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地图上的中国史(第一卷)

春秋

 

春秋(前770---前476年)

《春秋》本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 年)242 年间鲁国的历史。不过,在周代,各国的国史都称作“春秋”。只是到了汉代,其他各国的《春秋》都已经失传,只有鲁国的保留了下来。而它得以流传下来,可能与是孔子修撰有关。也正是因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汉朝时便被列入“五经”,奉为经典。正因为《春秋》在历史上显赫的地位,它又是记载那个时代的最早的一部著作,后人便把这一时期称为“春秋时期”。





长达五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仍有“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此时仍属东周。但是,这五百年中,周天子的地位已不可与西周时期同日而语,后人只知道春秋、战国,而不知东周为何。

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是以平王东迁开始的。周平王迁都如同逃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春秋五霸相继登上了这个时代的舞台。虽然“春秋五霸”确有所指,但历来说法不一,诸家观点后文会有介绍。

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重建周朝,因洛邑在丰镐之东,后世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周天子已徒有“共主”的虚名,当时见于记载的大小诸侯有 140 多个,势力范围到达今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北、天津、北京、上海等省市的全部,以及浙江、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市的一部分。

整个春秋时期,群雄角逐、弱肉强食;诸侯专政,先后称霸,经过激烈的争夺,春秋末年仅剩约 30 个国家,最主要的国家有 6 个,即齐国、晋国、秦国、楚国、吴国和越国。


东方的齐国以临淄为都,桓公时,经管仲改革,先后兼并了谭、遂、薛、牟、夷、东莱等小国和部落,疆域大大拓展。极盛时东临海,西濒古黄河,南至临朐,北达盐山,与鲁国以泰山为界。范围相当于今山东东北部及河北东南部。

晋国崛起于山西汾河流域,先后定都于绛(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新田(今山西侯马)。春秋中期,晋国已经占有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山东西部,势力极大。

秦本来是关中地区的小国,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但经过武公、德公、穆公三代人的努力,大败西戎,开地千里。东至黄河潼关,南临秦岭,西及陇西,北达平凉、泾川、延安附近。占有今陕西中北部及南部一部分地区,兼及甘肃东部。

江汉流域的楚国,统一了江汉及准河流域,建都于郢(今湖北荆州北)。疆域包括今湖北全省,北至河南南部,西至陕西东南部和四川东部,东至江西、安徽,兼有江苏西南部分地区,是春秋时期疆域最广的大国。

吴国是当时的后起之秀,都姑苏(今江苏苏州),在长江下游及钱塘江流域一带。寿梦统治时期,逐渐摆脱楚国的控制,日益强大,疆域相当于今江苏的大部分,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北至淮、泗,南临太湖流域的浙江嘉兴、湖州等地。

越国原据有今浙东一带,位于吴国的南方,以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为都城。勾践灭吴后,疆域大为扩展,占有今江苏北部运河以东和山东南部,苏南、皖南、江西东部和浙江北部。并一度迁都琅?(今山东胶南市南)。



春秋时期后期版图及周边各国

在这些大国之间,还有郑、宋、卫、鲁、陈、蔡诸国,疆域较小,是大国的附庸。长期的战争攻伐使各国的疆域都不稳定,各国间的疆界也逐渐模糊,各民族间也实现了初步的融合。形成了南方以楚国,东方以齐国,北方以晋国、燕国,西方以秦国为首的几个中心。

在中原各国之间还有非华夏部族,被称为戎、翟、蛮、夷。其中戎、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山戎在今辽宁境内,北戒在今河北及山西北部,犬戎、陆浑之戎在秦陇一带,白翟在今陕西中部,赤翟在今山西东南部。夷主要分布在江淮至沿海地区。另外,在中原地区甚至王城洛阳附近也杂居着非华夏的部族。

中外史海对照:

春秋时,波斯帝国版图

当东方的中国进入“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时,世界其他地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西亚,前 9 世纪至前 8 世纪中期,亚述统治者开始靠烧杀抢掠征服那些古老的文明。到前 7 世纪,亚述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如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和两河流域等都臣服于它的统治。它的强盛也预示着埃及和两河流域为轴心的古老文明的衰落。不过好景不长,前 7 世纪晚期,亚述帝国被巴比伦的迦勒底人和伊朗高原西部的米底人消灭。

前 6 世纪,波斯代米底而起统一伊朗高原,征服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威海南岸的中亚地区和埃及,并占领了印度河流域的西部地区。波斯帝国的出现,使西起希腊东至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广大文明地区得到有效沟通,对东西文明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此时,希腊城邦国家开始形成。这一时期,希腊地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利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前776年举行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到了前5世纪,希腊世界已经发展得不可小觑,这自然引起了波斯帝国的敌意。前500年,爱奥尼亚诸邦起义终于引发了希波战争。希腊世界在雅典和斯巴达的领导下,终于打退了波斯帝国的侵掠。从此,希腊世界进入极盛时期----古典时代。前 5 世纪晚期,希腊城邦间爆发了著名的伯罗奔尼撤战争,落后的斯巴达反而打败了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雅典。

除了政治上的风云变幻外,在经济上,古代世界也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铁器开始普遍使用。希腊在“荷马时代“(前11世纪-前9世纪)开始进入早期铁器时代;到了前800年以后,铁器开始大规模使用。

春秋五霸图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的名号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至今仍威名赫赫。“霸”即是“伯”,有人说霸主要德高望重,或应会盟诸侯,或应在中原地区称霸,或被周天子册封为“伯”,所以历来关于“春秋五霸”的观点不一,其中赵岐注《孟子》中的观点认同度最高(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车马坑

城市图说:西周周公曾在洛水之阳营建东都,筑王城、成周二城。后平王迁都王城,洛阳第一次成为王朝都城,历时 500 余年。直到 1958 年,终于在洛河以北的涧河两岸找到了这座古老的王都。整个城址呈长方形,北垣保存完整,全长 2 890 米,西垣跨涧河两岸。城址内,发现了大量的东周墓、车马坑等。为了保存这一古迹,已经建起一座王城公园。

春秋名人

张路《老子骑牛图》

老子(前 571----约前 471),姓李,名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是楚国人,出生在苦县历乡曲仁里,做过周守藏室之史官,对各种典章制度了熟于心。后来见周朝衰落,便骑着青牛出关了。

传世的《老子》又叫《道德经》,约 500 字,分上下两篇。《史记》中说是老子出关前应关令尹喜之求所作,但后世史家研究认为,这部书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由其门人追记老子遗说而成。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曾出土帛书《老子》甲、乙种,。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出土 800余枚竹简,其中有71 枚抄录《老子》。

孔子像

    孔子(前 551-- 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中年以后,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一度升任司空、同寇等职。去职后,带着众多弟子周游卫、宋、郑、陈、蔡、楚等国,到处游说,传播自已的治国理念,但不为所用。晚年又回到鲁国讲学,整理《诗)《书》《春秋》等古籍。他的言论由门人整理为《论语》,流传至今。

    “仁者爱人”: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必须提倡“仁”学。“仁”从人从二,因此“仁”要到人与人的关系中去实践。消极点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点就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于一国之君则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因民之利而利之”,这オ是“仁”的极致、美政的极致。而提倡“仁”的终极目的是要“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这样才能君民和谐,国富民强。

孙武(约前 545 一约前 470),,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著有《孙子兵法》

齐国孙武作为春秋末年的兵家代表,不仅留下了训练宫女的佳话,还有《孙子兵法》传世。这部兵书分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车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等 13 篇。《孙子兵法》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于 8 世纪开始传入日本、朝鲜,并逐渐走向了世界。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

机械之圣----鲁班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年的鲁国,姓公输,名班,人们多称他为鲁班。几千年来,他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和泥瓦工等工艺部门的祖师。 他发明了机关封墓,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创造了木工曲尺、刨子,打孔用的钻和吊线用的墨斗;面对频繁的攻伐、征战,还曾造“云梯”、“钩拒”等攻城、舟战器械;用竹木削制的鹊,可以借风力飞行。

《论语》明刊本

孙子兵法竹简

山东惠民孙子兵法城

青铜剑,春秋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车,甘肃礼县赵坪遗址出土,属春秋中期,现藏于甘肃礼县秦文化博物馆

“王子午“青铜鼎,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

鸟形青铜?,春秋燕,1952年出土于河北唐山贾各庄,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齐侯子行“青铜?,春秋齐,1977年出土于山东临朐

春秋牺尊,春秋晚期青铜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