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抬阁被称为是“脑阁”,这个脑字代表了什么?难道是用头部顶着抬人的工具吗? 考察组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广场上,人们正在表演的就是当地闻名遐迩的民俗活动“脑阁”。考察组了解到,脑阁也叫抬阁,由黄河流域兴起,传至大江南北,这项民俗为何会传入土默特左旗?流传至今的“脑阁”表演又有哪些特点?考察组找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脑阁”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胡连刚。
正在进行偏架表演的胡连刚介绍说,脑阁下面的表演者被称为“色脚”,他们的表演服内隐藏着一个重达15千克的铁架子,俗称铁背心。被支撑在肩上的孩子被称为色芯,年纪通常在5至8岁之间。 每一个成年人与儿童的组合成为“一架”,演出时上下互动,他们化装成各种造型,穿上古代传统服饰或特定的鲜艳服饰,在舞台上或街头进行表演巡游。因为每架“脑阁”表现的人物和故事都不相同,所以有“一架脑阁一台戏”的说法。
当地的脑阁是由哪里传入的?据考察组了解,土默特左旗的脑阁大约是清朝中期跟随着走西口的山西人从晋北传入而来的。历史上的走西口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土默特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西部,历史上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毗邻的晋、陕等地农民和商人越长城、渡黄河,来往于内地与草原之间,移民至土漠川平原、鄂尔多斯高原等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谋生、发展。移民带来的脑阁等民俗记忆也就在这儿落地生根了。
所以这脑梗表演不仅具有深厚的移民文化底蕴,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表演内容上,内蒙古地区的脑阁选材既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亦有如男儿三义等表现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人物的故事。当地脑阁的服饰已因表演故事的不同有所变化,当表演从中原地区传入的故事,如穆桂英挂帅、白蛇传等戏的时候,会身着各种戏剧服装,而表演本土题材的故事的时候,则会身着蒙古族服饰,并配以马鞭、弓箭等等具有马背民俗特色的道具,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融合的特点
在土默特左旗纳铺民族文化馆里,考察组了解到,当地的脑壳分为单人架、双人偏架、3人高低架等8种景,各种景的表演方式各不相同,其中难度最大的是3人景。而脑阁的“脑”是山西方言举起的意思,它体现了这项技艺的高与险。 上景时,先将孩子在支架上固定好,然后“色脚”穿上“铁背心”,将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一架脑阁单人蚊就完成了。
虽然脑阁表演最受关注的是孩子,但表演的成功与否却取决于担任“色脚”的成人。表演时“色脚”不仅要踩着鼓点走出漂亮的步伐,还要做出扭腰、舞动和旋转等花哨的动作,并且以自身的扭动带动肩上孩子的摇摆晃动,同时要确保平衡,避免砸伤腰部或者发生其他危险。 在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努力下,草原上蕴藏着中原文化根脉的脑阁为土默特左旗百姓带来了别样的民族风情,更在这片土地上祷告,撑起了一幅绚丽的民族融合的画卷。
历史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由于处于长城附近,黄河中游,天然的成为了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交汇点。在历史的演进过程当中,当地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处、共同生产、共同生活,使得北方游牧与中原农耕两种文明相融,构成了当地传统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这脑阁也就成为民族文化、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