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 | 编年史 | 故事及评说 |
周显王元年 (癸丑,前368年) |
齐国攻打魏国,夺取了观津 |
赵国侵犯齐国,攻占了齐国的长城 |
周显王三年 (乙卯,前366年) |
魏国、韩国按约定在宅阳会盟 |
秦国军队在洛阳打败了魏、韩两国联军 |
周显王四年 (丙辰,前365年) |
魏国攻打宋国 |
|
周显王五年 (丁巳,前364年) |
秦国军队在石门打败了魏、韩、赵三国联军,斩首六万 |
周显王把礼服赏赐给秦献公 |
周显王七年 (己未,前362年) |
魏国军队在浍地打败了韩、赵两国联军 |
这时黄河、华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水和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楚国、魏国与秦国是邻国。魏国修筑长城,从郑邑开始延伸到洛水之滨,往北置有上郡;楚国则从汉中郡开始,往南则有巴郡、黔中郡之地,与秦接壤。东方各国都把秦国当夷狄看待,排斥它,不让它参与中原各国的约会和订盟,于是秦孝公发愤图强,实施德政,想使秦国强大 |
周显王八年 (庚申,前361年) |
|
秦孝公求贤,商鞅入秦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国富兵强(商鞅入秦) |
周显王十年 (壬戌,前359年) |
韩懿侯死了,他的儿子韩昭侯继位 |
|
周显王十一年 (癸亥,前358年) |
|
秦国军队在韩国的西山打败了韩军 |
周显王十二年 (甲子,前357年) |
魏国、韩国在高邑会盟 |
|
周显王十三年 (乙丑,前356年) |
赵国、燕国在阿邑会盟 |
赵国、齐国、宋国在平陆邑会盟 |
周显王十四年 (丙寅,前355年) |
秦孝公、魏惠王在杜平会盟 |
齐威王、魏惠王在齐郊打猎。两位君王谈本国的珍宝(详述) |
周显王十五年 (丁卯,前354年) |
秦军在元里城打败魏军,斩首七千级,夺取了少梁邑 |
魏惠王攻打赵国,包围了邯郸。楚王派景舍去救赵国。 |
周显王十六年 (戊辰,前353年) |
齐威王派田忌救赵国。孙膑与庞涓斗智的第一个回合(围魏救赵) |
韩国攻打要东周,夺取了陵观和廪丘 |
周显王十七年 (己巳,前352年) |
秦国的大良造卫鞅攻打魏国 |
诸侯国围攻魏国的襄陵 |
周显王十八年 (庚午,前351年) |
秦国的卫鞅围攻魏国的固阳,固阳投降 |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申不害与韩昭侯) |
周显王十九年 (辛未,前350年) |
秦国的卫鞅在咸阳建筑城阙和宫廷,并把国都迁徙到咸阳 |
卫鞅下令禁止百姓家庭不分长幼尊卑地父子、兄弟混居一堂,把那些小乡合并,组织为县,每县设置县令、县丞,总共有三十一个县。废除井田制度,开辟田界道路,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
周显王二十一年 (癸酉,前348年) |
秦国商鞅改革了赋税法,在全秦国施行 |
|
周显王二十二年 (甲戌,前347年) |
|
赵公子范偷袭邯郸,战死 |
周显王二十三年 (乙亥,前346年) |
鲁康公死了,他的儿子偃继位为鲁景公 |
齐国杀了大夫牟 |
周显王二十五年 (丁丑,前344年) |
诸侯在京师洛阳会盟 |
|
周显王二十六年 (戊寅,前343年) |
周显王封秦国国君为一方诸侯之长,诸侯都来祝贺秦国 |
秦孝公派一个公子少官率军队在逢泽与诸侯相会,并朝见周显王 |
周显王二十八年 (庚辰,前341年) |
孙膑与庞涓斗智的第二个回合,孙膑凭借齐国军队救援韩国,在马陵大败魏军,史称马陵之战。(详述) |
齐国成侯邹忌设计陷害田忌,田忌投奔到楚国(见“马陵之战”) |
周显王二十九年 (辛已,前340年) |
商鞅伐魏,兵可诈外交不可诈,不择手段地擒公子?,犯立身不诚信之大忌,不免下场悲惨(详述) |
楚宣王死了,他的儿子商继位为楚成王 |
周显王三十一年 (癸未,前338年) |
商鞅不听赵良言。惨遭五马分尸(详述) |
|
周显王三十二年 (甲申,前337年) |
|
韩国申不害去世 |
周显王三十三年 (乙酉,前336年) |
宋国在大丘封立的神社倒塌 |
义与利两者,在仁德的基础上两者是统一的(义、利关系及评论) |
周显王三十四年 (丙戌,前335年) |
|
秦国攻打韩国,攻克宜阳 |
周显王三十五年 (丁亥,前334年) |
齐王、魏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推重称王 |
越王无强攻打齐国。齐王派人去越国游说,说攻打齐国比不上攻打楚国有利,越王便攻打楚国。楚国人把越国打得大败,乘胜占据了全部吴国旧有的土地,东进到浙江。越国人从此败散,越国宗室各公族争立为王,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于滨海地方,全都臣服于楚国。 |
周显王三十六年 (戊子,前333年) |
战国中期,秦国崛起与东方六国争雄,合纵连横之士兴趣。苏秦主张合纵抗秦,为六国盟主,受六国相印 |
韩国的高大宫门建成。韩昭侯死了,他的儿子宣惠王继位 |
周显王三十七年 (己丑,前332年) |
秦惠王派犀首去欺骗齐国和魏国,要齐、魏联合起来攻打赵国,想要败坏合纵盟约。赵肃侯责备苏秦,苏秦心中害怕,请求出使到燕国,一定要报复齐国。苏秦离开了赵国,随即合纵盟约完全瓦解。赵国挖开黄河堤用河水淹灌齐、魏两国的军队,齐、魏两国军队就撤退了。 |
魏国割让阴晋与秦国议和,阴晋其实就是华阴 |
周显王三十九年 (辛卯,前330年) |
秦国攻打魏国,包围焦邑和曲沃。 |
魏国把少梁及河西两地割让给秦国 |
周显王四十年 (壬辰,前329年) |
楚威王死了,他的儿子槐继位为楚怀王 |
秦军攻打魏国,渡过黄河,攻占了汾阴和皮氏两地,又夺取了焦邑 |
周显王四十一年 (癸已,前328年) |
秦国的公子赢华和张仪带领军队包围魏国的蒲阳邑,夺取了蒲阳。张仪向秦王进言,把蒲阳归还给魏国,还派秦公子繇去魏国当人质。 |
张仪趁机对魏王说:“秦国这样厚待魏国,魏国不可以对秦国失礼。”魏国只好把上郡十五个县全部献给秦国。张仪回到秦国被任命为国相。 |
周显王四十二年 (甲午,前327年) |
秦国把义渠国置为县,把义渠的国君贬为秦臣。 |
秦国把焦邑、曲沃两地还给了魏国。 |
周显王四十三年 (乙未,前326年) |
赵国国君肃侯死了,他的儿子赵武灵王继位。 |
赵武灵王设置了三位博闻师,以及左司过、右司过各三人,在这之前首先问候了肃侯时的重臣肥义,增加了肥义的俸禄。 |
周显王四十四年 (丙申,前325年) |
夏季,四月,戊午,秦国国君开始称王 |
卫平侯死了,他的儿子卫嗣君继位。 |
周显王四十五年 (丁酉,前324年) |
秦国张仪率领秦军攻打魏国,夺取了陕邑。 |
于是苏秦假装在燕国犯了罪便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苏秦为客卿。苏秦劝说齐王建造高大的宫室,扩大苑囿园池,用以彰显齐王的地位,目的是想使齐国国力凋敝,替燕国谋算。 |
周显王四十六年 戊戌,前323年) |
秦国张仪与齐国、楚国的相在桑会盟。 |
韩国、燕国都称王,唯独赵灵王不肯称王,说:“没有称王的实力,怎么敢接受王的名号呢?”下令国内的民众称自己为国君。 |
周显王四十七年 (己亥,前322年) |
秦国张仪从桑返回之后,表面上被免去了国相,而到魏国去任国相,想使魏国率先侍奉秦国以便诸侯各国仿效,魏王不同意。 |
于是,秦王攻打魏国,夺取了曲沃和平周两邑,暗中更加厚待张仪。 |
周显王四十八年 (庚子,前321年) |
周显王死了,他的儿子姬定继位为周慎靓王。 |
战国列强争夺人才,四公子养士,齐国孟尝君首先登上历史舞台。司马光评论孟尝君,养士不择贤与不肖,有树党之私;而孟尝君从谏如流之精神风采,获得肯定。 |
本卷终评 | 魏惠王论(详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