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烽燧:那些保卫盛世的遗存

列入202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克亚库都克烽燧,是孔雀河沿岸唐代烽燧群中刚刚经过考古发掘的遗迹,西北距新疆尉犁县90千米,东南离楼兰古城233千米。这里也是从罗布泊沿着孔雀河通往新疆焉耆的必经之地。

而所谓的孔雀河烽燧群总共包含11座类似的烽燧,呈现东西向分布于150千米的范围内。其中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和脱西克烽燧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国家经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新疆尉犁县东南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全貌

早在秦汉时代,朝廷就广设烽燧,作为长城沿线的警报系统。跟汉朝不同的是,唐朝并没有倾国之力修筑长城的习惯。我们从来也没有听说有所谓“唐长城”的说法。但唐朝北方的突厥汗,向来都不是一个实力在当初匈奴之下的游牧国家,怎么唐朝皇帝就如此心大呢?

其实,唐人对于筑长城一事的态度,多数时候可以说是相当反感,毕竟隋炀帝的前鉴不远,当初他征集天下民力修筑长城的结果,不过是加速了国家的瓦解,也没有见到真能对突厥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反倒是其父隋文帝在位时,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引得突厥诸部内斗,纷纷向隋朝称臣,文帝还因此得了个“圣人可汗”的尊称。

虽然大规模修筑长城并非唐朝的特色,但于边境设置烽燧、戍堡等防御设施的习惯倒是并没有中断,现在学者也认为它们可以算作长城遗迹的一部分。唐代烽燧的规制及守卫成员的配备是比较完备的。

烽燧的主要形式“羊马城”,指“厚六尺,高五尺”的小隔墙,基本高度只到成年人的肩膀。每个烽燧标配士兵6人,其中5人为轮流值班监视的“烽子”,剩下1人则专门负责处理文书工作。平安无事、闻警、见烟尘及见贼这四种情况,都有不同的点火预警方式。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现状

2019年至202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300平方米,取得重大收获,明确烽燧为唐代“沙堆烽”故址。

这也是国内首次对唐代烽燧遗址进行的主动性考古发掘,考古成果中相当喜人的一项是出土了多达883件文书,它们白纸黑字地记录下1300多年前,唐朝戍边军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这里面有一类属于朝廷下发的勋告文书,我们由此得知,当年驻扎在西域内陆烽燧的军人,并不是完全从当地征集,有的还来自于中原。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文书

公元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国,占据青海一带,随即将势力深入西域,跟唐朝争夺并一度控制安西四镇。根据从遗址里取得的8件碳14测验样本得出的结果来看,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大约建于武则天长寿元年(692),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前后被废弃。这百年,正是囊括了唐朝跟吐蕃围绕西域激战的整个时段。按时间来看,这一烽燧群正是创设于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之后不久。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群位置

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得知突厥默啜可汗正在全力西征,立即请示朝廷,趁此良机将边境防线向北推过了黄河。从前,突厥每次南下侵扰前,都会在黄河北边一座叫拂云祠的地方先行祈祷。张仁愿决意来了一击致命,以拂云祠为中心,在东西相距各400里之处,耗时两月建成3座要塞,全都命名为“受降城”。三座受降城外,还设置了多达1800个烽燧,一共拓地达300余里。

没想到唐军如此神速就在漠南站稳脚跟的突厥人,回来都傻了眼,精神支柱竟然成了对手的大本营,他们也只能暗算吞下这个哑巴亏,从此“不敢渡山畋畋”。而有此3座堡垒在前,原本需要高度警戒的朔方得以从容裁减镇兵万余人,张仁愿在不久之后也被提拔为宰相。张仁愿在建造受降城时,还特别放弃了在城墙外设置瓮城等配套的防御设施。他认为,多造瓮城,只会空增将士们自保退守的心思。

张仁愿建造的三座受降城位置

事实上,以建造军城、戍堡防御的做法,在唐朝的西北边境屡见不鲜。将他们看作替代版的长城,也并无不妥。就以塔里木地区来说,现存的戍堡遗迹亦数量不小,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墨玉县喀瓦克乡北部的麻扎塔格戍堡。麻扎,维吾尔语意为“坟墓”,塔格,意为“山”。

麻扎塔格戍堡

这座“坟山”南北并列着红、白二个山嘴,红山嘴就是这座唐朝堡垒的所在地,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配有烽火台、马厩等设施。以地理位置而论,这里是于阗国的桥头堡。当时唐朝在西域的重镇周围都集中建造了许多戍堡,例如安西都护府所在的龟兹。这类戍堡的周长大约都在200-300米,附近都有开垦田地的痕迹,这也和唐军在西域以屯驻方式存续的状态相合。

今天,在龟兹故城西北几公里外,还保留有著名的克孜尔尕哈烽燧,残高约13米,东西长6.5米,南北宽4.5米。诞生于汉朝的它,至今都是丝路沿线上烽燧规模最大者,也是我国唯一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单体烽燧。从汉至唐,它都作为保卫龟兹的前哨在发挥着效用,和麻扎塔格戍堡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克孜尔尕哈烽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