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护卫舰现状及展望

 

自新中国海军成立以来,护卫舰一直是各时期发展的重点。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苏联提供配件组装的01型护卫舰到首次自行建造的65型护卫舰,中国填补了火炮护卫舰研制的空白。到20世纪70年代053型导弹护卫舰投入研制,并在很短时间内建造了多达48艘。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这段时间内,053型护卫舰一直是中国海军水面作战力量的绝对主力。

然而,早期的053H型、H1型护卫舰除了装备有4枚“上游”反舰导弹外,其他方面与国外60年代建造的火炮巡逻艇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即使80年代中后期陆续出现的053H2/H2G/H3/H1G等改进型,整体技术和作战能力也只相当于国外70年代中期轻型护卫舰的水平,只具备了基本的中程对海打击能力、近程防空能力以及有限的区域反潜能力。

053H3型护卫舰首舰(嘉兴舰)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中国海军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了第三代护卫舰的研制,即20世纪初开始建造的054型护卫舰。截止到2020年末,054型护卫舰完成了2个批次30艘的建造工作,极大地改善了中国海军缺乏高性能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局面。

054A型护卫舰的吨位由第二代053型的2000多吨增加到4000吨以上,全面提升了中远海航行能力和物资装载能力,从而使中国海军拥有了可能大批投入中远海部署的水面作战舰艇。在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方面,054A型护卫舰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了全套防空、反舰、反潜作战装备,在世界同吨位护卫舰中也是一种技术全面、性能先进的佼佼者。

临沂号护卫舰 054A型护卫舰

054A型护卫舰更加侧重中程防空和区域反潜能力,其32单元垂直发射装置用于射程40千米左右的“红旗”16舰空导弹和射程20千米左右的“鱼”8反潜导弹(也称为火箭助飞鱼雷),根据作战任务的类型和强度不同可以灵活确定两型导弹武器的数量。

在054A护卫舰上发射红旗16中程舰空导弹场景

作为中国海军第1款实现批量建造并侧重反潜作战的护卫舰,054A型在配备了反潜鱼雷后极大地扩展了对潜作战范围,舰上的其他反潜和探测系统的配置也更为完善,像轻型反潜鱼雷、主动舰壳声呐、拖曳线列阵声呐、反潜直升机等一应俱全。单就反潜系统的种类和性能来看,054A已经与国外专用反潜驱护舰不相上下。

054A主要使用了与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类似的机扫雷达火控系统,在4部末端照射雷达的支持下可同时拦截4个不同方向的空中目标。入编航母编队更能体现出054A型护卫舰“成本控制”的因素,因为作为一型对反潜作战有较高要求的水面舰艇,动力装置的技术水平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反潜作战的能力。
虽然054A型护卫舰的建造总量已经达到30艘,但对于广阔的中国近海区域仍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海军选择了一种吨位更小、建造成本更低的轻型护卫舰方案来弥补近海防御力量的不足,这就是比054A型护卫舰晚了近6年才开始建造的056型护卫舰。

056轻型护卫舰(上饶号)

相对于4000吨级的054A型护卫舰,056轻型护卫舰只有1300吨左右,但其主要任务却覆盖了近海范围内诸如巡逻、反舰、反潜及辅助防空作战等多个领域。056型护卫舰在有限的空间内装备了76毫米舰炮、“鹰击”83反舰导弹、30毫米副炮、轻型反潜鱼雷、舰壳声呐/拖曳线列阵声呐以及直升机起降平台等先进武器,在种类和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一些2000到3000吨级的中型护卫舰相差无几。

056型护卫舰和054A型远洋护卫舰同框

056型护卫舰的建造成本更低。一般认为,建造1艘054A型护卫舰的费用可以建造3艘056型护卫舰,而在执行近海防御任务时,3艘056型在海域控制范围、部署灵活性以及火力强度方面却有着明显优势。特别是后批次建造的056A型进一步强化了反潜能力,装备了中程反潜导弹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主/被动拖曳声呐系统,反潜能力已经与一线主力驱护舰处于同一水平。

显然,这一型号就是为了对抗近海范围内大量现代化潜艇对中国海军的巨大威胁,以便将部分054A型护卫舰的作战重心由近海转向远海。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056型护卫舰的建造数量非常庞大,从2011年首舰开工算起,短短10年间已经建造了70多艘(已全部服役),其中大部分为反潜加强型,即056A。

056型护卫舰与辽宁号航母大小比较

海军下一代护卫舰054B型的建造可能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从技术发展和海军作战需求方面考虑,2025年前后将是054B型护卫舰发展的重要节点,2030年前后至少可以向海军交付2-3艘 ,在2030年之前组建1-2支由054B型护卫舰和055型驱逐舰组成的海军“黄金”护航力量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与美国海军正在建造的与054B类似的新一代“星座”级护卫舰相比,054B型舰除了在吨位方面有所不及外,在整体技术上应该并不落后,而且在动力、攻击力、探测能力等方面还会保持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