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上下--蕴藏着最多最好的文物国宝(下)
著名的古代文物介绍:
晋国鸟尊,造型技法图案天马行空;秦朝车马,帝王豪华銮驾真实写照
经过历代国君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晋国成为春秋时期持续强盛时间最长的诸侯。证明晋国身世的器物,就是这件鸟尊,它出土于山西南部翼城、曲沃一带的晋侯墓地。1992年-2002年,经过先后7次大规模发掘,“晋侯墓地”横空出世,其中的M114号燮父墓穴,出土了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的鸟形尊,这件器物呈“风鸟回眸”造型,鸟头微微昂起,高冠直立,双翼上卷。凤鸟的背上有一只小鸟与之相互依偎,充当器盖的把手,实用与美观完美融合。鸟尊的尾部被巧妙地设计成大象的头部,长长的象鼻自然垂下。鸟与象,两种动物被神奇地捏合到同一器物上,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匪夷所思。顶部的盖子侧面铸有铭文:“周侯作向大室宝尊彝。”意思是,晋国国君制作这件祭祀神灵的宝物,表示恭敬祖先。
秦陵一号铜车马长225厘米、高152厘米、重1061公斤,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帝陵西侧铜车马陪葬坑,是按照秦代真人车马二分之一的比例制作的单辕双轮车,是我国考古史上目前出土的体型最大的古代车马。铜车马通体施以彩绘,有云纹、几何纹等图案,生动描绘了秦代皇家属车的华贵富丽。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象征着銮驾的一部分。该车是秦始皇乘舆中的立车,又名高车,用以开道、警卫和征伐。
鎏金嵌银重宝露汉唐盛世之光:
1987年5月6日傍晚,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尘埃拂去,露出熠熠生辉的已经沉睡一千一百多年的皇家珍宝。一件八重嵌套的舍利宝函出世,一抹盛唐佛光扑面而来。第七层地宫函装一座巧妙精绝小金塔。塔座小银柱上,套一枚偌大指骨,为佛骨舍利的影骨之一。
何家村窖藏华丽盛唐的侧影:
1970年10月,陕西西安南郊著名的“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金银器271件、金银铜钱币466枚、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还有玉器、玛瑙、琉璃、水晶等各种器物。这样豪华精致的制作,不仅表达了唐代最优秀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也凝聚了最顶级工匠的才华智慧。何家尊窖藏出土的这批国宝,直接可以通过生活器物,窥伺大唐的奔放与自信。
明之前的龙造型精巧又可爱:
这条鎏金飞龙于1963年出土于西安南郊唐墓,与何家村窖藏相距不远。该龙身躯为铁铸,铁上鎏铜,铜外面再鎏金,看上去金光闪闪好似金龙,其技术处理很是复杂。唐代的龙虽地位不凡,但一般人家也可使用,且十分强调艺术效果,造型往往不拘一格。到了明清,龙变成皇家专用图案,而变得面目狰狞。
北宋彩色砖雕墓室
2017年,位于晋西南运城市的稷山县稷峰镇原家庄村,一农户在宅基拆建中发现一座古墓。8月下旬以来,文物部门赶紧组织对其进行发掘,没想到地下竟然是一座惊艳众人的彩色艺术宝库。经专家确认,这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宋代砖雕古墓,墓室坐北朝南,使用的每块砖上均印有手掌印,墓室四壁上的砖雕壁画色彩鲜明,花鸟活灵活现,人物动作神态形象逼真,四周的砖雕半拱精美至极。
云冈石窟穹顶“丘比特神话”,唐皇家大寺版“最后的晚餐”:
云冈石窟诞生于佛教盛行的北魏时期,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当时,云冈石窟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工匠,雕凿出了最为华美的造像。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
最古老木构、第一国宝、“斗拱博物馆”齐聚晋东北:
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座唐武宗灭佛前留存下来的佛寺建筑。它重建于公元782年,始建年代应该更早。由于位于五台山偏僻的悬崖台地,有幸躲过了1200多年的天灾人祸。它的规模和建筑复杂程度不及佛光寺大殿,但保存着唐代原貌的塑像。
佛光寺东大殿是集古建、塑像、壁画、书法于一体,构架由屋深柱网、铺作层和屋顶梁架三部分叠加而成,七铺作斗拱纵横恣肆,威压四方,是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挑出导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在脊檩下仅用叉手的做法,也是现存古建筑中的孤例。学者李乾朗先生以插图剖开透视殿身,可以看到屋架和覆斗形的平棊面貌。
辽代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有一个更通俗的名称叫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释迦塔内彩塑皆面相圆润,躯干修长,服饰华丽,是金代彩塑中的精品。木塔使用了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堪称“斗拱博物馆”。
黄土层上开凿的“下沉版北京四合院”:
榆林市米脂县姜氏庄园的主人叫姜耀祖,是晚清时期陕北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同治年间,姜耀祖专程到北京邀请建筑师设计,并招募县境内所有的能工巧匠耗费13年时间建造了这座庄园。站在后山,可俯瞰整个庄园及其周围全貌。从这里眺望远方,黄土高原的塬墚峁地貌尽收眼底。姜氏庄院将北京四合院的构造引入了陕北,最豪华版的窑洞、是下沉版的城堡,堪与山西的晋商大院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