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清水县,艺人用两个木人头部架在固定的木架上,然后身着古代武士的服饰,木人两手相抱,呈摔跤姿势,套在真人身上。表演时模仿摔跤动作,配合民间古乐曲节奏,或藏或隐,或进或退,别有一番趣味。
这清水木人摔跤是如何产生,与当地环境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考察组来到了清水县。这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摔跤表演正在清水广场上进行。推、踢、抱、压、旋,“两名蒙古族汉子”在人群中你退我进、你退我守,激战正酣。这正是清水民间的特色民俗表演“木人摔跤”。突然音乐戛然而止,演员揭开演出服站立,竟然是一个人手脚并用完成的表演。
据记载,清水木人摔跤源于西汉时期,宋元时期,西夏、宋、金、元在清水一带彼此争锋。元朝建立后,蒙古族文化在这时迅速发酵。到了明清时期,清水街头开始兴起这种摔跤表演。相传,清水木人摔跤是由古代骑兵背负草人驰骋战场演变而来。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征讨匈奴屡战屡败,苦于无对付匈奴铁骑之法,于是走访民间和部众后,令骑兵背负草人,手持盾牌和砍刀,与敌人骑兵相战时,弯腰砍断敌人的马脚,而敌人却只是吹到汉军骑兵背负的草人,从而战胜了号称无坚不摧的草原铁骑。
从此,军队在战争结束后,经常练习摔跤、背草人,人们把这种活动称为是“抱跤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抱跤人”逐渐走向了民间,木人制作也从最早的稻草制作演变为木器制作,同时也产生了鼓点乐器。清水木人摔跤可以说是古代“抱跤”的流传分支。而清水木人摔跤盛行于这一地区,又反映出怎样的地理文化特征呢?
清水县所在的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会地带,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其地域文化具有过渡性特点:这里既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部,又是中原文化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而清水木人摔跤则是典型代表之一。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它以最原始、最朴实的形态,深刻反映着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交流和文化融合。
木人摔跤是清水年俗的象征,每逢年节,清水街头必定要上演木人摔跤。2017年被公布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人们还借鉴戏曲艺术经验,尝试将假人道具脸谱化,同时创新出更加引人入胜的情节,用棉花和细钢筋代替沉重的松木,以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