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陆丰盖仔狮

广东海陆丰舞狮有很多种,且来源不一,其中在陆丰市西南的青塘村,却有一种青面白额的盖仔狮,历史最长,有600多年,被尊称为老大 。盖仔狮因为头部状似锅盖而闻名。 当地人说,这就是在海陆丰地区被称为“狮中之王”的盖仔狮。随着激昂的锣鼓声,盖仔狮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狮面高昂、鬃毛飘逸,神姿威武。

盖仔狮表演

在海陆丰地区,有“青面白额、狮班免掠”的俚语,意思是无论哪种狮班,与盖仔狮相遇,都必须偃旗息鼓,以示尊敬。盖仔狮为何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又为什么会被誉为“狮中之王”呢?盖仔狮狮头造型,除了具有目大、口阔、鼻子短等面部特征外,它的眉宇间写有一个醒目的“王”字,额头中间还饰有八卦。整体来看,又好似一个盾牌的形状,这样独特的造型又有何寓意呢?

盖仔狮特写

专家说,关于盖仔狮的由来,要从南海之畔的一处摩崖石刻说起。陆丰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碣石湾畔,南濒南海,在这片依山傍海的土地上,古代有着悠久的驻军传统。明朝初期,为抵御东南沿海倭寇海盗侵袭,维护粤东地区安全,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碣石建立卫所,调集北方及中原官兵驻扎。碣石由此成为明清时期常年驻兵把守的军事重镇。

明嘉靖年间,海贼勾结倭寇,侵入海陆丰沿海地区,所到之处满目萧然。俞大猷率领官兵前往碣石,以碣石卫为据点,抗击倭寇。倭患平息后,百姓生活重归安定,俞大猷挥毫题下“万世太平”四个大字,并令人刻在大石上。这座矗立百年的摩崖石刻,见证着军人们守家卫国的壮志雄心。

万世太平石刻

那么,青塘盖仔狮与碣石卫驻军又有何关联呢?舞狮起源于军傩,最初是在古代军队中用来作为出征祭典,是振奋军威、恐吓敌人的一种仪式,而“盖仔狮”就是源于明代的军狮。陆丰青塘人大多为明代碣石卫军人的后裔,形成一个“尚武”的地方群体,盖仔狮也就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盖仔狮的狮馆中,“学好武艺安邦国,练就功夫可立身”的对联,是陆丰人对军人家国精神的领悟和传承。

岁月轮回,百年已逝,南海岸边“万世太平”石依旧巍然挺立。作为百年军魂的延续,拙朴雄武的盖仔狮,见证了陆丰悠久的海防历史,成为当地古代海防驻军的印记。特殊地域所形成的尚武自强、忠于国家的舞狮文化,也鼓舞着陆丰人在时代的大潮中继续为国为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