南北交通枢纽地段。然而由于“南是山、北是湾,中间丘陵夹平川”的地理特点,在气候上变化无常。受这种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历史上的凤阳形成了一种繁荣与灾难交替并存的景象:既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又面临着火灾、旱灾、蝗灾等各类自然灾害的频发。过去遇到灾荒之年,凤阳百姓只好是边打花鼓边卖唱,外出谋生。
除了这些自然和人文因素之外,凤阳花鼓的形成与演变,就要从地名的由来说起。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朱元璋称帝后,选择以前江后淮、有险可恃、有水可漕的临凉即今凤阳为中都,建置城池。凤阳花鼓的兴起与发展和这座古城池有关极大的关联。中都城遗址,这座仅被帝王居住过28天的皇城,见证了凤阳的兴衰起伏。
从修复后的遗址来看,中都城是一座规整的四方城,都城北面坐落着凤凰山,在凤凰山之阳建宫殿、筑皇城,在皇城之外筑禁垣,与郭城将凤凰山包围在内,以此形成“依山建殿、枕山筑城,三重城垣”的建设布局。朱元璋为家乡赐名凤阳。
那么,这座古老的都城与凤阳花鼓盛行,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为修建中都城,朱元璋大兴土木,举全国上下之劳力,工程浩大。同时朱元璋实施移民政策,从全国各地迁徙近二十万人,不仅增加了帝都的人口数量,还丰富繁华了凤阳的文化体系。凤阳花鼓就是跟随明初的移民热潮,来到凤阳扎根发展的民俗文化之一。
历时近六年的营建,中都城总体面积比北京故宫还要大,达12万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工程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是更高的赋税和更多的苦役,移民们则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官僚压迫的双重困境,因此产生了逃亡故里的念头。人们一路打着锣鼓,唱着小曲,借助这种形式来抒发内心的凄苦之情的同时,也以此卖艺乞讨为生,凤阳花鼓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