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东迁后,早已无力管控诸侯。中国古代历史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中原大地最强大的诸侯当属晋国,管控地域以今山西省为中心。在山西太原金胜地发掘的一座春秋时期晋国上卿的大型墓葬,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那是一座大型的木椁墓,在用木枋搭叠的巨大椁室内,中央安放了木制的三重套棺,但发掘时棺椁均已朽毁,棺内所葬死者尸骨也已朽毁,从尚存的头骨和牙齿,尚能鉴定是一位约70岁的老年男子。在墓里还葬有四位随葬者的棺木。据考证,墓内所葬死者可能是春秋晚期晋国正卿赵简子(赵鞅)。
▲太原晋赵卿墓出土原状
在棺内和椁室内放置了数量众多的随葬物品。清理出土的遗物总数超过3千件,其中占比例最高的是各类青铜器。除了这些器物,还在墓室的东北侧,修建了一座车马坑,清理出44匹马和15辆木车。
▲ 太原晋赵卿墓车马坑
墓内随葬铜器礼器中,仅铜鼎就有27件,还有壶、甗、鬲等。乐器有两套青铜编鎛,一套19件,另一套14件,还有石质编磬13件。
▲ 太原晋赵卿墓铜鎛出土情况
随葬的兵器数量众多,许多还放在死者身边,出土的铜戈多达31件,戟9件、矛20件、剑6件、钺10件,还有许多弓和箭,因弓与箭杆易朽,只残存一张弓和大量铜镞,铜镞多达510件。还有行军时营幕的铜顶,以及罕见的伏虎形铜灶。死后还要带走如此多的实战兵器和行军装备,充分反映了当时诸侯国间战争的频繁和激烈。
▲ 太原晋赵卿墓出土青铜戈
将春秋晋赵卿墓随葬铜器与西周时期的铜器相比,这些器物的造型特征,明显与西周时的器物有了很大区别,不但商代马槽形状的方鼎早已绝迹,就是西周流行一时的垂腹柱足圆鼎也已消失,这里鼎体变浅而且整体呈半球钵形,加上覆钵形的鼎盖,看来更像是加上三只蹄足的圆盒。
▲太原赵卿墓铜鼎
壶体呈方形,垂腹,壶侧附饰颇大的立体的龙形耳,盖上周缘伸出饰有缕空花纹的莲瓣形饰,颇显华美。这种盖上加饰莲瓣纹的做法,看来是春秋时铜壶装饰的新风尚,让人联想起过去在河南新郑发现的著名的莲鹤方壶,那件壶盖上莲瓣纹中央,伫立着一只展翅伸颈的铜鹤,体姿生动,更富情趣。
▲ 左:太原赵卿墓铜方壶 ,右:河南新郑莲鹤方壶
器物上的纹饰同样呈现出时代的新风貌,商殷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以兽面纹为主,显示神秘威严的装饰基调,早已被废弃,就是西周时王室贵族所钟爱的有华美尾羽的大鸟纹(凤鸟纹),也不再流行。这时的青铜器表面,不论是鼎、壶、鉴、豆等,都布满繁缛细密的花纹,以卷曲的螭纹为主,有的更将牛头纹、凤纹与螭纹组合在一起,更显华美。铜壶的壶体上也铸满细密的螭纹。
在赵卿墓的一件铜匜内壁,还有细密的针刻图纹,刻出众人参加射礼和投壶的情景,人物纤细而生动。这种写实的描绘贵族生活及战争场景的图像,到战国时期更加为人们所喜爱,成为青铜艺术装饰的一种新潮流。华美写实的新装饰图像流行,表明东周时期铜器装饰摆脱了商、西周的传统模式,也表明青铜艺术日渐走向人间化和生活化。
▲ 赵卿墓铜匜
西周时期,以周王为顶峰的传统礼制已告崩溃,各地诸侯尽力使自己的权威不断膨胀,青铜礼器的铸造已不再集中于周王室,各诸侯国都形成自己的铸造中心,并且呈现出地区的特色,从形制到纹饰都突破了传统的藩篱,新的器类、奇特的造型不断出现。
太原晋国赵卿墓出土的这些青铜器,就是在晋国境内铸制的,已经在山西侯马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铸造青铜器遗址。这处遗址从春秋中期偏晚到战国早期,生产时期延续近两个世纪之久,发掘清理出众多房屋、水井、灰坑窑、窖穴等遗迹,还有熔炉、鼓风管等残件,特别是多达五万块铸制青铜器的陶范。
▲侯马铸铜遗址陶范
研究人员认为,该处应该是晋国一处规模庞大的铸铜遗址。青铜器的铸造工序相当繁琐,要经过塑模、翻范 、烘烤、合范、浇铸等步骤。除此之外,还有错金银、镶嵌等特殊的制作技术。从出土物来看,当时晋国的工匠已经能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并制作出在当时举世无双的青铜器。
所谓的模范,是用陶泥制成的,又称“陶模范”、“泥范”。成型后,需要先自然干燥,再低温烘烤制成。目前出土的陶范中,大多都是含砂粘土或粘土配砂的成分。而所谓的范,其实就是外部模型。它复制了器型凸起的外部,只要灌入铜液,就能铸成具有复杂外形的铜器。相反的,所谓模,就是与将要成形的青铜器一个模样。至于陶模范从无到有,再从模到范而成器的具体工序为何,目前无人知晓。
▲ 侯马陶范纹
在侯马铸铜遗址中,各类陶范并非随意抛弃散落一地,各类型的陶范分门别类的存放于坑中,有工具范、兵器范、礼器范、带钩范等类别。灰坑之间彼此相距100米左右,错落有致。侯马陶范的特色在于,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其他模范中,亦或是相比于前代后世,它都算是一种技术上的里程碑。
商代与西周初期,铸造青铜器的方式已经相当成熟,但在装饰与细节部分,仍旧还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铸造青铜器除了范铸法,更出现了失蜡法的新技术。失蜡法的技术更为便利,只要将欲做成的器型以蜡制成,将泥范包覆于外,浇灌铜液即可。但尽管如此,侯马铸铜遗址并没有使用这类做法,它们还是继续按照传统使用范铸法,而且将装饰技术推到了青铜器铸造的顶峰。
▲ 失腊法演示
通过这些考古收获,从而可以了解当时从选料、制范到合范、浇铸等制造青铜器各工序的工艺和制造水平。更可以看到当时精细的青铜铸造工艺,正是东周时中原青铜艺术新风的物质基础。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伸向苍穹的“三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