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中国史(第三卷)

明朝

 

新旧杂陈的时代

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走出的乞儿朱元璋一举推翻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建立了我国古代社会最后一个汉族政权,开启了明朝 276 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从明太祖到思宗崇祯共 16 帝,明王朝是一个新旧杂陈的时代:一方面,传统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极成熟的阶段;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前历代的新因素,呈现出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新气象

明初各帝改革官制,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国家制度。洪武九年(1376 年),废除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 13 个承宣布政使司,另设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互不统属,分别接受中央相关部门的管辖。洪武十三年(1380 年),借处死左丞相胡帷庸,裁撤中书省,不设丞相,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太祖还将这一指施作为硬性制度规定下来,立下“祖训”:后世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明成祖时,选一些官员承担秘书、顾问工作,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秘书咨询机构,即内阁。有时人们将内阁中的大学士视为宰相。但他们并不能指挥行政系统,不可与前朝宰相同日而语。明太祖出身贫寒,体察百姓疾苦。他深知地方豪强横行乡里,欺负弱民百姓。针对富豪多聚族而居的特点,多次将他们迁往他乡,防止他们武断乡曲。同时整顿吏治,对于玩忽职守、盘剥百姓的贪官污吏处以重刑。

在军事方面,创立了以卫所为骨干的军事制度。大体上每 5600 人设立一卫,长官称为指挥使,下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 1120 人,下辖 10 个百户所。卫所军士另有户籍,称为军户,父子、兄弟世代从军。除非有皇帝特旨,不得脱籍。与卫所制度配套的是军屯制度。国家分配给每名屯军一份耕地,一般为 50 亩,同时配备农具、种子、牲畜等。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军政制度。

教育方面,设立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招收品官勋戚子弟为官生,民间俊秀及府州县学校生员为民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通过考试可以任官。在地方上设府、州、县学,生员人数最初规定府学 40 人,州学 30 人,县学 20 人,但后来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学生要想做官,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或被保送到国子监。科举考试三年举行一次,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在经济方面,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都有空前的发展。政府实行轻徭薄赋的赋役制度,明朝时耕地面积明显扩大,粮食及各种经济作物的的产量也大大提高。棉纺织、制瓷、矿冶、造船等手工业有了很大进步,商业和城市经济异常繁荣。明中期以后,江南一些手工业作坊,还出现了雇佣劳动、组织手工业工场的经营方式,被有些学者视为“资本主义萌芽”。

在这个大变迁的时代,明朝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主要指欧洲工业与航海技术的发展,向海外世弄进行殖民地扩张,环球航海路线的开通以及发现新大陆。中国实际上已经被卷入到全球历史变迁中来。但是明朝政府还沉浸在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对将要面临的大变局作出积极应对。

从明代社会自身来看,市场经济也得到空前繁荣的发展。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城市功能的转变。明以前,中国城市多以政治统治为主,并辅以军事防御。一地最大的城市必然是政府所在地。到了明朝,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原有的政治城市的工商业功能日益强大,重儒轻商的观念已经陈腐,工商皆本、义利并重成为时代风气。

另外,更重要的是大批手工商业市镇出现。这些市镇主要出现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如苏州府吴江县的盛泽镇、浙江嘉兴府秀水县的王江泾镇、湖州的南浔镇、昆山县安亭镇、嘉善县魏塘镇、崇德县石门镇。盛泽镇以丝织业生产若名,长江三角洲之外也有不少专业市镇,如以制瓷业闻名遐迩的景德镇,以铁器制造业著称的佛山镇等。

同时,与以上变化相应,社会阶层结构也有了变动:市民阶层的队伍日益壮大,市民文化十分活跃。其最突出的表现有三方面:白话小说创作和流行达到空前水平;各类戏曲普及;民间书籍印刷业繁荣。绘画、书法等也比前代更商业化,成为市镇居民的一种时尚。

在思想领域还出现了解放潮流,从“三言二拍”等世俗小说可以看出,人们张扬个性,重视现世享受,渴望功成名就。进步思想家对程朱理学标榜的贞洁、烈女等有违人性的道德观提出抗议,歌颂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

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历史变迁,很多学者比照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认为中国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将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多灾多难的历史命运,归咎于鸦片战争以前处于“长期停滞”的阶段。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就始于明朝,尤其是明人扼杀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这种“停滞论”是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中国社会停滞不前,只有西方势力进入才能推动中国发展,进而产生近代资本主义的主要观点也与西方的殖民扩张密切相关。

明朝版图

1368 年正月,朱元璋称皇帝后,立即着手消灭其他割据势力,南下消灭福建陈友定,北上攻破元大都,元朝灭亡。洪武十五年(1382 年),平定云南。洪武二十年(1387 年),降辽东。至此,除了蒙古高原及西北地区被元的残余势力占据外,明朝基本上继承了元朝的疆域。

在东北方面,与朝鲜李氏以鸭绿江为界。为了控制当地的女真各部族,明朝陆续设置了一批羁縻卫所。永乐七年(1409 年)设置奴儿干都司,管辖约 300 个羁紧卫、所,都司驻于黑龙江下游(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塔赫塔),辖境包括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后又扩大到库页岛。宣德十年(1435 年),撤销奴几干都司,下属的卫继续存在。但由于上一级建制的撤销,朝廷对这些卫所的控制天大削弱。

在北方,为了消灭元朝残余势力,明军多次发动进攻,使边界向北推进不少,先后设置了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兴和所等军事驻屯机构。洪武二十年(1387 年)设大宁都司,治所在大宁卫,辖境北至今西辽河、西拉木伦河、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干诺尔一线。洪武初年国力强盛时,明朝曾取得了元朝在西北的全部疆域,远至今新疆东部的哈密和青海柴达木盆地。但后来由于瓦刺和吐蕃的侵扰,明朝被迫退守嘉峪关。

永乐四年(1406 年),明军攻入安南(今越南),兵锋直指日南州,将其划入直属版图。次年设置安南布政使司,下设 15 府,分辖 36 州 200 余县。后由于当地百姓的强烈反抗,宣德二年(1427 年)被迫撤兵弃守,安南恢复独立,一直到近代。洪武四年(1381 年),明王朝将川、贵、云三省统一于版图内,并设置六个宣慰司,边界推至细甸中部、老挝中部、泰国北部。

 

 

 

在今西藏地区,明朝设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在青海和川西地区设置朵甘都指挥使司,并在拉达克地区(今克什米尔)设俄力思军民元帅府,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命。另外,还继承了元代西藏政教合一体制,尊迦举派及其他教派国师为五法王,各有分地,法王为最高僧侣,遵奉中央敕命。法王以下各级僧官也必须由朝廷任免,袭职、升迁由朝廷决定。疆界与元朝基本相同。

在地方行政建制上,明初仍沿用元朝的行省制,但后来朱元璋为了削弱地方势力,洪武九年(1376 年)废除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当时全境有直隶(中央直辖区)一,布政使司十二(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省):浙江治杭州府、江西治南昌府、福建治福州府、湖广治武昌府、山东治济南府、山西治太原府、北平治北平府、河南治开封府、陕西治西安府、广东治广州府、广西治桂林府、四川治成都府。

另外,蒙古族察合合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其中东察合台汗居别失八里,后迁至亦力把里(今新疆伊宁市),明朝以都城名称其国。元朝灭亡后,元帝逃到和林,仍用元朝称号,史称北元。至建文帝四年(1402 年),去国号称鞑靼。永乐初年,蒙古族另一部瓦刺分裂为三---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瓦刺、鞑靼的范围大致为今内蒙古中部和西部、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南麓和西伯利亚南部一带。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败坏,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各类民众暴动频发。而曾经势单力微的女真各部正悄然崛起,逐渐统一了东北地区,建立后金政权,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并最终入主中原,取代了朱氏家族的大明王朝。

 

 

中外史海对照:

                 

13 世纪蒙古帝国兴起以后,大批的突厥穆斯林被迫迁往小亚细亚。他们逐渐形成了很多埃米尔国,作为塞尔柱突厥人罗姆苏丹国的藩属。从奥斯曼(1290-1326 年在位)成为首领时,奥斯曼人日益强大,他们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扩张领土。不但建立了独立的国家,还占领了小亚细亚西北部地区。到了穆拉德一世(1359-1389 年在位)在位时,奥斯曼人开始挥师向东南欧挺进。1361 年,攻占亚得里亚堡,打开了入侵东南欧的大门。

1371 年,在马里扎河畔的塞尔诺文击败巴尔干半岛的主要军事力量塞尔维亚人,从此巴尔干诸国向穆拉德一世俯首称臣。1389 年巴尔干诸国组成联军反抗,但在科索沃一战中惨败。巴尔干诸国丧失了独立的命运,为奥斯曼人统治东南欧地区奠定了基础。1396 年,巴耶齐德率领奥斯曼军队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大败欧洲基督教诸国组成的十字军,完成了对巴尔干半岛的征服。

此后,奥斯曼又吞并了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最后一个据点菲拉德尔非亚以及哈米德、艾登、萨鲁罕、门特舍特克、卡拉曼、伊斯芬迪耶尔等艾米尔国。从亚得里亚海和匈牙利平原到幼发拉底河的广大地区都已成为奥斯曼人的领士。15 世纪初,奥斯曼人虽曾败于帖木儿帝国,导致巴耶齐德被杀,内战不断,但穆罕默德(1413-1421 年在位)即位后,结束了政治分裂,恢复了奥斯曼国家的统一。

穆拉德二世(1421-1451 年在位)在位期间,再次在科索沃平原取得胜利,巩固了奥斯曼人在东南欧的统治地位。继位者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 年在位)将占领目标锁定在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经过周密的战前准备,终于在 1453 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历时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灭亡。君土坦丁堡改称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国家的首都。

而在西欧地区,最重要的莫过于英法百年战争。由于王位继承问题、领土争端以及对佛兰德尔的争夺,英法两国关系日益恶化,终于在 1337 年相互宣战。到了 14 世纪后期,法国国王?理五世励精图治,国力渐强,不断袭击英军。1380 年几乎收复全部失地,英国则因连年战争的损耗,国力衰弱,连连败退。

但?理六世继承王位时年仅 12 岁,长大后患精神疾病,无力控制国内政局,大贵族趁机争权夺利,国势渐弱。15 世纪 20 年代,法国陷入支离破碎的危局。1429 年,英军趁机攻打卢瓦河上的重镇奥尔良,法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此时,出生在法东北部香槟与洛林交界处村落的牧羊女贞德声称她是上帝派来拯救法兰西的,前往什农面见太子查理,请求率军解救奥尔良。

1429 年 4 月,贞德率军攻入奥尔良,经过一场鏖战,终于击退英军,解奥尔良之围。后来,贞德劝说太子查理加冕为王,即?理七世,自己继续与英军作战。后不幸成为英军的俘虏,但?理七世和法国贵族不愿赎救她。1431 年,贞德被英国人组织的宗教法庭判为女巫,烧死在鲁昂。不过,贞德虽然牺牲,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却不断增强,再加上英国内乱,此后的战争中法军连战连捷,英军节节败退。1453 年,持续百年之久的英法战争终于结束。英国除在法保留加来一港外,撤出全部法国领土。法国于 15 世纪末结束了内部纷争,完成了国家统一。

明北京城

城市图说:

明成祖时决定从南京迁都北京,命人重新营造,永乐十八年(1420 年)基本竣工。紫禁城在元大内的废墟上重建,位置稍向南移,四周建有角楼,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外朝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是皇帝处理政务的所在,另有内廷后三殿----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是皇帝及后妃的寝宫。北部、西部是皇室宫苑。北部有万岁山,俗称“煤山”,西部有太液池、万寿山、仪天殿等,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皇城外围是京城,又称“大城”,有九城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止蒙古骑兵的侵扰,又建外城。计划要包围大城四周,但因财力不济而只完成环抱南郊的一面,使北京城形成特有的“凸”字形轮廓。从外城正门永定门向北,有一条笔直的大道,直达正阳门,连接中心御道向北穿过皇城的承天门和紫禁城、万岁山的中心,终于大城北部的钟楼、鼓楼,形成一道贯穿全城的中轴线。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于 1352 年投奔了郭子兴起义军,并屡立军功,出任左副元帅。1356 年三月,朱元璋攻下集庆路(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府。此后,他以应天为根据地,相继攻取了镇江、金坛等地;又占领了婺州(今浙江金华)、诸暨、衢州和处州(今浙江丽水),与元末割据势力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陈友定形成并立之势。鄱阳湖大战,朱元璋大败势力最强的陈友谅。1364 年正月,他自立为吴王,设置百官,建中书省。

1367 年十二月,朱元璋即皇帝位。次年正月改元洪武,以应天为京师,建立明王朝。此后,25 万明军由淮入河,企图北定中原。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次年五月,直抵汴梁。七月初二,徐达进取彰德(今河南安阳)、磁州、邯郸。十?日,诸将会于临清。二十日,明军攻克长芦、清州(今河北青县)。二十三日,徐达抵天津,元大都危在旦タ。七月ニ十八日元顺帝率众人北逃上都。八月初二,徐达入大都,元朝灭亡。此后,统一战役继续,至 1387 年,全国统一。

明中央集权示意图

加强中央集权丞相制度被废

明朝初年,中央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太祖朱元璋嫌丞相权力过大,于洪武十年(1377 年),设通政使司作为自己的“喉舌之司”,长官通政使专门负责奏章的出纳与封驳,稍稍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力。洪武十三年(1380 年),他又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处死了左丞相胡惟庸,撤除了中书省,把相权分给六部。洪武二十八年(1395 年)更是明确宣布,以后的嗣君都不许再设置丞相。大臣胆敢上奏请求的,一律处以重刑。就这样,秦汉以来沿用 1000 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皇帝更是大权独揽。

锦衣卫与东、西厂

    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设立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的首领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缉捕”。“靖难之役”后,朱棣因宦官们为其立下了汗马功劳,便忘了祖训,给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等军政大权,开启了宦官擅权的罪恶之门。

为了清除建文帝的党羽,于永乐十八年(1420 年)设立东厂,由亲信太监掌管,专门“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它和侍卫亲军、锦衣卫一样,直接受皇帝领导,不用经过司法机关就可以随意缉拿官民,大大助长了阉宦的嚣张气焰。成化十三年(1477 年),宪宗皇帝又设立私人侦缉机构西厂,由太监汪直总揽大权。西厂特务横行霸道,权势熏天,从京城到地方都是他们的爪牙,极尽诬陷、栽赃之能事,陷害忠良,无恶不作,即使王府也不能幸免。特别是汪直统领西厂的六年,冤死无数,权势压倒锦衣卫。武宗正德年间,权阉刘瑾又设立内行厂,其为非作歹更在东、西厂之上。

风云人物

                朱元璋像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幼名重八,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的开国皇帝,即明太祖,1368-1398 年在位。出身贫寒,少时在皇觉寺出家。元至正十二年(1352 年)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1356年,攻下集庆,实行屯田,壮大势力。此后相继击败陈友谅,杀害韩林儿,消灭张士诚,出师北上。1368 年定都南京,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推翻了元朝统治,逐渐统一了全国。

 

                         张居正像

张居正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荆州)人。嘉靖进士,隆庆元年(1567 年)入阁。穆宗死后,他与宦官冯保合谋打败政敌高拱,代为首辅。神宗年幼,主持国政达 10 年之久。当时,明王朝的统治陷入严重危机。他为了重振朝纲,进行改革。万历六年(1578 年)下令清丈上地,清?大地主隐瞒的庄田。后推行一条鞭法,把各项税役合并为一,按亩征银。

 

                                  海瑞像

海瑞:

海瑞(1514-1587),字汝贤,自号刚峰,回族,琼山(今海口)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以建议扑灭黎族起义的《平黎策》中举。曾任南平教谕、浙江淳安知县、户部主事。因明世宗迷信道教,他上书劝谏,锒铛入狱,世宗死后被释。隆庆三年(1569 年)任应天巡抚,主持疏浚吴淞江,以工代赈,消弭了流民暴动。后又因反对大官僚地主兼并土地而被解职。万历十三年(1585 年)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金都御史。他为官清廉、洁身自爱、直言敢谏,死后谥号忠介。有《海刚峰集》。

 

             郑和下西洋雕像

郑和:

郑和(1371-1433) 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原名马三保,回族,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1405 年 7 月 11 日开始,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从太仓出发,出使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一生七次下西洋,于 1433 年返航途中逝世,葬于印度西海岸城市古里。

 

                                 明 游文辉《利玛窦像》

利玛窦:

利玛窦(1552-1610),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明神宗万历十?年(1583 年)来到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著译有《几何原本》(与徐光启合译)《天文实义》等。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左至右: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

罗贯中(约 1330 一约 1400 年),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施耐庵(1296-1371),元末明初人,原名施彦端,《水浒传》作者。大明(南直隶)扬州府兴化白驹场施家桥(今江苏泰州兴化施家桥)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

吴承恩(约 1500 一约 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作者。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人。吴承恩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佚。

风云变幻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示意图

建文元年(139 年),燕王朱棣以清君恻,诛杀齐泰和黄子澄为名,起兵“靖难”。建文帝命耿炳文率师 30 万北讨。燕军连占莫州、雄县,并在真定城下击败耿炳文,耿炳文逃入真定城中,坚守不出。朱棣回北平。建文帝改命李景隆为大将年。朱棣前往大宁联络宁王,李景隆乘虚围攻北平城,不能攻下。燕王自大宁回师来救,内外夹击,大败李景隆。次年,李景隆再集大兵攻北平。双方在白沟河激战,燕军先败后胜,李景隆溃逃至济南。燕军围攻济南,不能克,被迫撤围回师。建文帝又以盛庸代替李景隆。盛庸在东昌大败燕军,包围朱棣。但因未能接应,朱棣突出重围,逃回北平。建文四年(1402 年),燕军入山东,绕过济南,进抵淮北,但被徐辉祖击败。建文帝调徐辉祖回保南京,燕军趁机反攻,破灵壁,直趋扬州,自瓜州渡江,进抵京师金川门,李景隆和谷王朱?开门迎降。建文帝自焚而亡(一说出逃为僧)。朱?进入南京,即皇帝位。至此,明初围绕皇权斗争的“靖难之役”结束。

 

 

今北京故宫鸟瞰图:

迁都北京:

       明·蒯祥《北京紫禁城设计图》

“靖难之役”后,已经夺得大位的明成祖并不敢安枕高卧。当初,为了抵御蒙元残余势力的侵扰,除了北平的燕王朱棣外,尚有五王:谷王在宣府,宁王在大宁,辽王在广宁,韩王在开原,沈王在沈阳。他唯恐强藩在边,尾大不掉,威胁皇位,便把五王全部迁至内地。但这么一来,边防空虚又成为大隐忧。再加上他又偏爱北平这块“龙兴之地”,于是将北平由地方政府升为国都之一,称为北京,相应提高有关行政机构的政治规格,先后设立北京行部、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国子监。并将江浙富户移民北京,充实人口,开通漕运,营建北京城。

在都城营建期间,明成祖还多次巡驾北京,在这里处理政事,每次停留都超过一年。永乐十八年(1420 年),即将竣工的北京宫殿,虽依南京仿建,但“高敞壮丽过之”。次年正月初一,北京正式成为京师,开启了北京城近 500 年的明清都城史。

 

土木堡之战:

正统十四年(1449 年),瓦刺太师也先与脱脱不花统率大军兵分四路入侵明朝。西路军进攻甘州;东路军由脱脱不花率领,攻掠辽东;中路军分两路南下,七月,一路进攻宣府,另一路由也先率领,进逼大同。明大同守军迎战失利,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太监王振专权,怂恿英宗带 50 万大军仓促亲征。英宗刚到大同,就听到大同守将在阳和全军覆没的消息。再加上连日风雨,人心惶惶,被迫退军。八月十三日,撤至距怀来 20 里的土木堡,因王振主张等候辎重而延误了进入怀来城的时间。十四日,瓦刺军追及明军,占领水源。明军不得饮水,军心涣散。十五日,也先诈和,英宗下令军士移营饮水,队伍纷乱。瓦剌军乘势四面围攻,明军争先逃窜,死伤数 10 万,文武大臣 50 余人丧命,英宗被俘。明朝廷陷入危机,被迫另立皇弟朱祁钰为帝。

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

土木堡之战后,瓦刺军挟英宗继续深入明境。正统十四年(1449 年)十月,扑向北京。景泰帝宣布京师戒严,命于谦部署防守。于谦令 22 万明军驻屯京师九门外,严阵以待。瓦剌军攻破白羊口、紫荆关,进至北京城下,进攻德胜门,明军佯退,瓦刺万余骑追来,遭明军神机火炮、火铳袭击,大败。瓦刺军转攻西直门,增兵合围,孙镗退至城边,城上明军发炮轰击瓦刺军,明军别部也赶来支援,瓦刺军三面受敌,被迫撤退。后又改攻彰义门,武兴等人率军迎敌,武兴中流矢死,瓦刺军趁势反击,攻至土城,明军王?、毛福寿来援,瓦剌军撤退。另外,进攻居庸关的 5 万军队也被明守将罗通阻挡于关外。也先见状拔寨撤走,挟英宗由紫荆关北退。明军追击,在霸州、固安两败瓦刺军。不久,瓦刺军全部撤至塞外,京师解严,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明长城

       明代长城最西端嘉峪关

元朝虽然灭亡,但蒙古族的势力仍十分强大,经常袭扰北部边疆,甚至威胁京城,朝廷十分头疼,采取了很多防御措施,修筑长城即是其一。在东起辽东虎山、西至肃州嘉峪关一线,不断修缮,还设置了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陕西、甘肃九重镇,重兵防守,称为“九边”。成化(1465-1487 年)年间,修筑了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西北)、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西)偏西的一段长达 1700 余里的长城。嘉靖(1522-1566 年)以后,在大同、宣府至蓟东又修筑偏东一段长城。明代长城至今仍大量保存,享誉世界。

 

 

戚继光抗倭图

戚继光抗倭

14 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为“倭寇”。明初开始,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在倭寇长期为患之时,明朝军队中涌现了抗倭名将戚继光。他治军有方,率领的军队被誉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1561 年),倭寇焚掠浙东,戚继光率军在台州大败倭寇,并扫平浙东倭患。次年他率军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今宁德东北)的老巢。嘉靖四十二年(1563 年),戚继光再援福建,与刘显、俞大猷分三路进攻平海卫(今莆田东南)。次年春,相继败倭于仙游域下,福建倭患遂平。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又与俞大猷会师,歼灭广东的倭寇。至此,东南沿海倭患完全解除。

 

萨尔浒之战:

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后金努尔哈赤正式与明朝决裂,严重威胁到明辽东地区。次年,明神宗起用杨镐,调集军队 8 万余人,分四道进兵,固剿金军,并调叶赫部与朝鲜军协同作战。北路由马林领兵 15 万进攻,西路由杜松领兵 3 万进攻,南路由李如柏领兵 2.5 万进攻,刘?领兵 1 万和朝鲜军 1 万,攻打金后方。努尔哈赤见状,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明军杜松欲立首功,以 1 万人先渡浑河攻打界凡,2 万人屯驻在抚顺以东的萨尔浒山。金军以两旗兵力救界凡,六旗兵力进攻萨尔浒山。明军大败,杜松战死。金军随即调转兵锋,大败马林军。杨镐闻讯,急命李如柏、刘?两路退兵。李如柏迅速退出战场,但刘?已深入敌境,撤退不及,与金军在阿布达里岗激战,刘?阵亡。至此,四路明军三路惨败。萨尔浒之战是后金建国后与明朝的第一次大战,经此一战,后金国势更加巩固。

 

        元灭南宋示意图

明末农民起义:

崇祯元年(1628年),高迎祥在陕西安塞起义,号称闯王。崇祯九年(1636 年),高迎祥在黑水峪之战中牺牲,李自成继称闯王。崇祯十四年(1641 年)李自成军攻占洛阳,捕杀福王朱常洵。二月,另一支义军张献忠部夺取襄阳,军威大振。八月,张献忠在信阳战败,投奔李自成,不容。张献忠愤而离去,向南方谋求发展。崇祯十六年(1643 年),李自成在襄阳建号称王,击败明孙传庭部,占领西安。次年春节,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进而,包围北京,崇祯帝自杀,明亡。李自成招降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失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农民军连战连败,1645 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牺牲。大顺军余部由李自成侄李锦等人统领,继续抗清。1644 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年号大顺。两年后,在西充凤凰山突遇清兵,中箭而死。

杂文趣事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

方孝孺被灭十族

方孝孺自幼聪慧,喜好读书,被人称为“读书种子”。修太祖实录及类要皆为总裁,为文学博士。可是,“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帝被迫自焚(其中一说),方孝孺也被打入监狱。朱棣在北平时,姚广孝就力保方孝孺:“城破之日不要杀了方孝孺。不然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也觉得他是个人才,便答应了。

    方孝孺墓前碑

登基后,请方孝孺起草诏书,方孝孺悲声痛哭。成祖劝慰他说:“先生别难受了,我本来也是打算效法周公辅成王的,可惜成王自焚死了。”方孝孺气愤地说:“那怎么不再立成王的儿子?”成祖推辞:“国家要有个年长的君主呀!”方孝孺咄咄逼人,再次质问他:“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成祖又气又无言以对,只好说:“这是我们的家事,你就别管了。”命人给他拿来纸笔,客气地说:“诏告天下的圣旨,除了先生您没人能起草呀!”方孝孺狠狠地把笔扔在地上。一边哭一边骂:“要杀就杀,我反正不会给你起草什么诏书!”成祖强忍的怒火终于按耐不住了,立即命人将其凌迟处死。方孝孺慷慨就义,他的宗族来友被牵连致死的有好几百人,还有不少学生主动以身相殉。所以后世说方孝孺被灭十族。

 

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 :

          朱?樘

明孝宗朱?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即位后他努力扭转先宗时朝政腐败状况,勤于政事,励精图冶,使明朝中兴并为盛世打下坚实基础。弘治十八年(1506 年),明孝宗因偶染风寒,误服药物,鼻血不止而死,享年 36 岁。然而他的历史功绩却难以掩盖他作为皇帝的“惊人之举”,即只有一个老婆。

孝宗自幼经历坎坷,九死一生。所以即位后廉洁而贤明,尤其是在私生活方面,终其一世身边只有张皇后一人,再无一个嫔妃。孝宗和张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姝的纪录,也算是朱?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

文学与教育

北京国子监:

          

学校教育:

国子学、府(州)县学和村镇的民间社学构成了明代而上布下的教育体系。元朝至正二十五年(1365 年)时,朱元璋据有集庆路(今南京),就将其路学改造成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82 年),又改为国子监。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南京、北京都设国子监,分别称为南监、北监,是当时的最高学府,设有祭酒、司业、博士、助教、学正等学官。府学教官有教授,州学有学正,县学有教谕。在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为监生,有官生、民生之分。前者是品官子弟、土司子弟和国外的留学生;后者是地方推举的民间俊秀。他们学习的课程主要有《大诰》《大明律》、四书、五经和刘向的《说苑》等。在洪武年间,监生结业后可以直接做官,有时还可以衔命出使,如巡行府县、稽查百司案牍、督修水利等。

 

繁盛的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清刻朱墨配套印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 500 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司马懿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发挥,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

 

《水浒传》:

         《水浒传》书影(清纬文堂刻本)

《水浒传》简称《水浒》,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于元末明初,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 108 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由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西游记》书影(清光绪甲申扫叶山房校刻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神奇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以唐贞观年间前去天竺取经的僧人玄奘为原型。南宋、元代时已经出现了一些以玄奘取经为题材的神魔故事、话本和戏曲,这部书是吴承恩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加工完成的。书中人物形象十分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后来被改编为许多艺术形式,其中 1982-1988 年由杨洁导演,六小龄童、迟重瑞、徐少华、汪粤、马德华、闫怀礼等人出演的电视剧《西游记》成为荧屏上无法超越的经典,成功再现了原书的风采。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书影与湖北蕲春李时珍纪念馆

李时珍出身于医学世家,自幼便博览医学典籍,一心只求治病救人、悬壶济世。自南朝到明,积累了 1500 多种本草品类,李时珍有感于其驳杂难辨,搜求书籍 800 余种,删繁补缺,辨疑正误,用 30 多年,三易其稿,完成了《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 52 卷,以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 16 部为纲。部下设类,共 62 类,每种药物都依次介绍其出产、形状、气味、主治,并附有相关药方。其中由李时珍增加的药物多达 300 余种、处方 8000 余个。《本草纲目》既是一部药典,也是一部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著作,后被译成日文、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泽被天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但多以号称。右为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流记》书影(清光绪七年瘦影山房木活字本

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年轻时便立志游遍名山大川。从万历三十五年(1607 年)21 岁出游太湖起,到崇祯六年(1633 年),他游历了山东的孔林、泰山,浙江的天台山、雁荡山,南直隶的白岳、黄山,福建的武夷山、九鲤湖,河南的嵩山,陕西的华山,湖广的太和山,广东的罗浮山,北直隶的盘山,山西的五台山和恒山等。崇祯九年(1636 年)后,他又考察了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岩溶地貌。《徐霞客游记》是他 30 多年游历的考察日记。因是临终前托他人整理,后又遭清初战乱,未能及时刊刻,部分内容散失,到乾隆年间才有刊本问世。书中关于岩溶地貌的记录为世界最早。此外,他还记载了途经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市镇、交通的情况,并第一次提出金沙江而非岷江是长江之源的说法。

改革与开放

张居正改革与一条鞭法:

          湖北荆州张居正故居

到了隆庆、万历年间,大明江山已经如同“将圮而未圯”的大厦,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张居正取代高拱出任内阁首辅后决定锐意革新,对它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大手术。1573 年,张居正开始着手改革。他强调加强考核、裁汰冗官,平定边境叛乱,加强防备,还起用潘季驯治理黄、淮二河。其中,为了扭转财政危机,整顿赋役制度成为重中之重。他清?全国土地,推行了著名的“一条鞭法”。

这一制度规定,赋和役合并在一起征收。田赋中除了官府需要征收的米、麦等实物,其余实物都折银征收。所有名目的徭役也都折成银两,官府再用这些钱雇人承担。并且徭役从过去的由人丁负担改为按人丁和田粮两项滩派。这一方法简化了赋税的征收手续,减轻了人丁的负担,使社会各阶层的负担相对公平。而且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总体来说,明王朝已是积重难返,张居正的改革又得罪了既得利益者。最后,张居正不但落得个劳累而死、家产抄没的悲凉下场,许多改革措施的成效也如闪电一般消失在明朝灰暗的天空中。

 

南洋华侨:

         华侨聚集点

元末明初,或因战乱频仍,或因赋役繁重,闽、广等沿海地区的百姓生活无着,被迫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到南洋(今东南亚一带)谋生。明初,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就居住着千余名闽、粤人。爪哇的杜板、新村、苏鲁马益和美洛居、文莱、吕宋等地也都有中国人居住。

到了明朝后期,南洋各地华侨已达 10 万人以上。在南洋的华侨或开采矿产,或种植甘蔗,或经营椒园,或垦荒种田,更或经营商业。华侨商人们从国内运去陶瓷、铁器、铜器、丝丝、绫罗等特产,运回南洋的胡椒、谷米、药材、棉花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了美丽的家园,也促进了南洋的经济开发和明朝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往来。

 

郑和航海路线图:

郑和下西洋:

         郑和宝船

从永乐三年(1405 年)到宣德八年(1433 年),三宝太监郑和受成祖派遣,前后七次下西洋,历时 29 年。他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跨越亚、非二洲,到达过占城、真腊、暹罗、满刺加、彭亨、苏门答腊、旧港、爪哇、榜葛刺、古里、柯枝、琐里、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忽鲁谟斯、佐法儿、阿丹、木骨都束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向它们进行了友好访问。

郑和的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丝绸、金银等特产,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异宝。郑和下西洋给亚、非各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亚、非许多国家纷纷派遣使节来中国进行朝贡、贸易,有些国家至今保留着当时的古迹,见证着当年的国际友谊。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遵循着“厚往薄来”的原则,最终因耗资惊人,遭朝廷反对而结束。可以说这一壮举谱写了我国航海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利玛窦传教:

中国在唐朝时曾一度流行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景教),但是明朝建立以后,中国基本上已没有基督徒。利玛窦可以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创者之一。他成功地在北京觐见皇帝,而且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声誉和关系,开启了日后其他传教士进入中国之门,而且也开创了日后多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方式: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基督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

利玛窦对中国传统的习俗保持宽容的态度。他容许中国的教徒继续传统的祭天、祭祖、敬孔。据他的了解,这些只属尊敬祖先的仪式,只要不掺入祈求、崇拜等迷信成分,本质上并没有违反天主教教义。利玛窦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明代末帝崇祯的皇后在清军入关时曾写信准备皈依天主教并请求教皇支援(此信尚保存在梵蒂冈)。

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

铜鎏金双身金刚持

青铜魁星

五彩云龙花鸟纹花觚

金铜老子像


干漆度母像


吉祥天母唐卡


黑漆嵌螺钿八仙祝寿图长方盘


陆子刚青玉合卺杯


玉兽面纹双兽卫簋式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