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阳烧狮子

陕西省旬阳市,这里盛行的舞狮表演主题却与爱情有着,反映的是当地人对长期厮守的一份期盼。烧狮子,也叫太平灯,是旬阳市蜀河古镇春节期间的一项民俗表演,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家道昌盛、国家平安的美好希冀。

每年正月十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会请出一对精心制作的大狮子,沿着古镇的大街小巷,边走边舞,挨家挨户拜访,为人们传递祝福。围观的人们用民间自制的“花子”,围着狮子喷射,远远看去金光四射,烧红了半边天。烧狮子也因此被称为“火的盛宴”。

“火的盛宴”

特殊的舞狮表演形式,对狮子的制作也有独特的要求。狮头以生石灰和豆腐搅拌而成的黏合剂逐层糊,这种黏合剂不易燃,具有隔离作用,可以很好地捉住舞狮人的安全。蜀合镇烧狮子表演每年需要准备一黑一青两只狮子,以黑色为主要装饰的狮子代表着一个常年在河边拉纤晒黑了的纤夫,另一只青色的狮子,则代表着一个在家做刺绣的女子。纤夫和绣娘聚少离多,因此蜀河镇的人们在舞狮子狂欢的时候,会用特制的烟花去烧,舞过之后,会把两个狮子一起烧掉,让它们从此融为一体,永不分离。

蜀河镇烧狮子的习俗,为何会有纤夫和绣娘的故事,特殊的寓意背后,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成品蜀河狮子

在古镇的走访中,发现了一座具有南派风格的建筑,这是清代由湖北黄州籍客商所建的商帮会馆黄州馆。参与组建的客商有200多家,可见当时商贸的繁盛。繁盛得益于当地奔流不息的汉江。清朝中期汉江水运昌盛,蜀河码头作为鄂豫陕川四地的物资集散地,一时帆墙云集、商号林立,蜀河镇也因此有了“小汉口”的名号。

那么,蜀河烧狮子的风俗会不会与当地的航运文化相关呢?考察组来到了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馆内数千件珍贵的实物和大量的文献资料生动地展现了三千里汉江悠远的航运历史和文明。旬阳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北临秦岭山脉,南接大巴山地,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汉江是连接秦巴山区与华南地区的便捷的水运通道。

站在古镇远眺汉江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汉江航运依然是秦巴山区的主要交通方式。蜀河古镇位于蜀河与汉江的交汇口,依靠汉江便捷的水中运输,将区域生产的麻、桐油和丝绸等产品输入长江水道的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区域外生产的瓷器、食盐等,通过船帮运至蜀河后经水路溯江而上,转运往旬阳、安康等地;四川经陆路的骡马商道,翻越秦岭,转运至关中地区的西安。

依托蜀河古镇繁荣的商贸和交通,船夫们常年在江汉上漂泊,人们将船夫与绣娘聚少离多的真实写照,反映到烧狮子这一民俗活动中,在祈盼二人长期厮守的同时,也用这种特殊的舞狮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顺利。

航运促进了蜀河古镇的经济繁荣,也带来了繁忙的航运任务。传统农业社会的人们,顺应自然节律生活结束了一年的劳作。蜀河镇人在一年一次的烧狮子活动中尽情狂欢,祈盼来年商业昌盛兴隆的同时,也排解因工作繁忙与家人产生的离别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