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浙江余姚罗江公社队员在深掘河道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夹炭黑陶骨,还有瓦片、骨头等。文化站的同志初步探察,认为这的确是年代很古老的文物,并且这里的地下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文物。省博物馆当即组织力量进行试掘,出土了一批乌黑古朴的陶片、斧痕累累的木构件、斑斑破碎的兽骨。种种迹象表明,这是浙江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后来,在1973年和1977年,考古工作人员对这个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遗址面积共计2630平方米。遗址由相互叠压又有内在联系的4个文化层组成。经考古专家鉴定,它们为距今约7000年的第一文化层到距今5000年的第四文化层。在发掘过程中,遗址中出现了一口带有井架的水井,可以据此判断出,这里很可能是古人类居住的村落。通过两次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遣骸等文物近7000件。

▲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

 

这个遗址因位于余姚市的河姆渡镇,而被命名为河姆渡遗址。该遗址的发掘出开启了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考古发掘探索,而后陆陆续续在长江流域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也以河姆渡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成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被确立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全景

1973年,河姆渡遗址开始大规模的全面发掘。当挖掘到地下大约3米深时,考古队员发现了类似于稻谷的炭化颗粒。随后,研究人员把这些炭化颗粒同人工栽培的稻谷、野生稻谷进行了对比,发现它的颗粒外形、大小都接近于现代栽培稻,每粒重量也远远超过了野生稻谷。经过专家鉴定,这些稻谷主要是籼型水稻,也有部分粳稻。这个发现让考古学家们激动不已。因为,这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首次发现人工栽培的籼稻。

在先后两次的大规模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发现,大多数探坑都有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秆、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脉络清晰、芒刺挺直,确凿无疑是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其中以籼稻为主,占到了60%以上。

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的农具,主要是骨耜,共发现有170多件,其中两件骨耜柄部还有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这表明,早在六七千年前,河姆渡人不但会种植水稻,而且已经摆脱了最原始的农业耕作方法,学会了用耒耜耕作,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农业种植阶段。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除稻谷和耒耜之外,河姆渡遗址发掘带来的较大震撼,便要数约7000年前建造的干栏式建筑了。在大量囤积稻谷的发掘地附近,队员们惊奇地发现了大量的木板、木桩,并且木板、木桩的两端都有榫卯的印记。同时与木板、木桩相伴出土的还有一些用芦苇编成的席子。考古人员按照榫卯结构重要组装了这些木板、木桩,又层层铺设了苇席。复原的结果令人吃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正是南方地区常见的干栏式建筑。

▲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的木桩

 

河姆渡遗址的这种建筑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是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之为干栏式建筑。

然而,一个无法解释的难题也摆在了世人面前:河姆渡文明为什么骤然消失了?根据发掘的各种遗迹,都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开始了原始的定居生活。但遗址中的四个文化层及其他迹象显示,到了大约5000年前,河姆渡文明突然终止了,这些拥有高度智慧的先民们神秘地消失了。众多的考古学家提出了种种猜测,但都无法给出有力的证据。

▲ 按比例复古的先民茅草屋

 

后来,一些考古学家从1998年的特大洪灾中得到启发,猜测是否是洪水灾害中断了河姆渡文明。于是,考古学家认真考察了河姆渡遗址地层的地理环境。遗址相关地层中的迹象显示,这里至少出现了两次时间很长的特大洪水。大概5000年前,最后一次洪水不仅冲垮了河姆渡人的家园,还有附近冲出了一条一百余米宽的河道。姚江改变了原来的河道,占领了新出现的河道,海水经常沿河道回溯,河姆渡人时刻遭受洪水的威胁,他们不得不离开家园寻找新的栖息地。

于是,河姆渡文明至此戛然而止。至于他们搬迁到何处以及河姆渡文明的延续文化等问题,就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探索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