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中国史(第三卷)

中华民国(下)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从 1931 年至 1945 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 14 年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并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931 年 9 月至 1937 年 7 月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局部抗战阶段。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1931 年 9 月 20 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随即派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了东北抗日联军,在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坚持抗日战争。

   1932 年 1 月,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率领第十九路军英勇抵抗。1935 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为全国抗战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也进入了全面抗战阶段,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 年 9 月,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在事实上承认了中共中央的宣言和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至此,以国共合作为主轴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从时间上看,全面抗战可细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从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到 1938 年武汉沦陷为全面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1937 年 8 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确定了作战总方针,1938 年 5 月 26 日至 6 月 3 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

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先后组织了平津、晋北、淞沪、南京、徐州和武汉等一系列会战和保卫战,共毙伤俘日军 25 万余人,牵制日军 70 万人以上。在装备、武器远不如日军的情况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损失达 104 万余人。1937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的抗战应该实行“正规战与游击战相配合”的方针。此后,八路军、新四军在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又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了北岳、冀中、平西、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

1937 年 9 月 25 日,八路军 115 师在山西灵丘平型关附近阻挡日军攻势,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作战,取得首战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使日军在作战中处于两面夹击的不利境地。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赢得了长期抗战的宝贵时间,基本上实现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目标。

1938 年,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中条山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湘桂会战等 22 次大型会战,其中相持阶段占了 12 次。另外,还进行了空中作战,并在一个时期内掌握了制空权。

1938 年底开始,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进攻和“扫荡”“清乡”。为此,抗日根据地展开了反“扫荡”、反“清乡”的军事斗争。1938 年 6 月至 1944 年 5 月,华北地区的八路军对敌作战 73422 次,华中的新四军对敌作战 17534 次。其中,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影响最大。

1942 年 5 月,日军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负责断后,同年 5 月 25 日在山西辽县(今山西左权县)的十字岭突围战斗中被炮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敌后战场沉重打击了日伪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左:张自忠(1891-1940),山东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著名抗日将领,1940 年 5 月 16 日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右: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 年 5 月 25 日,在反“扫荡”中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突围转移时殉国。

湘西战役标志着全面抗战的战略反攻阶段开始。1945 年春夏,正面战场几乎同时举行了豫西鄂北战役和湘西战役。湘西战役中,中国守军进行了 55 天的英勇奋战,毙伤日军 28000 多人。此后,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由相持阶段的败多胜少或拉锯战转变为屡胜日军,不断收复国土。1945 年 4 月,中国军队又进行了桂柳反击战,5 月底收复广西南宁,6 月底收复柳州,7 月底收复桂林,8 月收复广西全境。

自 1944 年初,华北敌后战场、华中敌后战场不断展开局部反攻。1945 年 8 月 9 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此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连续向所有武装部队发布命令,命令晋察冀、晋绥和山东军区以及在华北之朝鲜义务队,向察哈尔、热河、辽宁、吉林等地进攻,配合苏联红军消灭日伪军。

在全面抗战阶段,中国曾派遣远征军两次赴缅甸作战。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1943 年 10 月至 1945 年 3 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项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 50 余座,收复滇西失地 83 万平方千米,共歼灭日军 4.9 万余人。

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配合下,在世界反法西斯军队的支持下,日本政府于 1945 年 8 月 14 日决定投降。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发布《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9 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何应钦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

话说版图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1937 年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人民经过 14 年的浴血奋战,至 1945 年终于赶走了日本侵路者。但随即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爆发内战,直至 1949 年国民党退守台湾,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

1937 年 11 月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 3 路向南京进逼,企图占领当时的政治中心,迫使中国政府投降。11 月 20 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宣言》,宣布迁都重庆。11 月底,各机关已大部分迁往重庆,一部分迁往武汉、长沙。当时,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领导机构、政治领袖、代表人物(除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外)均汇聚在重庆。重庆作为全国的抗战中心,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时称重庆政府。30 多个反法西斯国家的使馆设在重庆。

抗战时期,原筹备设置的西康省成立,省会康定。另外,国民政府还对基层政权作了调整。1939 年须布《县各级组织纲要》,实行新县制。新县制按照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文化及交通状况等,将县划为一至六等。县以下设乡(镇),乡(镇)以下为保、甲。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中国共产党以此为契机,开辟了敌后战场,建立了一批抗日革命根据地。平型关大捷后,第一一五师除以一部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外,师部率第三四三旅创建以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师继续创建以管涔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九师主力以及第一一五师的第三四四旅,依托太行、太岳山脉,创建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

 

 

 

至 1937 年 10 月,八路军发展到 56000 余人,新四军发展到 25000 余人。1938 年 1 月,在河北阜平选举产生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建立了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民主政权。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等地区陆续建立了民主政权。

陕甘宁边区作为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总后方、抗日民主根据地社会的中心,下辖 23 个县,约 50 万人,林伯渠任边区政府主席。首府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百团大战后,由于日、伪、顽的联合夹攻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的面积、人口和军队都缩小了。至 1942 年年底,面积缩小六分之一, 人口由 1 亿下降到 5000 万人,军队人数由 50 万人减少为 40 万人。

1945 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中国收回日本侵占的台湾、澎湖列岛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也已回归中国。被日本占领的旅顺口、大连湾地区、南海诸岛等地收回。

中国政府于 1946 年 11 月至 12 月派专员乘水兴、中建、太平、中业四艘军舰前往南海接收,并重竖石碑“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南沙群岛太平岛”等,至今竖立在永兴岛和太平岛。法租广州湾地区及其他城市的租借地和通商口岸等也陆续回到祖国怀抱。1946 年,南京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但疆界勘定。至 1947 年年底,全国共辖省级行政单位 48 个,包括 35 省、1 地方(西藏)、12 院辖市

 

 

 

中外史海对照: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国际关系日趋恶化,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纳粹德国的扩张意图不断暴露,但是英法等国采取妥协、姑息政策;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英美采取绥靖政策;意大利法西斯不断侵犯埃塞俄比亚,英、法、美同样坐视不管。1937 年 11 月,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日、意 3 个法西斯国家在反对共产国际的旗号下勾结起来,形成了“柏林一罗马-东京”轴心,法西斯力量不断增强,一场世界大战已经近在眼前。

德国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把侵略矛头指向了波兰。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然袭击波兰。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是从战争爆发至 1940 年春天,英法仍对德国抱有幻想,并未认真作战,因此出现了有名的“静坐战”,波兰很快沦陷。

1940 年 5 月 10 日,法国战役开始,但拥有 500 多万军队的陆军强国法国仅仅 6 周就迅速战败投降。为此,英国人民纷纷抨击张伯伦政府。新上任的首相丘吉尔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讲,号召大家团结一致,打败希特勒德国。至此,英国对战争的态度才完全转变。同年 9 月 27 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互相承认它们在欧亚地区的侵略扩张。

战争初期,法西斯侵略势力来势汹汹,至 1941 年 4 月德意军队占领希腊,德国已经侵占欧洲 14 个国家,并完成了进攻苏联的战略部署。此后,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苏联、美国放弃了中立,加入到反抗法西斯的战争中。1941 年 8 月 14 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反对纳粹暴政、尊重各国主权、致力于战后和平与合作的立场。1942 年 1 月 1 日,苏、中、美、英等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在苏德战场,经过莫斯科战役及整个冬季战役后,希特勒开始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但苏联军队不但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还解放了北高加索、罗斯托夫、库尔斯克、沃洛涅日等大片地区,从而粉碎了德国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计划,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此后,英美在北非取得胜利,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取得“中途岛”之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的胜利。1944 年,苏军进行大反攻,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法西斯军队节节败退,盟军胜利在望。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于 1945 年召开了雅尔塔会议。4 月 25 日,在美国举行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同年 5 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8 月,日本投降,至此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战后,美国、苏联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成为世界两大强国。以美国和苏联为首,形成了两大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集团,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分别加入这两个集团的“冷战”中,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

风云人物

             毛泽东像

毛泽东:

  毛泽东 (1893-1976), 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诗人,书法家。早年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办《湘江评论》。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在井冈山地区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抗战爆发后,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抗日,为最后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又领导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6 年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编为《毛泽东选集》。

 

                        蒋介石像

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原名瑞元,学名志清,浙江奉化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深受孙中山器重,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他制造了“中山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控制军政大权。九?八事变后,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全面抗战爆发后,领导了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1945 年,抗战胜利后发动内战,失败后率残部逃往台湾。1975 年在台湾病逝。

 

                               周恩来像

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 年领导黄埔学生军东征,1927 年在上海发动工人武装起义,领导“八一”南昌起义。1931 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安事变后,与蒋介石谈判,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此后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务院总理。1976 年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编为《周恩来选集》。

 

          张学良像

张学良:

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号毅庵,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皇姑屯事件”后,他接任父亲职务,向全国发布东北易帜的通电,表示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他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与杨虎城发动了震惊海内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日的新局面。此后,他受到军法审判,被处以 10 年徒刑。1937 年,南京政府对其“赦免”,但仍过着漫长的幽禁生涯。2001 年在美国檀香山逝世。

 

                             朱德像

朱德: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早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加入同盟会,曾任讨袁护国军旅长。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1929 年和毛泽东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抗战时任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1955 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6 年 7 月 6 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编为《朱德选集》。

 

 

刘少奇:

                              刘少奇像

刘少奇(1898-1969),曾化名胡服,湖南宁乡县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1921 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 年回国后参加并领导工人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天津等地领导中共地下工作,1932 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1934 年参加红军长征,1943 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参与领导各根据地的抗日战争。1947 年,任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同年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错误批判和林彪、江青等的迫害,1969 年在河南开封逝世。主要著作编为《刘少奇选集》。

 

                              梅兰芳像

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他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等方面均有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誉为“梅派大师”。是当时“京剧四大名旦”之首。他演出的传统剧目《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被奉为经典。曾率团先后赴日本、美国等国家演出,享誉海内外,又被称为“伶界大王”。九一八事变后,迁居上海,蓄须明志,拒绝为敌伪表演。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溥仪:

                            溥仪像

溥仪(1906-1967),满族,爱新觉罗氏,载沣之子,宣统皇帝。辛亥革命后退位,废帝号,暂居紫禁城。1924 年,被迫离官。1931 年,在侵华日军的策划下。潜往东北,担任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执政”,1934 年改称“满洲帝国皇帝”。日本投降后,被苏军俘虏,后被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9 年,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1964 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汪精卫像

汪精卫:

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字季新,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曾任《民报》主编。1925 年,在广州出任国民政府主席。1927 年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历任南京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外交部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对日妥协。1938 年,公开投降日本。次年,和日本签订卖国密约。1940 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任主席。建立伪军和特务组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1944 年死于日本。

 

 

叶挺:

                          叶挺像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男,汉族,中共党员。字希夷,号西平,广东归善县(今惠阳区)客家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抗日战争

西安事变:

     蒋介石藏身处

1936 年夏,侵华日军日益猖獗,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浪潮也席卷中华大地。但国民政府的当权者蒋介石还一心只专注剿共。12 月 7 日,张学良来到西安临潼华清池见蒋介石,痛陈国家危亡已到最后关头,非抗日不足以救亡。但遭到蒋介石的厉声训斥。12 月 9 日,为了纪念一二·九运动,西安学生游行请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请愿学生慷慨陈词,张学良深受感动。
次日张学良、杨虎城再次劝谏无效。12 月 12 日清晨 5 时,东北军部队包围了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西北军则包围了西京招待所,囚禁了陈诚等军政大员 20 余人,解除了国民党在西安的军警宪兵武装,接管了机场。同日,张、杨发出通电,提出 8 项主张: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之政治自由;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震动和反响。当天,张、杨电请中共派代表到西安商议,12 月 17 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抵达西安。12 月 22 日宋美龄等抵西安。在社会各界的压力和多方谈判协调下,蒋介石被释放,同时接受了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这次事变后,形势向着有利于实现全民族抗战的方向发展,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形势图

1937 年 7 月 7 日晚,驻扎在丰台的日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卢沟桥以北的龙王庙举行“军事演习”。晚 10 时许,日军诡称演习中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入宛平县城搜?,被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包围宛平。中方冀察当局为防止事态扩大,与日方商定派人调查。双方正在交涉之际,日军突然炮轰卢沟桥,开枪射击宛平城内的中国守军。在卢沟桥附近严阵以待的第 29 军 219 团全体官兵奋起还击。

29 军军长宋哲元下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110 旅旅长何基沣、219 团团长吉星文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一日之内击退日军对宛平城的三次猛攻。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28 日的南苑抗战中,29 军副军长佟麟阁、132 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遗址

平型关位于恒山、太行山山脉的交会处,两山夹谷中纵贯着一条交通要道----蔚代公路,是伏击地的绝佳选择。八路军 115 师师长林彪预测日军将从此路通过,便决心依托有利地形,伏击日军。1937 年 9 月 24 日午夜,八路军 115 师冒雨潜入平型关设伏,以第 343 旅之 685、686 团担任主攻,第 344 旅之 687 团在蔡家峪担任警戒。25 日拂晓,日军板垣师团第 21 旅团之一部,携带车马辎重,大摇大摆地沿灵丘向平型关西进。10 时许,日军全部进入 115 师包围圈。115 师先以步枪、机关枪、手榴弹实施猛烈突击,随后发起冲锋。日军伤亡虽大,但仍负隅顽抗,并企图攻占公路两侧的制高点“老爷庙”,旋遭迎头痛击,退回。经过激战,115 师歼敌 1000 余人,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平型关战斗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歼灭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南京城的百姓,谷寿夫部入城后,立即把街头难民当成活靶子,南京街头顿时血肉横飞,尸首如山。14 日,大批日军入城,在中山码头、下关东站等处射杀数万人。15 日,中国军民及已解除武装的军人 9000 多人被押往鱼雷营屠杀。17 日,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进入南京,对谷寿夫大加赞赏。18 日,日军将城郊难民及俘虏 57000 余人赶至下关草鞋峡,机枪射杀,纵火焚尸。他们的杀人手段极其凶残,砍头、切腹、挖心、水溺、火烧、活埋等,无所不用其极,真是惨绝人寰,人神共愤!城内妇女更无法逃过被强奸、轮奸的噩梦。无论是幼女和老妪都难以逃脱魔爪。禽兽不如的日军在泄欲后,为了掩盖真相,还大规模地毁尸灭迹。此外,公司、商店、仓库、民宅都被洗劫一空,一片断壁残垣。长达 6 个星期的大屠杀,30 万中国人被杀,集体屠杀 28 起,零星屠杀858 起,3万人次的妇女被奸淫,1/3的房屋被毁。昔日的“金陵玉殿莺啼晓”的六朝古都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

为了哀悼死者,纪念国难,我国将 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1938 年初,日本令东路板垣征四郎与西路叽谷廉介两师团在山东枣庄的台儿庄会师南下,企图夺取中原重镇徐州。但庞炳勋、张自忠在临沂的强力阻击打乱了这一计划。矶谷廉介决定不再等待第 5 师团,自率第 10 师团进攻台儿庄。3 月 18 日,日军攻下滕县。随后第 63 联队一部 2000 余人到达台儿庄,先以重炮猛轰,随后步兵从轰塌的域墙缺口冲入庄内。但被我军 31 师赶走。27 日,日军再次发起猛攻,占领台儿庄东北角。双方在台儿庄、刘家湖一带展开激战,台儿庄内已是一片火海。

双方不断增兵。28 日,李宗仁令汤恩伯第 20 军团主カ向南转进,围歼台儿庄之敌。30 日,日军第 10 师团濑谷启亲率其旅团第 10 联队增援台儿庄。自临沂来援的日军坂本旅团,也进至附近的爱曲地区。4 月初,中国军队已对矶谷师团、坂本旅团形成包围之势。3 日,李宗仁下达总攻击令,各兵团向日军发起强势反击。台儿庄内杀声震天,日军溃不成军。濑谷启率日军残部仓皇逃往峄县。至此,台儿庄战役宣告结束。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 1 万余人,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百团大战:

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为了粉碎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1940 年 8 月至 12 月,八路军 105 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进行了一场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战役,称百团大战。此次战役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共分为三个阶段:1940 年 8 月至 9 月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 年 9 月至 10 月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 年 10 月至 1941 年 1 月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 1824 次,沉重打击了日寇,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抗战时期的图片:从左至右分别为:八路军缴获的日军92式步兵炮、八路军使用过的望远镜、毛泽东戴过的八角帽、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日伪时期的纸币:

       

 

国共对决

皖南事变:

   上: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题词,揭露皖南事变真相
下:位于安徽泾县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1940 年 10 月 19 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通电中共中央,限令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于 1 个月内全部开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坚决拒绝这一无理要求,但为了抗战大局,同意将皖南新四军转移到长江以北。经国民党同意,决定经苏南转移。 12 月 8 日,国民党政府再次发电,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次年 1 月底全部撤至黄河以北。蒋介石又密令顾祝同在皖南集结约 8 万人的兵力,准备围歼新四军。

中共中央多次催促新四军速速渡江,但中共东南局书记兼新四军副军长项英迟疑不决,中央予以严厉批评。1941 年 1 月 4 日晚,新四华军部及在皖南的部队 9 000 余人,从泾县云岭出发。5 日行至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袭击。顺祝同下属上官云相等向新四军发起总攻。新四军殊死战斗七昼夜,终因众寡悬殊,伤亡过大,处境艰险。为挽救危局,新四军军长叶挺前往上官总部谈判,被扣押。新四军阵地被完全占领,除千余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性,项英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重庆谈判: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重庆谈判时,与张治中、赫尔利在延安机场合影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争取政治上的主动,邀请共产党领导人到重庆“共商国家大计”。8 月 28 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在国民党中央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飞往重庆进行谈判。就和平建国等问题,蒋介石和毛泽东进行了多次会晤,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就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

10 月 10 日,双方代表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达成了一些重要成果:确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即国共双方要“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的大计;确认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现政治民主化;党派平等合法;取消特务机关;释放政治犯;实行地方自治和自下而上的普选等。在双方斗争的焦点即解放区军队和政权问题上,双方未达成协议。

内战爆发时国共态势图

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

 

1947 年莱芜战役后,国民党军采取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术,不再轻易分兵。华东野战军继续北撤,诱敌深入。国民党军果然中计,紧追不舍。第 1 兵团司令官汤恩伯以整编 74 师为主力,第 25、83 师为左右两翼,于 5 月 11 日自垛庄北进。74 师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全部美械装备,战力较强。师长张灵甫曾在抗日战争中战功卓著,此时他气焰骄横。74 师进展过快,第 25、83 师跟进不及,华东野战军指战员决定虎口拔牙,消灭 74 师。13 日,华东野战军第 1、8 纵队穿插?入 74 师纵深,切断了它与其他国民党军的联系。

次日拂晓,第 1、第 6、第 8 纵队分别攻占了垛庄和万泉山,完全截断了 74 师的退路,将其合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区内。蒋介石立即电令张灵甫坚守孟良崮,以吸引华东野战军主力;并严令外围军队迅速向孟良崮集中,企图内外夹击,歼灭华东野战军主力。但国民党军内部不和,支援不力,又遭到华东野战军的阻挡,74 师仍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15 日,华东野战军对其发起总攻,全歼国民党军 3.2 万余人,击毙张灵甫。外围军队见状,全线撤退。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中的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辽沈战役(1948 年9月--11月)
   1948 年秋,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9 月 12 日,东北解放军突袭北宁线,10 月,包围东北大门锦州。蒋介石闻讯,急飞至沈阳,部署援锦计划。侯镜如率东进兵团、廖耀湘率西进兵团东西对进,支援锦州,但遭遇阻挡。东北解放军对锦州发起总攻,仅耗时 31 个小时,便全歼守军 10 万余人,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第 6 兵团司令卢浚泉。

不久,解放长春。国民党在东北大势已去,但蒋介石仍不死心,强令廖耀湘西进兵团与锦西葫芦岛东进兵团继续对进,企图重占锦州。锦州东北解放军主力将廖耀湘兵团包围在大虎山、黑山及以东地区,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全歼该兵团 10 余万人,俘虏廖耀湘。此后,解放沈阳、营口。至此,辽沈战役结束。辽沈战役历时 52 天,东北解放军以伤亡 6.9 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 47.2 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解放军的总兵力也超过了国民党军。

淮海战役(1948 年 11 月-1949 年 1 月

淮海战役总前委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8 年 11 月 6 日,华东解放军分 3 路南下,向黄百韬率领的国民党军第 7 兵团发起攻击,将其包围在碾庄地区,全歼 10 万国民党军,击毙黄百韬。16 日,中原解放军攻占宿县,切断徐蚌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此时,前来支援黄百韬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龟缩徐州,乱作一团。11 月 25 日,中原解放军与华东解放军一部,将从确山赶来的黄维兵团围困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蒋介石命令驻蚌埠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徐州邱李孙兵团南北对进,以救黄维兵团。但遭到解放军的打击,未能实现。

12 月 1 日,杜聿明率邱、李、孙 3 个兵团弃守徐州,向西南逃跑。华东解放军将其包围在永城东北青龙集陈官庄地区。孙元良兵团企图突围,被全歼。中原解放军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激战 10 日,生擒黄维。1949 年 1 月,向杜聿明部发起总攻,俘杜聿明、毙邱清泉,全歼守军。至此,淮海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历时 65 天,华东解放军、中原解放军以 60 万兵力,同国民党军 80 万兵力作战,歼国民党军 55 万余人,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基本获得解放,为渡江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1948 年 11 月-1949 年 1 月)


  1948 年 11 月,东北解放军挥师入关,抵达平津战场。11 月底,华北解放军第 3 兵团包围张家口,平津战役开始。国民党华北傅作义集团为固守平津,将所属部队部署在东起滦县、西至柴沟堡(今怀安)长达 500 千米的铁路沿线,蒋系 3 个兵团,安置在北平及北平以东之廊坊、天津、塘沽、唐山等地,摆成“一字长蛇阵”。12 月 11 日,华北解放军将傅作义主力 7 个师、两个骑兵旅分别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两地,防止其西窜。东北解放军也完成了对平津塘国民党军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切断了国民党军从海上逃跑的路线。

随后,人民解放军按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略,连克新保安、张家口,歼灭傅作义嫡系部队第 35 军。1949 年 1 月 14 日,东北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对天津发起总攻,激战 29 小时,全歼守军 13 万人,俘虏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1 月 31 日,解放军进驻北平,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历时 64 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52 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渡江战役

胜利渡长江雕塑

1949年4月21日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兵分3路,强渡长江。中路军首先突破了安庆、芜湖间防线,进占繁昌、铜陵等地。随后,西路军也在贵池、湖口间撕开国民党军的防线,占领了东流、彭泽等地。东路军发动渡江攻势,占领了扬中、镇江、江阴。地下党领导江阴要塞国民党官兵举行起义,控制了江阴要塞,封锁了长江。至此,国民党苦心经营3个半月的千里江防全线崩溃。

4月23日晚,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总统府和行政院要员已先期逃往广州,代总统李宗仁逃往桂林。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南进,势如破竹,连克杭州、武汉、九江、南昌、上海等城市。自横渡长江到 5 月 27 日攻占上海,6 月 2 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城市 120 余座,歼国民党军 40 余万人,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杂文趣事

  郑振铎像

郑振铎抢救国宝

1938 年的一天,郑振铎接到中国书店的经理陈乃乾的电话才得知,苦苦寻觅多年的国宝《元刻古今杂剧》近在眼前。这套书落在了两个人手中---唐某有 32 册、孙某有另外的 32 册。他兴奋地去唐某处买书,才得知已被精明的孙某买走。当时,外国和敌伪势力正在大肆搜罗中国的典籍珍品,一想到《元刻古今杂剧》岌岌可危的处境,郑振铎便夜不能寐。后来,他四处筹款,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以 9000 元的高价购得全套 64 册的《元刻古今杂剧》,而书商当时购得仅花了约 400 元。当时,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人们都在纷纷逃难,富贵人家更是慌忙变卖祖传的珍宝。郑振铎不仅仅是购买《元刻古今杂剧》,当时他整日穿梭在售卖古籍珍品的街市中,为了避免国宝流失海外,常常一掷干金。

  《蒋介石日记

 

蒋介石日记:

蒋介石日记从 1915 年持续到 1972 年 8 月,长达 57 年。除 1915、1916、1917、1924 年遗失外,现存 53 年,共 63 册。在中国以至世界的政治家中,有这么长时段的日记存世,十分罕见。蒋介石日记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蒋介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他对国家大事的种种看法。蒋介石去世后,日记由蒋经国保管;蒋经国去世后,由其幼子蒋孝勇保管;蒋孝勇去世后由其夫人蒋方智怡女士保管。2004 年,蒋方智怡决定将日记寄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期限为 50 年,但蒋家可以随时取回日记原件。由于日记若干部分已经霉烂、损毁,胡佛研究院采用第一流的档案保管和处理技术进行了保护、保管,并进行缩微摄影,制成复本。蒋介石日记可以帮助世人管窥这位历史名人的内心世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了解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才女潘玉良:

      潘玉良自画像

潘玉良童年悲苦,父亲、母亲相继弃她而去,14 岁那年又被狠心的舅舅卖到了妓院。正当她在红尘中苦苦挣扎时,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将她救出了火坑,并结成伉俪。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改名“潘玉良”,她的人生也打开了崭新的一页。婚后他们寓居上海时,恰巧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教授洪野先生为邻。天生对色彩敏感的潘玉良常常站在窗前看洪先生作画,回家后偷偷临摹。在大家的鼓励下,潘玉良考取了上海美专,此后又取得政府津贴进入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习。

潘玉良性格豪爽大方,在漫长的海上旅行中,常常买些水果与大家分享,大家也都很喜欢她。但很快就有人听到传言,说她是青楼出身。那些出身世家的闺秀们顿时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甚至私下商议,到里昂后,拒绝她入住海外学院的女生宿舍。面对白眼与鄙视,潘玉良只好以加倍的努力来赢得别人的尊重。皇天不负有心人,潘玉良终于以“中国西洋画中第一流人物”的身份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钱钟书(1910-1998)

 

狷介钱钟书:

钱钟书在西南联大任教时还不足30岁,但已名满学界。有人妒忌他的才华,有人暗地里排挤他,但这多少与他狷介不羁的性格有关。当时他的父亲钱基博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校任教。那里的校长廖世承邀请他去任教,他便辞去了西南联大的教职。他在西南联大时间不长,但逸闻不少。据说他曾公开批评联大的外方系,说:“西南联大的外文系根本不行,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而陈福田是当时的系主任,叶公超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吴宓是他的恩师,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学者。

文化与经济

 

国防电影运动:

        《马路天使》海报

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掠我中华大地,华夏儿女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社会各阶层百姓都自觉地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来。1936 年,左翼文艺运动人士首先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随即,“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的口号也被提出。这一时期拍摄的许多影片都反映了抗日教亡的时代主旋律。如《生死同心》(阳笙编剧,应云卫导演)、《压岁钱》(夏衍编剧,张石川导演)、《夜奔》(阳翰笙编剧、程步高导演)、《十字街头》(沈西苓编导)、《马路天使》(袁教之编导)等影片。

《十字街头》生动地描写了处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的 30 年代的青年们从苦闷、觉醒到走上抗日道路的过程。《马路天使》通过对社会下层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描绘,尖锐地抨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热情地赞美劳动人民的正直善良和团结互助。

 

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为避免遭受战火之灾,平津地区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高等学府相继南迁长沙,组成临时大学,1937 年 10 月 25 日开学。1938 年 4 月,日军沿长江进逼华中地区,长沙地处险境,于是长沙临时大学又迁往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任校务常务委员会主席,主持校务。1946 年 5 月 4 日,举行结业典礼,西南联合大学解散,3 所高校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独立出来,留在昆明,改称昆明师范学院。西南联合大学有过 8 年的光辉历程。校内名师荟萃,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严谨治学,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オ,如杨振宁、李政道、郭永怀、邓稼先等。

             
   今日南泥湾

南泥湾:

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城东南 45 千米处,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抗战时期只是一片人烟稀少的“烂泥湾”。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面临着日、伪军、国民党军的三重夹击,国民党政府又进行了经济封锁,而边区本来就土地贫瘠、经济落后。边区军队如果不解决给养问题,别说抗日,连生存都很困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德总司令会同科研人员多次赴南泥湾考察,1941 年派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曾经手握步枪的战士又扛起了锄头。

他们凭着满腔革命豪情克服了设备、技术等各方面的因难,陆续开垦荒地 26 万多亩,生产粮食 3.7 万千石,不仅实现了自给,还达到了耕一余一。在南泥湾的带动下,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全面深入地开展起来,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围困边区军民的企图。著名歌曲《南泥湾》正是为了三五九旅的官兵而创作的,诗人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后来由郭兰英演唱后,更是走红边区,响彻全国。

 

徐悲鸿与《奔马图》:

   徐悲鸿《奔马图》

 

《奔马图》右题词:“辛已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可见,徐悲鸿作此画于 1941 年秋。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故他们倾尽全力在长沙数次发动战争。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此画中的马腾空而起,昂首奋蹄,鬃毛飞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让人热血沸腾。作者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只寥寥几笔,就使这匹马有形有体,刚劲有力。这幅《奔马图》能让人感受到马呼出的热气、滚烫的体温,甚至淋漓的汗水。它强健的生命力正是抵抗侵略的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解放区的文艺成就 :

1942 年,解放区在文艺界展开了整风运动,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评判一切文艺作品必须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原则;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特别是工农兵群众服务,号召解放区的文艺工作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创作出革命的文艺作品。在这种政治方针的指导下,出现了一大批反映下层工农群众和抗日战争的艺术作品。

小说有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孙犁的《荷花淀》。戏剧方面,旧剧《打渔杀家》《逼上梁山》,新式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都被赋予了新形式、新内容。吕骥、冼星海等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传唱不衰的歌曲。这些艺术作品印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世间已无张爱玲:

    张爱玲(1920-1995)

她有显赫的家世,是清末洋务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也有悲惨的童年,父母离异,从小就要忍受父亲和后母的毒打、虐待。正如她的一本小说集《传奇》所反映的,她的作品和她的人生就是一部不能重写的传奇。她一生桀傲不驯、放荡不羁。小至服饰,她敢宣称即使穿着祖母的寿衣也没什么,只要“别致就好”。大至婚姻,她背弃了整个世界,投入既是才子又是汉奸的胡兰成怀中。但“十步香草,步步留情”的胡兰成又背弃了她,她只能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

后来,她移居美国,1995 年在绝望的孤独中黯然逝世。文如其人,她的作品诠释着她的人生,反抗与苍凉同在,傲骨与凄惨并存。从《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到《金锁记》《倾城之恋》《红攻瑰与白玫瑰》,就像毒品一样,让人欲罢不能。正像作家贾平凹曾说:“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

 

人民币的诞生 :

   第一套人民币

位于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的一座普通小灰楼何以吸引那么多游客探访?原来这里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人民币的诞生地。目前,已被改建为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旧址纪念馆、河北钱币博物馆。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各个解放区连成一片,发行统一货币变得迫在眉睫。经过南汉宸等人紧张有序的筹备,1948 年 12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发行了第一批人民币---伍拾元券、?拾元券、壹拾元券。这标志着新中国本位货币的诞生。据一些钱币收藏家统计,第一套人民币有 12 种面额,78 个票种。钱币上的文字由董必武先生书写,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华民国”“壹贰参肆伍陆柒捌玖拾”等。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初步实现了中国货币制度的统一,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也有利于尽快结束国民党遗留的经济混乱局面。

但第一套人民币有明显的过渡性质:票种多,票面复杂,识别困难;面额大,不利于会计核算;质量参差不齐,假币多;没有一定的国际比价,不利于国际往来。无法适应国民经济的恢复。至 1950 年 8 月,第一套人民币基本停产,1955 年彻底退出了流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