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江西崇义县上堡乡华仙峰附近的南流、良和、赤水、正井、竹溪等村。面积约3400公顷,来自梯田上方的山坡渗水是梯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加之通过人工修建的灌溉水渠或简单管道的输送,最终将雨水与山泉水引入农田。梯田之间的灌溉通常采用自流灌溉方式对水资源进行调配,能充分利用自然高差所形成的热能,不需要额外消耗机械能就可以完成灌溉。当地居民还将修筑梯田与治山治水相结合,形成了引洪漫淤、保水、保土、肥田的梯田技术和理论,通过稻田养鱼和稻田养鸭等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种养模式以增加地力、消除杂草害虫。
岷江中游著名的灌溉工程,历史上曾称六水门,渠首位于成都新津城区东南南河、西河与岷江汇合处。干渠沿岷江西岸山前平原边缘台地南下,经成都市、眉山市南入松江。这项水利工程最初是西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所建,他在岷江流域筑湔堰,在武阳县引岷江水筑大堰,开六水门灌溉,它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其拦河坝应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2022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坐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大“金色名片”。垛田是在湖荡沼泽地区开展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具体而言应是“架木浮田、垒土成垛”,最终形成一块高出水面1米以上的田块,是一种真正浮在水面上的种植模式。垛田内部与圩田很像,也包含着圩堤、沟渠、水闸等。今天如果在四五月份来到江苏兴化,就能看到著名的千垛油菜花,领会“河有万弯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之美景。
该灌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是中小流域古代灌溉工程的典范,也是瓯江流域最大盆地灌区。它以瓯江支流松阴溪为主要水源,搭配修建了堰、塘、井、圳、渠等水利工程,构筑了“堰塘井渠合理布置,引蓄灌排有序组织”的长藤结瓜式灌溉网络,用水体系沿用至今。多种灌溉技术综合应用,覆盖平原、山地,使之得以种植稻、茶、桑、烟等多种作物,为松阳赢得“处州粮仓”的美誉。
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是杭埠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是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刘信创建。在堰渠规划上,七门堰取消枢纽建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充分利用弯道环流效应,因势利导控制水流,实现水沙分流。利用杭埠河冲出谷口的水势和大别山余脉向东北延伸的自然地势,在江淮之间设计一条水道,使得渠水可自西南向东北自流灌溉。目前,七门堰仍发挥着调蓄洪峰、削减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等作用。
该灌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境内,为蓄水型灌区,由蓄水、取水、输水和排水工程组成,其起源于东汉建安四年(199)建立的破釜塘,魏正始年间兴建的白水塘与破釜塘相连。随着明代多次对洪泽湖大堤进行加建,使得洪泽湖淹没两塘,成为灌区主要水源沿用至今,润泽48万多亩土地。其中的洪泽湖大堤石工墙使用了270多万块千斤条石,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坦坡防浪、闸坝泄洪、三合土防冲等技术也是古代重大发明与创造。
以泉溉田独树一帜 霍泉:水资源分配和管理的典范
位于湖北省崇阳县境内,由石枧堰和远陂堰两部分构成,为我国古代大规模砌石结构水利工程典型代表之一,今天仍可为当地约3.5万亩田地提供灌溉、防洪、抗旱、供水服务。石枧堰始建于后唐长兴二年(931),远陂堰始建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今天白霓古堰全长272米,坝高5米,由灰岩巨石垒砌、水泥浆砌加固处理。最初为木桩支撑的简单水坝,后改为干砌条石结构,之后又辅以石灰黏结勾缝,铁闩铁锭连结固定。堰体底部设有一泄水孔,春天时,当地人会用稻草、木板等材料将底孔堵塞蓄水灌溉,秋收之后将底孔疏通放水,进行堰体检修。此种堰体上设有底孔的结构为中国首见。
白沙溪三十六堰:遗泽后世的梯级堰坝群
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境内,里运河介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其前身是开凿于春秋末期的邗沟。此前,漕船在高邮湖一带水道行驶时,往往会遇到风急浪险的情况,漕船常遭翻覆。洪武二十八年(1395),明朝廷从宝应氾光湖槐楼以南到高邮的界首以北,在湖堤之东又筑一河堤,在原有湖堤与河堤之间形成河道,船只由以往的湖中行走改为河中航行。该工程通过闸、洞、关、坝等设施,连通高邮湖和高邮灌区,实现水在“高邮湖-里运河-高邮灌区”之间的调配,兼顾了灌溉和漕运两大功能。
沧海桑田的经典案例 桑园围:千年水脉,顺势而“围”
潦河,位于江西省境内,发源于九岭山脉,分为南、北潦河,北潦河又分南北两支,是鄱阳湖水系修河支流。唐太和年间(827-835),古人在北潦河南支首先修建起蒲陂,明成化年间、清乾隆年间,又相继在蔳陂上游修建了乌石潭陂、番陂。三座古陂,将潦河水引入江西奉新、靖安、安义三县境内,由下而上依次筑坝引水,自流灌溉。新中国成立后,又有4座灌溉工程在此兴建,至今共有7坝7渠,灌溉农田33.6万亩,是赣西北重要粮仓。2021年,潦河灌区入选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萨迦蓄水系统: 海拔最高的灌溉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