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的寿县,也流传着一种抬阁形式,这里的抬阁表演叫肘阁抬阁。那么它有哪些特色?考察组来到安徽省寿县,找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抬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学军。因临近岁末,为确保节庆表演万无一失,黄学军和他的肘阁抬阁表演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排演工作。
听黄学军说,肘阁抬阁有肩膀上的戏台之称,是寿县一种集民间戏曲、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为一体的民俗巡游表演形式,多在农前节庆时表演。根据道具及参与人数,分为抬阁、肘阁、穿心阁。 面涂油粉,穿着戏服,扮作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小演员们被特殊的铁制道具固定住,支撑者在下方拖住后面,边行进边表演。小演员的胆量、体力及技巧决定着演出的成败。
肘阁抬阁是明清时期从中原地区的山西、河南,经皖北地区的阜阳、颍河流域传入正阳关地区。过去肘阁抬阁的表演者主要是以码头工人居多 。码头工人们的体格强壮、身手矫健,技巧和力量并重的肘阁抬阁,是他们闲暇时较为喜欢的助兴活动之一。正阳关,别名淮南古镇,位于淮河南岸,属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地处淮河、引河、淠河三水交汇处,是淮河中游重要的水运枢纽,有72水通正阳之处,是中华八大关之一。
得水运之力,这里舟车四达,经济繁荣,被誉为皖北秦淮。在陆路交通尚未发达的时期,大部分物资流通和人口的流动主要依靠水路人口的流动,为民俗的迁移提供难得的载体。肘阁抬阁正是借助这一有利因素外迁于此。肘阁抬阁依靠水运船舶而来,由码头工人发展表演,它的兴盛似乎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当地传说这肘阁抬阁的最初兴起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消除水患而开展的一种祭祀活动,后在流传中融入了戏剧、杂技、歌舞等元素,才形成了现在的肘阁抬阁。古代商贸繁华的寿县为何会有水患困扰?和这项民俗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寿县位于淮河中游平原,北临淮河,南部是大别山北麓余脉,山溪之水由南向北流入北部洼地。受亚热带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影响,当地降雨充沛,但分布不均匀,无雨则旱、多雨则涝。
然而考察组对此感到疑惑。寿县一带过去水患灾害频发,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深受其扰,而这里的农业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专家告诉考察组这背后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安丰塘蓄水工程功不可没。考察组了解到,安丰塘古名芍陂,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为春秋时期楚国孙叔敖所建。
孙叔敖根据寿县的地形特点,因势利导,将山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湖中,并修建5个水门,以实闸控制水量。水涨开门疏导,水消则闭门蓄水。随后又通过一道连接淠河的子午渠,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工程建成后,楚国粮食产量大增,楚庄王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丰塘被纳入淠史杭灌区,并被改造为一座中型反调节水库。依靠安丰塘充沛的水源,板桥镇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取了“一草一稻”的套种模式,让当地村民的经济收益大幅提高。
他们效仿先民,在丰收时节表演肘阁抬阁,古镇上伴随着清脆洪亮的声声锣鼓,肘阁抬阁热闹开演,人们用欢腾的舞步表达着对这片土地风调雨顺的祝福。良田万顷,水渠如网,凝结了先人们因势利导、顺应自然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