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与万里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统一天下,华夏大地暂时中止了绵延500年的割据混乱,和平去未能到来。盘踞在阴山草原的匈奴日渐壮大,时刻威胁着新王朝的案例。为了抵御这个新兴强敌,一道绵延万里的宏伟建筑在北疆拔地而起,这就是秦长城。

整个战国时代,北面直面匈奴的秦、赵、燕四国均不约而同选择了修筑长城作为防御工事。秦代长城也正是在三国长城的基础上扩建和连接的。2000年之后,历史地理学者谭其骧考证了三国长城各自的位置,和我们习惯的理解不同,三条长城并不是大体连成一条线,而是彼此错落甚至相距甚远。(三条长城的具体位置和走向,详见战国时期各国长城部分)

临洮长城坡秦长城遗址

《史记 秦始皇本纪》称,秦代长城是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开始修建的。根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朝在高阙、阳山、北假一带“筑亭障以逐戎人”,若是赵武灵王修筑过阴山北长城的话,始皇帝显然对其进行了修复、扩建:自高阙向西南延伸出很长一段,直到如今的乌兰布和沙漠;向东与原赵国的阴山南长城会合,于今内蒙古卓资一带转向东北,逶迤于今内蒙古商都县北、化德县南、河北康保县南,在今内蒙古太卜寺旗一带与原燕国的长城相连。

内蒙古固阳县阴山上的秦长城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令蒙恬率部与征用的民夫和大量战俘近200万人,对长城进行修筑。蒙恬筑长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修补秦昭王长城。秦昭王长城的北端,大体终止于陕西绥德县附近。新修补的长城是从白于山的东端转向北方,经靖边县东,进入横山县境内,然后越过无定河、榆林河,经榆林市区北,走向东北方,再越过秃尾河至窟野河,进入神木县。在神木县内,长城遗迹比较清楚。

位于神木县的秦长城

经过近10年的时间,终于把燕、赵、秦三国原来的长城连在一起,西起陇西郡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长达一万多里。新筑部分,相当于原有长城全部长度的一多半。

据实地考察,在张北县狼窝沟以东有一道大体是东西走向的秦长城,它经过二道边村、小南洼等地,到达张北县与崇礼县交界的桦皮岭。长城由桦皮岭转向东北,进入沽源县境,由小厂乡转向东南,沿葫芦河南下,到达赤峰县与沽源县交界处的骆驼嵯。自骆驼嵯以后,长城消失不见踪影。骆驼嵯山体高大,在骆驼嵯以东有猴顶山,海拔2293米,或许是以山险为防,没有修筑长城,也或许是虽有长城而未被发现。

张家口张北县狼窝沟秦始皇长城

考古发现表明,秦长城许多遗迹都建在山梁上,内侧大多是缓坡,这样显然利于秦军登城防御,而不利于匈奴攻城。有的长城加高了山脊,有的是填补豁口,有的是补立山坡,有的劈山为墙,还有的是人工墙体和天然峭壁连接。到了穿越河谷的地段,或是用沟堑代替城墙,或是在河谷的一侧再修筑一段平行的墙垣,如果是两山之间的峡谷,就会在峡谷中用天然石块筑起一道水库大坝般的“石门”,两旁再修建城堡用来扼守,这叫“当路塞”。

阴山以北秦长城遗迹

更重要的是,长城并不是只有一道城墙,还有一系列本配套设施:城、障、亭、燧,它们和城墙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军事体系。长城沿线的“城”,是修建在重点地段的军事要塞。如今河北围场县境内的秦汉长城遗址附近,就发现了许多小城。“障”类似城,但要小很多,只驻军不驻民,主要修建在险要地段,可以理解为关隘。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境内秦长城遗址

“亭”“燧”功能相似,亭是指古代边境上用于监视敌情的岗亭,往往与障、燧相结合,所以常常亭障、亭燧并称。燧本指古代报警的烽烟,后来演变为人们熟悉的烽火台。

考古发现也验证了这些建筑。考古学家们在内蒙古固阳县九分子乡的秦长城遗址发现,当地每隔约1.5千米就有一座烽火台,立于视野开阔的山巅。在距离烽火台不远处的高地上,有房子坍塌后留下的石墙遗迹,该是城障的残留。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一带的小佘太秦长城遗址,烽火台的距离则是0.5-1.5千米,同样筑有城障。

内蒙古固阳县九分子乡秦长城烽火台遗址

秦长城本身还肩负着道路的作用。目前残留的秦长城,顶端大多有数米宽,路面又平坦坚实,士兵车马都可以在长城上快速通过,无论增援还是运输粮草辎重都很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