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考古学家夏鼐在长江文物考古队会议上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为中国考古揭开了一页新的篇章。经碳14测定,该文明距今约4000-5300年。随着考古队工作人员的发掘,陆续有许多文物出土,如石犁、各种玉器、彩绘黑陶、“世界第一片丝绸”等。然而最让考古界震惊的,还要属良渚古城的发现,它或许会改变中国的断代历史。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它源于2006年一次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基建项目。当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挖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考古队员非常兴奋,继续深入挖掘,在4米多深的地方,铲头碰到了石块,换个地方再挖,在差不多深度的地方再次碰到了石块。随着泥土被逐渐挖去,一大片石块露出来。经局部解剖发现,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筑而成,宽60多米,深近4米。

▲ 良渚古城遗址

 

另外,考古队工作人员还发现这块土地的土质不同于良渚一带的灰黑色淤泥,而是黄土,这说明这块土地是人工夯筑而成,并且是从外面搬运过来的。在黄土下面,铺着一层比较圆滑的石块。经后来的挖掘证明,该地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墙,稻田下的那条沟渠是护城河。

之后,剩余的三面城墙依次被发现。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宽度达40-60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些,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

▲ 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东至东海,西北至江苏镇江、常州一带,甚至山东南部和山西南部都曾受到过它的影响。该古城面积290万平方米,与北京颐和园差不多。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的水平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良渚古城的发现,使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该从此改写---即把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夏改为良渚。

▲ 良渚古城---中华第一城

不仅仅是这座面积巨大的古城震惊了世界,良渚出土的玉器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提出了“玉器时代”一说。良渚古玉材料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按照纤维结构的差异,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玉料未受沁时为半透明的湖绿色,受沁后为“鸡骨白”,多见于琮、钺、三叉形器、冠状器等;第二类玉料未受沁时为不透明的暗绿色,受沁后五彩斑斓,多见于面积较大的璧。

▲ 良渚文化玉壁

 

良渚玉器讲究对称均衡,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它采用阴刻线为主,谈浮雕为辅的表现手法,并出现了圆雕、半圆雕、镂空等难度很大的手法。饰纹已学会采用“三层花”手法,即立体纹、地纹和装饰纹三位一体。第一层用阴刻线刻出云纹、直线、涡纹等图案为底纹,然后用浅浮雕的手法表现轮廓,最后再以阴刻线在凸面表现细部。为解决背面平面形象呆板的问题,设计者还匠心独运地采用两个侧面表现立体图形的方式,将原本单调、呆板的背面形象表现得面目狰狞、变幻莫测,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 镂空神灵动物面纹玉饰

 

1986年,一件玉琮出土于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该玉琮呈黄白色,有规则的暗黄色瑕斑,纹饰繁复精细。形为方柱体,内圆外方,高8.8厘米,孔径4.9厘米,重达6500克。上面有目前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同时还刻有极其繁密的纹样,线条纤细规整,有时1毫米中就刻有四条细纹,即使在现代出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可见良渚人工艺高超。

▲ 良渚玉琮

 

然而,良渚人所需的庞大的玉石来源又是哪里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良渚文化范围内都没有发现该时期的玉矿,于是有些考古学家认为良渚玉石原料是从盛产玉的辽宁或新疆转运过来的。然而,在史前社会,良渚人又如何从那么遥远的西北、东北地区跋山涉水地把玉料运到良渚文化所在的东南地区呢?

因此,也有人持相反的态度,认为在良渚文化的区域里,尤其是在良渚遗址群内的天目山余脉,一定存留着被人们遗忘了的古代玉石矿藏。1982年,在江苏省溧阳小梅岭发现透闪石软玉矿藏,经取样鉴定,此矿藏的软硬度在5.5-6度之间,玉石质地细腻,色泽呈白色和青绿色,透明度较好,呈蜡状光泽,与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这一发现令考古界为之兴奋,考古学家们普遍认为,良渚文化的玉石来源可以确定是就地取材,而非远地转运。

▲ 江苏省溧阳小梅岭遗址

▲ 梅岭玉

 

良渚文化究竟是如何消失的呢?对此,考古学家们进行了各种推测。其中,海侵论起来越多地被接受。在第四个千年尺度暖湿气候期(距今3200-3800年),地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沦入汪洋之中。这被称为鈡家堍海侵,正是这次海侵使良渚文化毁于一旦。如今,在大量良渚文化遗址的文化层上,普遍存在着一层厚约0.5米以上的黑色水相沉积物,这是长期处于浅海底和湖沼底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