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81年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把他们周边的民族统称为蛮族。这些民族主要有科特勒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等。他们早在公元1世纪左右就开始和罗马帝国有接触。公元4世纪后期,大量的蛮族开始入侵罗马,罗马军队疲于应付。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军统帅日耳曼人奥多亚克举兵反叛,杀死了西罗马末帝罗慕路斯,西罗马就此灭亡。

当时的欧洲境内有大量的蛮族居住,其中有一支日耳曼人的分支,叫做萨利克法兰克人。他们从公元4世纪起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地区,不断扩张。他们的首领克洛维于公元481年击败罗马人,占领了广大土地,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公元486年,克洛维消灭了罗马在高卢的残余势力,开始建立王权。他进而消灭法兰克其他部落的势力,打败了阿勒曼尼人和西哥特人,迫使高卢东南部的勃艮第王国臣服,王朝势力得以扩展到高卢大部分地区和莱茵河东岸。

公元511年克洛维死后,四子分别以巴黎、奥尔良、苏瓦松和梅斯为中心平分了王国的领土,公元534年,他们合力吞并了勃艮第王国。之后,这几个王国为了争夺统治权展开了长期的混战。直到公元561年,法兰克才在克洛塔尔一世的统治下得到了短期统一。克洛塔一世的儿子们又重蹈覆辙,将王国分为了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与勃艮第三部分。公元613年,克洛塔尔二世再次将法兰克王国统一,国家得到了暂时的安定,而他的继任者达戈贝尔特死后,王国第三次分裂。

在长期的混战中,法兰克王国的王权削弱,实权落到掌管宫廷事务和王室地产的宫相手中,国王成为了傀儡。公元687年,宫相丕平统一了全国。接下来王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王权也进一步没落下去。丕平之子马特继任宫相时,击败了入侵的阿拉伯人。公元751年,马特之子矮子丕平彻底废黜了墨洛温王朝的末王而称帝,并于公元754年正式得到了教皇的加冕,自此,墨洛温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法兰克王国进入了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



教皇为丕平加冕
查理曼就是扑克牌当中的红桃K(另外三个分别是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黑桃K大卫王、方片K罗马凯撒)

公元751—987年 法兰克加洛林王朝的建立与强盛,丕平献土,《凡尔登条约》签订

矮子丕平即位后不久,为了感谢教皇的加冕,决定有所报答。他先后两次率军进攻罗马附近的伦巴德人,并把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回的罗马城及拉文地区划归教皇管辖,这便是所谓的“丕平献土”,这一行为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为此,教皇为丕平加冕。随后,矮子丕平发起征服战争,兵及比利牛斯山以南和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公元768年,矮子丕平病死,其子查理即位后于公元774年击败了伦巴第人,控制了意大利北部。

公元796年,查理出兵击败了阿瓦尔人,至此,法兰克王国的疆域几乎囊括了除西班牙以外的整个西欧,王国也达到了鼎盛时期,被称作“查理帝国”。而查理本人也得到了教皇的加冕,授予他皇帝和奥古斯都称号,他被人民称为“罗马人的皇帝”。公元814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表示承认这一称号,查理自此被誉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伟大的查理)。公元814年,这位伟大的君王死于一场风寒,时年七十二岁。他的儿子虔诚者路易继承了王位。

虔诚者路易即位后不久,便在公元817年将庞大的帝国分而治之:他的长子罗退尔治理意大利并同时领有皇帝头衔;次子丕平成为了法国南部的国王;三子日耳曼路易为巴伐利亚国王。公元823年,他又打算给幼子秃头查理一块土地,这引起了前三个儿子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反对他,引发了长期的内战,这场战争直到公元835年才告结束。

公元840年,虔诚者路易死去。罗退尔继承了王位。当时二子丕平已死,为了争夺法国南部的领土,几人之间再次爆发了内战。843年,兄弟几人在凡尔登签订了《凡尔登条约》,条约中规定日耳曼路易得到东法兰克地区,后来和意大利、波希米亚结合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秃头查理得到东法兰克地区,后来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罗退尔保留皇帝称号并拥有法兰克王国中部的统治权,日后分裂为两个部分,又分别为法兰西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所吞并。这一条约奠定了日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疆域基础。


公元395-565年 拜占庭帝国的建立,查士丁尼一世颁布《罗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国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公元5世纪后半期,随着蛮族的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了。但是东罗马帝国却继续保存了下来。因为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旧称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名拜占庭帝国。从公元4世纪到6世纪,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拜占庭帝国完成了从罗马制度下的帝国向东方封建制度帝国的过渡,逐渐成为了颇具实力的大帝国。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即位为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在他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颁布了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很快便使得帝国强盛起来。同时,他迅速结束了对波斯的战争,稳固了帝国东部的局势。然后积极地展开了对西方的征服战争。公元533年9月,攻克汪达尔王国首都迦太基城,汪达尔王国灭亡。公元535年,他出兵意大利,第二年12月攻陷了罗马城,之后两国展开了持久战,同时,查士丁尼利用西哥特王国内乱的机会,出兵占据了西班牙的东部沿海地区。查士丁尼时代又被称作拜占庭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

公元610-717年 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建立

查士丁尼死后,他的王朝也逐渐地衰落下去。公元602年,王朝军队发生叛乱,叛军领袖福克斯攻入君士坦丁堡,将皇帝处死,继承了王位。他的统治并不长久,到了公元610年,一支非洲总督的舰队向君士坦丁堡出兵,反抗福克斯的统治。福克斯是个残暴的君王,一直不得人心。于是这时候城中发生了人民起义,将福克斯杀死,拥立非洲总督的儿子希拉克略为新的帝国皇帝,他就是希拉克略一世,拜占庭也自此进入了希拉克略王朝统治时期。希拉克略一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统治者,他凭借着非凡的政治手段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之后又对拜占庭的军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军区制,同时实行军事屯田制。这场改革使得拜占庭的经济基础由奴隶制经济过渡到了封建制经济,大大提高了帝国的经济实力。希拉克略一世在位时还下令大批动用教会资产,以供战争所需。到了公元7世纪30年代,阿拉伯人开始崛起。短短的二十年时间中,阿拉伯人征服了半个拜占庭帝国的土地。拜占庭先后失去了西班牙、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从公元673-678年这五年中,阿拉伯舰队每年都要进攻君士坦丁堡,构成了对拜占庭最严重的威胁。

公元7世纪末,阿拉伯攻占迦太基城,这标志着拜占庭在北非的领土已经全部丧失,帝国领土大大缩小。然而阿拉伯人的进攻并未到此停止,公元8世纪初,他们继续进攻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地区的领土。之后立奥强迫奥多西三世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他就是立奥三世,拜占庭进入了伊苏利亚王朝统治时期。希拉克略王朝统治拜占庭一百余年,拜占庭帝国在这个时期中完成了从奴隶制帝国向封建帝国的过渡。

公元8-9世纪 拜占庭帝国发起圣像破坏运动

从公元8世纪开始,拜占庭进入了封建制度大发展时期。阿拉伯人的进攻仍在继续,公元717年,他们出动水陆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立奥三世巧妙地运用“希腊火”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使帝国转危为安。立奥三世为了保证新兴军事贵族的利益,急需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来分封给各级军官。但是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大量的土地掌握在教会和修道院手中。同时教会受到法律保护,享有免税和免徭役的特权。这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税收和军队的巩固。立奥三世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于公元726年宣布反对圣像崇拜,掀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圣像破坏运动。

公元730年,立奥三世召开御前会议,要求高级僧侣在反对圣像崇拜的法令上签字,拒签者立即免职。这使得圣像破坏运动迅速达到了高潮阶段。在运动中,教会和修道院的圣像、圣迹和圣物被捣毁,土地和财产被没收,大量的神职者被迫还俗。教皇格里高利三世对此也加以干涉,宣布开除立奥三世和所有破坏圣像者的教籍,立奥三世却不以为然。公元753年,立奥的继承者君士坦丁五世将运动扩大到最高峰,大量的寺院被关闭,土地和财产归于国库所有。而反对的僧侣大多被放逐和囚禁,甚至处死。

通过长期而强硬的圣像破坏运动,教会势力很快就被弱化了,王权绝对地凌驾于教权之上。同时,没收的大量土地由皇帝封给了有功的军事贵族,使得一大批新兴的军事阶层强大起来。这使得拜占庭的封建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伊苏利亚王朝和之后的阿摩利亚王朝基本上是在圣像破坏运动中度过的。 公元787年,伊苏利亚王朝末代女皇伊琳娜召开宗教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至此,运动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仅仅二十多年后,阿莫利亚王朝皇帝立奥五世即位,他再次发起了圣像破坏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