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年,年轻的秦王政 22 岁那年借平定叛乱,开始真正执掌大秦国政。在他亲政后的短短十几年间,秦军的铁蹄便踏遍了山东六国疆土。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大一统,由此实现。国华丽变身为秦朝,秦王政也自称皇帝。
然而,皇帝嬴政并未就此停下脚步,他要建立一个屹立不倒的千秋帝国,自己是“始皇帝”,其后代依次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他统一东方和南方,击退东胡、匈奴,修建万里长城,秦朝疆域变得空前辽阔。面对空前辽阔的疆域,始皇帝又马不停蹄地为自己的帝国事业订立新章: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颁布保护土地所有制的律令,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建驰道,拆除六国遗留的关塞、堡垒,迁徙豪富之家。
然而,在进行卓有成效的制度建设的同时,始皇帝还焚书坑儒,对持不同政见者加以追究;向往长生不老,搜罗方士赴远方求取仙药;广建官殿,巡游四方,封禅泰山,修建帝陵,穷奢极欲,横征暴敛。这些暴政迅速吞噬了他一手缔造的帝国。因此,有人称赞他是“干古一帝”,也有人责骂他“以暴虐为天下始”。
继位的二世皇帝胡亥,其统治残暴较始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但残忍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还继续兴建尚未竣工的阿房官、直道、驰道,以整个国家来服务于自己的挥霍、享受。终于,陈胜、吴广愤然反抗,揭竿而起,从大泽乡走上了实现他们“鸿鹄之志”的道路。此后,虽然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两人也相继牺牲,但反秦浪潮已如决堤之水,不可阻挡。
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率义军将秦军打得落花流水,扭转了历史走向。秦王朝的主力军队也被消灭殆尽。所谓的咸阳朝廷已成瓮中之鳖,无处可逃。面对危局,曾借“指鹿为马”建立威权的赵高密谋杀掉胡亥,旋复为所立秦王子婴刺杀。前 207 年,子婴“素车白马”向起义军投降。
陈胜、吴广之后,项羽与刘邦也加入到反秦的队伍中,并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一方领袖。他们共同的敌人----秦朝灭亡后,二人又展开了夺取胜利果实的争斗。刘邦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项羽大封诸侯,都是为了拉拢人心,结局却迥然不同。彭城一战,项羽以少胜多,使刘邦几乎全军覆没。但愈挫愈勇的刘邦任用韩信,夺取了魏、代、赵、燕诸国,并游说英布归汉。此后,鸿沟之界虽立,但强弱之势已悄然转换。垓下会战,眼见大势已去的项羽只好乌江自刎以谢江东父老。持续四年的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汉王朝的建立落下帷幕。
前 221 年,秦王嬴政消灭了其他六国,一统中原。此后,秦国的雄师跨过山岭和森林的阻隔,征服了居住在今温州一带的东瓯和今福建境内的闽越,设置闽中郡。秦始皇三十二年(前 215 年),蒙恬挥师河套,占领战国时赵国故地,设置九原郡,并置四十四县,把匈奴的势力赶至阴山以北。
次年,秦军南下,征服了越族,夺取了今广东、广西和越南东北一带,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在西南方,其势力伸展到今大渡河以北和岷江上游。到前 210 年时,秦朝已经拥有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部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朝鲜半岛北部的辽阔疆域。
秦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建立郡县制。秦朝初有 36 郡,后增至 40 余郡。郡设郡守,掌管全郡,直接受中央管辖。郡守下有属官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军事;监御史负责监察。郡下有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设县长,统治全县百姓。县下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有亭、邮。
为了统治如此辽阔的疆域,秦始皇建设了一支庞大的军队,由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构成。中央常备军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驻守京师、戍守边疆。地方武装由郡尉掌管。当时秦帝国戍守边防的军队就多达 80 万人,全国军人数量当在百万以上。
在秦朝疆域之外,匈奴已在阴山以北的蒙古高原崛起,并不断向东、西扩展,准备南下。乌孙、月氏聚居在河西走廊。今新疆及其以西地区出现了数十个以绿洲为中心的小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则分布着羌人部族。
罗马征服意大利后并不满足现状,不断向海外扩张,这必然会引起与地中海霸主迦太基的冲突。前 264 ---前 146 年,双方进行了三次战争,由于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所以这三次战争便被称为“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始于前 264 年,前 241 年以罗马的胜利告终。前 218 年,迦太基不甘心上次的战败受辱,主动出击,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迦太基著名将领汉尼拔率领大军从西班牙出发,越过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突袭意大利,到达意大利时只剩下 2 万步兵和 6000 骑兵,汉尼拔为了应对军队的严重减员,在山南高卢休整,吸收高卢人补充军队。
双方在波河与罗马军队交锋,汉尼拔首战告捷。此后,汉尼拔又未按常理出牌,率领军队穿过亚平宁山脉和亚努河下游的沼泽地,绕到了罗马军队的后面,在特拉西关诺湖附近把罗马军队打得措手不及,罗马执政官被杀。这次惨败使罗马大为震惊,也不敢小觑曾经的手下败将。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任命费边为独裁官,统一指挥军事行动。
前 216 年,汉尼拔与罗马主力在坎尼决战。汉尼拔两翼包抄敌军,以少胜多,歼灭罗马军 5 万余人,俘虏万余人。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的同盟城市纷纷倒戈背叛罗马。马其顿国王甚至公开与汉尼拔结成同盟,对抗罗马。罗马联合埃陀利亚同盟反击马其顿,引发第一次马其顿战争。
前 204 年,罗马大军从非洲登陆,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只好立即召回汉尼拔救援。前 202 年,罗马与迦太基在扎玛附近决战,汉尼拔遭遇了有生以来第一次战败。第二次布匿战争再次以迦太基的失败告终,次年双方签订和约。和约规定迦太基丧失一切海外属地,并要交出所有舰船和战象,不经罗马准许不得对外作战,支付 1 万塔兰特的赔款。这次战役使曾经的地中海霸主迦太基失去了独立地位,罗马确立了霸权。
半世纪后,迦太基逐渐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农业、商业都很繁荣。罗马害怕迦太基壮大后难以钳制,留下后患,于前 149 年向迦太基挑衅引发了第三次布匿战争。
城市图说:
“山水俱在阳,故名咸阳”。咸阳城庞大而松散,中心域区的周围分散着许多离宫别苑。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勘探,城址在今咸阳市秦都区东的长陵车站附近。咸阳的宫殿大体可以分为三组:渭北组、渭南组、六国宫殿组。渭北组是秦在咸阳建立的最早的官殿区,包括冀阙和咸阳宫。渭南本是秦的苑囿,后不断扩建,主要包括兴乐官、信宫和未完工的阿房宫。秦王嬴政在统一战争中,每破一城,就仿其宫室,建于咸阳北阪,又形成“六国宫殿”。
秦灭六国,封建王朝建立:
前 230 年,内史腾破韩,俘虏韩王安,韩地一夜间变成了秦国的颖川郡。次年,赵国发生大地震大灾荒,秦将王翦趁机大举攻赵,赵国军心涣散,王翦军战旗猎猎,直捣邯郸,赵王被迫献图投降。前 227 年,燕国荆轲刺秦王未遂,秦王嬴政立即派王翦、辛胜大举攻燕。燕王喜被迫献上太子丹的头颅求和。前 225 年,王翦之子王贲包围魏都大梁,魏王投降。前 224 年,王翦率 60 万大军攻楚,平定江南地,设会稽郡。前 222 年,秦军全力进攻齐国。次年,齐亡。
秦末农民起义:
前 209 年,陈胜、吴广应征戍边,他们来到蕲县大泽乡时为大雨所阻,失期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天下响应,项梁、项羽在吴县起义,刘邦在沛县起义。
农民军养精蓄锐,向秦王朝发动总攻。秦二世急忙命章邯率 30 万大军猛扑义军。由于外有秦军猛攻、内有权力斗争,义军节节败退。十二月,陈胜退到城父,被车夫庄贾杀害。此后,吕臣率领以奴隶为主的苍头军与项梁义军继续坚持反秦斗争。
楚汉战争:
前 207 年,秦王子婴投降,宣告了秦王朝的灭亡。鸿门宴后,项羽率军入咸阳,自立为西楚霸王,杀秦王、收财宝,分封诸将为王。其中刘邦便被赶到巴蜀汉中当汉王。
心有不甘的刘邦与项羽展开了近四年的楚汉之争。前 206 年,刘邦趁项羽发兵攻齐地田荣之际,暗度陈仓,攻入关中,占领咸阳、陇西、北地、上郡。次年,攻入项羽都城----彭域,但遭项羽精兵回击,溃败而逃。之后,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但刘邦并没给项羽端息之机,乘胜进击,项羽连连败北,退至垓下,在四面楚歌中仓皇南逃,最后在乌江自刎。
郡县制的建立:
秦始皇建国初全国分为 36 个郡,秦末增至 40 多郡,下辖近千县。郡设郡守,是一郡的最高长官。其下,有郡尉,负责全郡军事;有监御史,负责监察。郡下有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设县长。县下有乡,乡下有里。
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基本上为以后各朝所继承,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县”这一名称更是沿用至今。
三公九卿制:
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辅佐皇帝;设太尉协助皇帝掌握军队。但秦统一全国后,太尉只虚设其位,并未授于任何人,军队由皇帝亲自控制。御史大夫掌监察,又为“副丞相”,实际上只是为了牵制丞相。封建官僚系统建立之初便注定了 2000 年来皇权与相权的依赖与矛盾。
三公之下有诸卿,习惯上称为“九卿”,但实际不止九位。主要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卫尉,掌皇官保卫;典客,掌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财政税收;宗正,掌皇帝亲族内部事务;少府,掌山河湖海的税收和手工业制造。
统一货币:
战国时期,各地的钱币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价值、计算单位也不等,给统一后秦朝的经济生活带来很大困扰。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分为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关中及其他地方出土了很多半两钱,正是当年统一货币法令的写照。
统一文字:
战国时代,文字的形体十分混乱,同一个字所采用的声符、形符都有很大差异。统一文字成为帝国的当务之急。不久,秦始皇即令李斯等人整理文字,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行于公文法令。不久,程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又整理出更简便的隶书。1975 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让我们有幸见识了 2000 年前的秦隶。先秦古字经过这次整理,字体结构得到简化与定性,与后世汉字已无大异。
秦朝主要交通干线:
秦始皇一统中原后,于前 220 年修建了以咸阳域为中心的驰道,一条向东直通燕齐,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宽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栽种一株青松。前 212 年, 又命蒙恬修“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绵延 900 多千米,如一条巨龙横卧在苍茫大地上,遗迹至今犹存。
另外,还在今云南、贵州修“五尺道”,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攀越五岭、开山劈路,修“新道”。这样,全国便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同时,车轨宽度统一定为六尺,也使车辆出行更加畅通
焚书坑儒:
前 213 年,博土淳于越建议恢复分封制,引发了如何对待诸家学说的争论。丞相李斯主张禁止“道古以害今”的儒学:除《秦纪》、医药、ト筮、农书等外,私人收藏的各种书籍交由官府销毁。秦始皇对此十分认可,终于酿成历史上的“焚书”事件。
前 212 年,一些方士、儒生公开发表对秦始皇的不满言论。秦始皇勃然大怒,将搜捕的 460 个方士儒生全部坑杀。关于“坑儒”发生地,还有说在西安洪庆堡、临潼韩裕乡油王村与洪庆堡之间的。
赢政
嬴政(前 259 ---前 210),即秦始皇,前 246 一前 210 年在位。自前 230-- 前 221 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其后,他确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并赋予其无上的权力,废分封、行郡县,在全国确认土地私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修长城,开驰道,焚书坑儒,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残暴、奢侈,晚年又宠信赵高,以致在他死后赵高擅权改立太子,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李斯
李斯(?一前 208),楚上蔡人。前 237 年宗室贵族排斥客卿,主张逐客,他上书劝谏,写下著名的《谏逐客书》,得到秦王政的采纳。此后,逐渐取得信任,升任廷尉,统一六国后任丞相。他建议废分封、行郡县,焚《诗》《书》,禁私学,被秦始皇采纳。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他早年妒忌、排挤韩非,秦始皇死后又与赵高合谋改立秦二世,后被赵高杀死。李斯是著名的书法名家,据说泰山、琅琊等地的刻石,就出自他的手笔。
陈胜
陈胜(?一前 208),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他被征发戍渔阳,因为途中遇雨“失期当斩”,与吴广在蕲县大泽乡发动起义,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后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但后来遭到秦将章邯的反扑,失利败逃,被车夫庄贾杀害。
项羽
项羽(前 232 一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楚国贵族出身。秦二世元年(前 209 年),随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义。他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立下大功。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恢复分封制。
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从垓下(今安微灵璧南)逃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
韩信
韩信(?一前 196),淮阴(今江苏淮阴)人,初属项羽,后归刘邦。楚汉战争时,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之间,他率军伦袭项羽后路,占有黄河下游之地,立下赫赫战功,刘邦被迫封他为齐王。汉朝建立后,改封为楚王,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后因阴谋叛乱,降为淮阴侯,不久,被吕后杀死。他曾著有《兵法》三篇,后失传。
张良
张良(?一前 186),字子房,相传是城父(今安微毫州)人,是韩国的贵族。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他是刘邦的军中智囊。特别是在楚汉战争中,他为刘邦的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称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汉朝 建立后,因功封为留侯。
秦始皇身世之谜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富商吕不韦有个美妾叫赵姬,当时庄襄王作为秦国的人质住在赵国,吕不韦觉得“奇货可居”,就把赵姬献给了他。当时赵姬已经有了身孕,后来生了个儿子就是赢政。《汉书》《资治通鉴》都认同了这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吕不韦为了永享荣华而刻意编造的,或是他的门客为了泄私愤骂嬴政。因为早期史料中只有《史记》有记载,没有旁证。但有的学者认为上面的反驳意见都是推测,《史记》已明确记载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而且后来赵姬贵为太后时还和吕不韦私通。从性格上来看,赢政也完全不同于窝囊的庄襄王,而和吕不韦十分相像。
秦始皇封神泰山
秦始皇即位的第三年(前 219 年),就率领文武大臣干里跋涉,封禅泰山。他先来到峄山,在山上立石铭记秦之功业,向齐鲁士人展示自己的千古功勋,拉开了封禅泰山的序幕。来到泰山脚下后,他先召集 70 多位齐鲁儒生博士,请教封禅大典的仪式。没想到博士们主张扫地而祭,还要用蒲草将车轮包起来,以免伤害山上草木。这又怎能彰显秦始皇“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千秋伟业呢?秦始皇于是斥退了儒生,命人辟山修路,从泰山之阳登上山顶,立石颂德,并用在雍祭祀天帝的形式行了封禅礼,向天下昭示他的天授皇权。途中他们曾遭遇风雨,秦始皇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后来还将这棵树封为五大夫。这棵树也因此成为泰山千百年来的标志。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域东 5 千米的骊山北麓。南依层峦叠嶂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的渭水。它是我国第一座皇帝陵园,也是古代规模最大、设计最完美的帝王陵。
秦始皇陵地下官殿是其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下。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 18万平方米,中心点深约 30 米。周围陪葬众多,除了闻名海内外的兵马俑坑、铜车马坑外,还有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和 600 多处陪葬墓,已出土文物多达 10 万余件。1987 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74-1977 年,兵马俑横空出世。四个坑,除了四号坑未建成废弃外,其他三坑呈品字型排列。里面埋有大量的武士俑、木质战车和陶马、青铜兵器、车马器。一号坑最大,有 1.4 万余平方米,四面长廊间有 9 条长达 184 米的东西过洞。过洞间排列着 6000 多件与真人大小相同的陶俑和 50多乘战车,形成长方形军阵。
二号坑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的曲尺形军阵,出土各类陶俑、陶马 1300 多件,战车 89 乘,车马 356 匹,鞍马 100 多件。三号坑是军事指挥中心。这个 2000 多年前的帝国兵团,阵容齐整、装备精良、威风凛凛。
跪射武士俑
这件跪射武土俑,头顶挽髻,髻偏右,用红带束扎。面向左侧,双目炯炯有神,注视前方,薄唇紧闭,颈长,肩宽,挺胸,右腿弯曲,膝部着地,左腿蹲曲,右足登地。两手握弓,随时准备射箭。他身穿战袍,披铠甲,腿部有护腿,足穿方口齐头鞋,鞋底还分布着整齐的麻点纹。
秦陵铜马车
这件铜车马于 1980 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同出两件,这是第二号,通长 317 厘米,通高 1062 厘米,现藏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车为双轮单辕,驾四马,车前坐御官,戴冠束带,佩剑,手握缰绳。车后部有箱,箱后有门,箱前、左、右开窗。车顶有椭圆形车盖,车内外都绘有云气纹、?纹、几何纹等彩绘,御官衣冠也着彩绘,四马通体涂白。这套铜车马再现了秦朝的车马形制,也代表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突出成就。
鸿门宴
刘邦进了咸阳,项羽气得吹胡子瞪眼,一口气打到新丰鸿门安营扎赛,并打算杀掉刘邦。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刘邦结交了项羽的叔父项伯,这才得知项羽要杀掉自己,吓得他赶紧去鸿门向项羽请罪。项羽眼露杀气,历数刘邦三大罪。刘邦软语乞求,项羽火气渐消,还留他喝酒。范增早就想借机铲除,于是两次给项羽使眼色。可项羽却一时不忍心下手。在范增的三次暗示下,他才命项庄舞剑助兴,让他杀掉刘邦。但项伯帮着刘邦,也出来舞剑,阻止了项庄。后来,刘邦说要上厕所,趁机从小道溜回了营地,留下张良代他向项羽告辞。后来果如范增所言,刘邦野心勃勃,灭了项羽。由此,历史上演了西楚霸王乌江自刎的悲剧。
乌江自刎
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刘邦打败后,冲出重围,一路南逃。到乌江边上时,只剩26个子弟兵。这时,乌江亭长在河边划着一只小船正准备接他渡河:江东虽小,但也有千里土地,几十万百姓,大王还可以在那里继续做王。追兵马上赶来了,还请快快渡河吧!“。项羽苦笑着说:“当初有8000江东子弟和我一起打江山,如今,他们都战死了,唯我苟活。我哪有颜面见他们呀!”于是,他继续和追来的汉兵拼杀,等子弟兵都战死了,他也拔剑自杀了。
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