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瀛海揽九天 --《读库》

(七)

回读库     上一页    下一页

武帝曾经派遣使者远赴身毒国(古印度)征求竹子,却被昆明国(即古滇国,今云南)所阻。武帝大怒,打算派兵讨伐这个西南蛮夷之邦,听说该国仰仗滇池之险,扬言要与汉军在水上比个高低,便于元狩三年(前 120 年)下旨加挖长安城西南郊一个湖泊,起名叫“昆明池”,先在池上练习水战。池中央修筑豫章台,还用石头雕刻大鲸鱼,长三丈,放在水中,据说每逢雷雨天,鲸鱼会大声鸣吼,鬟尾齐动。

昆明池位置

石鱼之外,池中也养了许多真鱼,可供各大皇陵祭祀之用,剩下的卖给长安的酒店厨家。《三秦记》记载了一则神异的故事:有人在昆明池钓鱼,一条大鱼上钩后,带钩挣脱而去,夜里托梦给武帝,请求救助。次日武帝驾临池边,果然见到大鱼嘴衔鱼钩,就令人将钩解去。三天后武帝又来,在岸上捡到一对明珠,知道是大鱼报恩所赠。

这座昆明池是上林苑中最大的一个水池,又名“神池”,周回四十里,广达三百三十二顷(现存遗址面积约十六点六平方公里),筑石堰堤坝,形成一个蓄水库,向东引出三条支流,足以保证长安城及近郊的用水。沿岸绿树成荫,楼馆相接,池中建高大的豫章台。特制百艘龙首船,船上楼高十余丈,船上设凤盖,立旗帜,由宫女驾行池上,伴以鼓乐笙歌,非常热闹,武帝在豫章台上凭栏观赏。水上还有几百艘戈船,船上竖立戈矛,四角各垂旗?,结成威武的军阵。

昆明池岸牛郎、织女石像今景

昆明池也被比拟为天上的银河,在池东西岸分别竖立牛郎和织女的石像,象征牵牛星和织女星。汉代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已经基本定型,《古诗十九首》中出现“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样的句子,两星被赋予人格形象。这两尊石雕至今仍完整保存在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的两座小庙中,当地人尊称为“石爷”和“石婆”。牛郎像高二百五十八厘米,左手抚腹,右手扪胸;织女像高二百二十八厘米,双手笼在袖中。两像造型稚拙憨厚,颇有几分卡通味道。

一千八百多年后,清朝的乾隆帝在北京西北郊营建清漪园,效仿汉武帝的旧典,将天然的瓮山泊改名为“昆明湖”,在湖上训练水军,并作诗云:“昆明汉池不期台。”昆明湖的东岸设立一尊铜牛,西岸布置一组《耕织图》石碑,分别代表牵牛星和织女星,同样也是上林苑昆明池石雕的变体,以此体现倡导男耕女织、重视农桑的含义。

(清漪园昆明湖东岸铜牛)

(清漪园昆明湖西岸《耕织图》石刻图像)

 

苑中还散布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水池,如初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西陂池、当路池、郎池、承露池、昆台池、太乙池、鹤池等等。其中积草池中有一株南越王赵佗所献的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上分三脉,共有四百六十二条枝杈,夜间灿然如灯,人称“烽火树”。

上林苑中的植物品种极为丰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天然植被,还有许多由人工培育而成。《上林赋》中对这些花木有生动描写,夸赞其红花翠叶漫山遍野,看上去无穷无尽。很多宫观都以某种植物来命名,主题鲜明。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记载远方群臣进贡各地特产的果树和名花达两千余种,移植于上林苑中,分别设鼎标识其名。此书作者曾经从上林令虞渊那里抄录一份所有花木的名单,可惜被邻居借阅后丢失,后来只能凭借回忆补录九十八种。其中光是梨树就有紫梨、青梨、芳梨、大谷梨、细叶梨、缥叶梨、金叶梨、瀚海梨、东王梨、紫条梨等十种,果实或大或小,各有特色;有一种西王母枣据说来自昆仓山,东郡都尉所献的蓬莱杏传说是仙人所食,峄阳都尉所献的栗子大如拳头,来自西城的葡萄、安石榴、胡桃在苑中栽种甚广,而来自南方的花木品种大多难以成活,往往需要设暖窖温室来养护过冬。

 

建章仙迹

清代绘《建章宫图》,引自《关中胜迹图志》

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未央宫柏梁台失火,有来自越地的巫师向武帝进言,说应该修造更大规模的宫室,以压制火灾。武帝考虑到长安城内的未央官等宫殿受城墙限制无法进一步拓展,便在长安城西城墙外新建一座建章宫,设架空的飞阁辇道跨越城墙和护城河,与城内的未央官连接起来,阁上安装类似屏风的花格网,名为“罘?”。

建章宫在上林苑诸宫中排名第一,外围宫墙周长三十里,东南部又设一圈内垣,将主要的宫殿和楼台包含在内,建筑密集,有“千门万户”之称。此宫建成后,成为西汉宫廷长期举行仪典、处理政务和日常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游赏的乐园,具有典型的离宫属性。

清代冷枚绘《十宫词图册 汉宫图》,故宫博物院藏

 《三辅黄图》详细记录了建章宫的格局。南侧宫墙设正门阊阖门,又名璧门,这是一座拥有三层屋檐的城门楼,共十二间,高达三十余丈,台阶用玉石砌筑,椽头用玉璧装饰,屋顶安设铜铸镀金凤凰,高五丈,可随风转动。门东设风阙,高二十五丈,也安有镀金的铜风,俗称“贞女楼”。门西为神明台,高五十丈,上建九室,象征九天,平时设置百名九天道人在此举行各种求仙活动,还在台上竖立巨大的铜铸仙人,上托承露盘,总高二十七丈,盘径七围(单人两臂合拢为一围),以接受上天所降的甘露----据说将甘露与玉屑混合服下,可以成仙。后来魏明帝曹睿曾经派人将这套承露盘运往洛阳,不幸中途断折,弃于霸城。清代宫廷画家冷枚《十宫词图册》第四幅《汉宫图》展现的正是建章宫的景象,图上便绘有那尊著名的仙人承露盘。

阊阖门与内垣正门圆阙门、二门??阙、前殿形成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圆阙门高二十五丈,上面同样安装铜凤凰;其西为别风阙,高五十丈;其东为井干楼,以粗大木料交错层叠而成,形似井上围栏,高度也达到五十丈,远望如百层仙楼。前殿是官中的核心建筑,建于高阔的台基之上,比未央宫前殿更高,用作正式的朝仪大殿。

阙原是一种特殊的构筑物,又名“象魏”,经常作为入口标志成对设立在宫殿、祠庙、陵寝的前面,类似后世的华表、牌坊,至今尚存的河南登封启母阙、太室阙、少室阙和四川雅安高顾墓阙都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石阙例证。建章宫的风阙、圆阙、??阙和别风阙都是两侧竖立高楼、形如双阙的宫门,主要采用木结构建造,与石阙形象有所不同。

 

回读库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