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古本《竹书纪年》等史籍推算,夏朝应在公元前21-前16世纪。如果尧舜的时代存在,自然其下限当在公元前21世纪。仅有古籍中零散的传闻资料,尚难于勾画出尧舜时代的具体面貌。现今通过田野考古发掘的收获,却提供了一些极令人感兴趣的线索。
人们发现,有许多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的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测定,恰好与传说中尧舜的时代相近似,其中首先发现的是在山东半岛分布的龙山文化。考古学家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的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发掘,从而确认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存在着一个以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命名地:城子崖遗址
除了在山东分布的龙山文化以外,在中国的广阔的地区还分布着许多与它时代大致相同、社会发展阶段出相同的原始文化,考古学家对它们进行了分别命名。在黄河中游,开始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后来分别出现了河南龙山文化(或称后岗二期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以及与上述两类有区别的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存。
在山东省境内,又发现了稍晚于典型的龙山文化后岳石文化。在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分布着良渚文化。此外,在辽东半岛、河北省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省北部、湖南省北部和江西省北部等地,也发现了许多属于这一时代的古文化遗存。
▲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龙山文化黑陶杯,左侧是黑陶高柄杯,右侧是薄胎高柄陶杯
据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上面列举的文化的年代大体在公元26—前21世纪之间,这一时期就可以称为“龙山时代”。它刚好比传说中的夏朝早,而与尧舜时代相近似,看来随着对龙山时代考古研究的逐步深入,也许会揭示出古史传说中尧舜时代之谜的谜底。
龙山时代的生产水平和工艺技术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展。在居住条件方面,龙山时代开始用夯土筑房基,用土坯砌墙,并用石灰抹地面和墙壁。人们聚居的居住点不断扩大,原始的环壕聚落早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始修筑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堡。人们改进了饮用水的供应条件,学会了打井,不仅开凿了土井,而且出现了木质的井壁。河南省汤阴县白营发现的木结构水井深达11米,浙江省嘉善县新港发现的良渚文化木井筒是原生木段剖开、挖空后再用榫卯固定拼合而成。
▲ 良渚文化的水井
龙山时代工艺技术方面突出的表现,可以举出的例子有精致的黑陶器、细密的纺织品和精琢的玉器,甚至可能已萌发出最原始的文字,在丁公遗址的灰陶盆底上刻出的符号被称为“丁公陶文”。
▲丁公陶文:最原始的文字
龙山时代已经普遍使用陶轮制造陶器,因此器皿的形体匀称、厚薄均等等。特别是山东地区那具有特征的薄壁黑陶最为精美,发现的多为高柄杯,陶质细腻,表面漆黑发亮,壁厚仅有0.5-2毫米,最薄的只有0.3毫米的,类似禽蛋的薄壳,故此习称为“蛋壳陶”。
▲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
纺织品的进步,主要是南方良渚文化居民的成绩,以前仰韶文化的麻布每平方厘米的经纬线一般只有6x9至21x15根,而良渚文化中最细的麻布已是2x30根。不仅如此,还发现有密度达47x47的丝织物,说明中国养蚕制丝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古老的龙山时代。
▲ 良渚文化的麻布片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龙山时代精琢的玉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