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古称“汾”(汾者,大也),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流域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水利灌溉历史悠久。汾河流经的区域,在地质上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河谷平原。汾河是受吕梁山、太行山等经向构造体系的影响,在一连串的地堑盆地中发育成河。

汾河风光

发源于山西忻州市宁武县管涔山(属吕梁山脉)的汾河奔流而下,一头扎进了太原盆地。它全长716公里,流域面积占山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口。汾河顺着太原盆地、临汾盆地一路向南,在侯马市拐弯向西,最后汇入到黄河干流的怀抱。

航拍:汾河入黄口

翻开地图,我们会发现,汾河流域的地理格局很特殊---“两山夹一河”。这条山西的母亲河,被两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太行山、吕梁山)紧紧夹峙。汾河下切太行山、吕梁山之间的黄土地带,并没有形成高深的峡谷,而是造就了一个狭长的冲积平原---汾河平原,它包括北部的太原盆地和南部的临汾盆地。

汾河流域:两山夹一河

这两个盆地土壤肥沃,灌溉发布,一直是山西重要的粮、棉产区,吸引了早期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一点已被考古发现不断证实,比如说流域内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如襄汾丁村遗址)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襄汾陶寺遗址)等。可以说,汾河流域是黄土高原上一处颇为特别的“天府之国”。这是因为,这里有适宜早期人类生存的四大关键要素:水、土、山、盐。

首先,水的重要性无须多言。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往往靠近大江大河;其次,汾河流经的黄土适宜耕作。前面两点,是黄土高原河流流经地区普遍具有的特点。但后面的两点,却并不是黄土高原所有地区都具备的:一是有山脉。山脉不仅能提供黄土高原特别稀缺的木材和其他矿产资源,还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堡垒。二是汾河流域南部紧挨着运城的盐池。

运城盐湖

山西的幸运在于,这个省很少受到中国大的战乱和水患的波及。流经山西的黄河在山西境内河床低,这使得山西人虽无法取黄河水灌溉,也不会受到黄河水灾威胁。而汾河流域地势是两边高,中间河床低,人们也不会遭受大的水灾。正因如此,春秋时期,在富饶的汾河流域立国的晋国,是所有诸侯国里称霸时期最长的,其霸主地位历经了百余年。

不过,“两山夹一河”也导致汾河流域有一个致命弱点---平原面积较小,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的面积加起来只有1万平方公里,不如关中盆地(近4万平方公里),更不如四川盆地(26万平方公里)和华北平原(30万平方公里)了。在人口较少的人类早期时代,狭窄面积提供的资源还足以支撑。但到了人口膨胀时期,人类带给环境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晋南盆地、流域示意图

当环境不堪负荷时,移民就成了唯一的出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家葛剑雄在《家山何止大槐树》一文中提到:在中国移民史上幅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移民发源地,大概要算山西洪洞大槐树了。经过数百年的生息繁衍和再迁移,要说当年山西移民的后裔遍及华北以及全中国实在并非过分。

富饶的汾河流域孕育了诸多名声在外的山西大院

山西晋中市灵石县的王家大院建在山坡上,远处是海拔2000米的绵山,近处有小河流淌,前后院落第一进都高度不一,极具层次感。富饶的汾河流域孕育了诸多像王家大院的山西大院,而山西大院又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

王家大院

对于中国民居,民间一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上世纪30年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深邃富丽的晋商大院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汾河流域保留了极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

汾河流域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时代序列完整。青铜器是古代劳动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发明,它不仅标志着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凝聚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由于其特有的自然条件与历史原因,有幸保留了极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

凤鸟纹链盖盉,西周,山西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出土。盉是古代盛酒器,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这种器物上的观鸟纹不多见。

凤鸟纹链盖盉

霸伯盂,西周,山西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出土。盂足作象鼻形,器内铸有长篇铭文,器铭所记关乎古代宾礼制度,与传世的古代礼书所记基本吻合。

霸伯盂

山西太原市阳曲县悬泉寺的明代壁画。悬泉寺在柳林河汇入汾河的河北岸,整个建筑建造在半山峭壁间,寺庙始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这里原为晋王府的柴炭之地,后晋王朱枫及后裔看中这块风水宝地,遂把这一带划为禁地。

悬泉寺

汾河平原是山西省人口的主要密集区域

汾河平原北接忻定盆地(忻州、定襄),南接渭河平原,是汾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境内重要的农业区,也是山西省人口的主要密集区域。

汾河平原

其中太原盆地是明清时的晋商故里,晋剧发源地。与现在的汾河相比,古老的汾河更长更大,远在上新世晚期,汾河贯穿忻定、太原、临汾、运城等四大盆地,穿过中条山南流,于山西运城市平陆县茅津渡入黄河,后因喜马拉雅运动,汾河的首尾都遭到袭夺,被迫改道,于河津市汇入黄河。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