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

光周期性使树叶的颜色在夏季生长季结束时发生变化。随着白昼缩短,日照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微乎其微。于是,落叶树开始关闭一片片“树叶太阳能电池板”,为冬天做准备。这些树木知道何时该这么做,因为它们也在观测白天的长度:如果不采取行动,叶片细胞内的水分就会被冻结,树叶就会纷纷凋落。因此,控制好了这一过程,树木就可以保存重要的能量。

秋色笼罩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克雷斯特德比特山



在夏秋过渡时期,叶绿素开始分解。叶绿素减少后,叶片中的其他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就会占据上风。正是这些色素将树叶“染成”红色、金黄色和棕色的同时,宣告着秋天的到来。同时,树枝开始切断与每片叶子的连接,在连接处生成蜡质层,阻断水分输送。当叶子凋落时,蜡质层就会起到保护作用。之后,光秃秃的树木就会进入休眠状态—安全过冬的有效手段。

美国新英格兰秋色



对于生活在地球温带地区的野生动物们来说,季节就像天然的红绿灯。夏天漫山遍野的绿色是在告诉它们要充分利用资源。秋天的橙色和红色则是大自然发出的视觉信号,暗示它们这一年能够活跃的时间已所剩无几。例如,生活在中国四川省的森林里的金丝猴,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尽可能多地享用树果,一旦松果吃完,在森林重回绿色之前,这些顽强的猴子将面临食物短缺。

中国陕西秦岭金丝猴

太阳能技术

尽管赤道地区每年受到的日照最为集中,但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却不在这里,而是在赤道以北和以南的热带地区,那里的年降雨量不到50毫米---符合公认的沙漠定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沙漠就是撒哈拉沙漠。从赤道升起的空气温暖干燥(空气从雨林中升腾起来之后,气体温度就已经上升了10度),不断吹蚀着这片荒芜之地。

由于降雨稀少,这里的植被自然也很稀疏,没有云朵和树木的荫蔽,地面受到了强烈的太阳辐射。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不仅必须适应缺水甚至没有水的生活,也需要运用一些策略来远离高温---尤其是在白天,白昼气温可以飙升至50度以上,地面温度则高达65度。如果一个人在一天中的这个时间被迫在外活动,他可能马上就会变得生不如死---除非他是一只撒哈拉银蚁。




摩洛哥南部的撒合拉银蚁,正在把猎物拖回自己的地下室

如果一只银蚁发现了一个可以作为食物的受害者,它就会把它拖回地下巢穴中。如果食物太大,则需要其他银蚁来协助运输,或者将其分割成小块儿。然而,屠宰需要时间,所以撒哈拉银蚁需要权衡这样做的风险和回报---尤其是当它们已经离开巢穴一段距离的时候,即使撒哈拉银蚁是世界上伟大的烈日生存专家,也不得不争分夺秒。



为了在这高温中生存下来,撒哈拉银蚁们运用太阳能技术来防止身体过热。它们的身体上覆盖着一层可以反射太阳光的特殊玻璃状毛发,这也是为什么它们是银色的。撒哈拉银蚁还可能是地球上行动最迅速的动物,它们活动起来可以达到每秒85厘米的惊人速度。当地面热到足以煎鸡蛋时,这是一种相当实用的适应能力。

尽管已经具备了这些特殊素质,撒哈拉银蚁仍然只能在这样的高温下坚持几分钟。再久一点它就会“中暑”。因此,在沙丘上迷路将是灾难性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撒哈拉银蚁每隔几秒钟就会转一圈确定太阳的方位。等时间到了,它就可以直接回到安全的巢穴中。


阳光下的生活

灰鹱是世界上数量庞大的海岛之一,它们会在南北半球往来迁徙,避开地球倾斜所带来的季节变化。它们每年从南半球飞到北半球,然后再折返,总里程高达惊人的6.4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1.5圈。灰鹱以鱼类、鱿鱼和磷虾为食,这些食物的数量会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有所增减。但冬季是食物最稀少的季节,这驱使着灰鹱每年进行南北迁徙。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炸,灰鹱在海面上飞行及捕猎



当南半球的食物量开始减少时,灰鹱就会飞向太平洋。它们的北方之旅将会前往以下三个目的地之一:日本群岛、堪察加半岛或从阿拉斯加向西延伸的阿留申群岛。但是,无论鸟儿们选择在北方的哪个地点度过夏天,关键是要在它们最喜欢的食物---磷虾的产量无比充足时到达。夏天的阳光会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增加磷虾的产量。

大量的磷虾



灰鹱并不是唯一一种在阿留申群岛享用季节馈赠的动物。每年,多达6000头座头鲸会从它们的热带繁殖地向北迁徙。它们已有6个月没有进食,此行只为了饱食磷虾。座头鲸和灰鹱分别从海里和空中夹击鱼群,灰鹱甚至可以潜入海中近70米。座头鲸和灰鹱共同创造了地球上伟大的生命聚集地之一。这些动物在看似无尽的夏天里找到了独特的生存方式。

座头鲸和灰鹱共同享用磷虾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