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琢的玉器在龙山时代诸文化中常有发现,但是也以南方的良渚文化的产品最为突出。许多墓葬里放有数量可观的玉器,在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都有发现,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有江苏省吴县的草鞋山和张陵山、武进县寺墩和上海市青浦县的福泉山等处的发现,有的墓内尸骨上放置有数量超过20件甚至更多的各种玉器,有璧、琮、穿孔斧、镯,以及各式佩饰、坠饰和珠饰,其中最特色的是琮和璧。

▲吴县草鞋山出土的精致玉器

在寺墩3号墓中,那位年轻的男性死者身躯上几乎从头到脚都放置有各种玉器,内有璧24件和琮32件,质料属透闪石软玉,分别呈现出碧青、斑绿、乳白、红褐等色泽。最大的玉璧直径26.2厘米,中心有直径3.6厘米的圆孔。最高的玉琮达36.1厘米,分13节。玉琮均经精琢细磨,并细致抛光,饰有兽面纹样,显示出一双巨目和口鼻。

▲ 常州寺墩遗址出土的玉琮

那里出土的雕刻最精美的玉琮,出自第4号墓,玉色乳白而呈现翠绿及赭红斑纹,琮体分为两节,各节环绕四组兽面图案纹样,线条匀称精密,雕工极为细致。显示出远古的艺术家掌握了颇为熟练的雕玉技能。曾在一件玉璧上遗有石英等砂粒,推测这种硬度大于透闪石的石英粒,就是当时人们借以琢磨玉器的解玉砂。张陵山还出土了一件玉蝉,用阴线刻划出了蝉的头、身和翅,可以说它是年代最为古老的动物形象玉雕作品。

▲ 龙山文化玉蝉

发现于浙江省余杭的瑶山、反山、汇观山等遗址,墓葬是建造在原来的祭坛上或是工程浩大的坟山上。这些墓中身份高的死者,都随葬有数量众多的玉器,其中显示身份地位的标志物是玉钺,并在钺柄上下两端安装有玉冠饰和玉端饰,柄身上还嵌饰有众多小玉粒,挂饰琮式管和龙纹管等玉饰。

其中出土于反山12号墓的玉钺,在钺体弧刃上下两角各有线雕图像,上角是“神徽”,刻出的神人头戴饰有羽毛的冠,下跨骑一兽,巨目阔嘴,利爪前伏,似是猛虎;下角雕一只巨喙神鸟。这种制式细致的玉钺,正是军事权力的象征物,也是权威的象征。玉钺与多件礼天的玉琮伴同随葬,或许表明死者当时集军事首长与通天的巫师于一身,更表明其身份之显赫。

▲反山12号墓的良渚人兽纹玉钺

在这座反山12墓中,出土的玉器达647件之多,其中还包括被誉为“琮王”的大玉琮,高8.8厘米,中孔径17.1厘米,重3.5千克。可见当时随着社会财富分化和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上层人士对玉制品的占有和追求不断扩大,也极大地刺激了制玉工艺的发展,大量精致的玉器成为良渚文化的文化特征。

▲ 玉琮王上的神人兽面纹

此外,龙山时代的玉器在各地也多有发现,如钺、瑗、琮、臂环、管饰等,其中制工特别精致的如湖南澧县孙家岗出土的镂雕龙形和凤形玉佩,还有山东临朐朱封大墓出土的玉簪饰,镂雕精细,还嵌有绿松石珠。

▲ 凤形玉佩: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14号墓出土

陶寺遗址大墓中出土的彩绘陶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蟠伏着巨龙图案的陶盘。一件直径约37厘米的泥质褐陶大盘的内壁,精心地用红、黑两彩绘出一条盘曲的长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后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古老的中国文明的象征。陶寺陶盘上的图像,则是目前所知的时代最早的巨龙完整的形象。

▲ 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盘

陶盘所绘的巨龙,遍体覆盖着朱墨相间的大片鳞甲,蟠伏在深沉而墨黑的大地上,随时待机奋发腾飞。这一时刻终于盼到了,大地开始闪现出点点火光,越烧越旺,那是炼铜炉火的光焰。巨龙骤然舒展身躯,跃升腾飞,直冲天宇。那将意味着龙山时代的终结,古代中国正式跨过文明的门槛。

在中华大地上,人们何时开始点燃炼铜的炉火,至今还是未解之谜。但是目前所能知道年代最早的人工铜制品,是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铜片,是含锌25.6的黄铜,应是距今6100-5600年间的遗物。此后在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及齐家文化的遗址发掘中,也获得过一些小件的铜制品。而正是这些早期小件铜制品,预示着青铜文化已为期不远了。

▲中国最早的冶炼金属: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