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城邦时代(雅典、斯巴达)与希波战争
希腊的荷马时代延续了将近三百年。公元前8世纪中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国家再一次地建立并巩固了。此时的希腊国家大多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边的农村组成一个独立自主的邦国,故而被称为希腊城邦。
早期城邦最著名的是科林斯,它占据了横跨科林斯地峡的优良地理位置,迅速发展成为希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他们还得到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的入海口。在希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海战之后(公元前670年),科林斯凭借其秘密武器三层桨座战船大获全胜。但是科林斯的辉煌转瞬即逝;到公元前6世纪,雅典之星迅速升起。
在希腊南部,公元前8世纪中期到前7世纪中期,另一个强大城邦斯巴达对其邻邦美塞尼亚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完全地征服了该地区。到了公元前6世纪后期,斯巴达已经成为希腊南部伯奔尼撒半岛的绝对霸主。斯巴达为了确保自己的霸主地位,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建立起了伯罗奔尼撒同盟。斯巴达是同盟的领导核心。
在整个希腊半岛上,唯一可以和斯巴达抗衡的城邦国家便是雅典。雅典位于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雅典和斯巴达不同的是,它所施行的是原始的民主制度。公元前594年,身为政治家兼诗人的梭伦出任雅典的执政官,开始推行改制。这次改革首先颁布了“解负令”,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债务奴役制度,解放了平民。
之后不久改革了等级划分制度,原有的制度是永久不变并世袭的划分方式,梭伦将它改为按照财产的多寡来划分公民等级。最后梭伦又设立了新的政权机构,贵族统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梭伦改革常被视为“雅典政治民主化的起点“。随着上述几项改革的实施,雅典逐渐成为了一个民主、富有、强大的城邦。
公元前507年,克里斯提尼当选雅典执政官,他再次拉开了雅典改革的大幕。克里斯提尼改革最为核心的措施就是建立了以地缘标准来划分的部落制度,他把雅典古老的家族势力分散到不同的部落之中,从而削弱了贵族的影响力。陶片放逐法也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一项新政。陶片放逐法使用陶片作为选票,在公民大会上决定是否实施对政治人物的流放,只有总票数达到6000票时决议才能生效。克里斯提尼改革被视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标志“。
接着,古希腊城邦开展了大规模的“殖民运动“,希腊人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地中海区域,他们西至直布罗陀海峡,东到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南到北非和埃及,北至南俄草原。希腊城邦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已经拥有了很大的规模。而在当时的西亚地区,波斯逐渐崛起,它的统治范围最终沿着安纳托利亚沿海一直扩展到卡利亚和利西亚,成为了一个地中海强国。
随着希腊和波斯的强大,两国之间不断地出现摩擦与纷争。这使得战争逐渐成为解决两国矛盾的唯一手段。第一次希波战争爆发于公元前492年,波斯军队横跨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了欧洲,取道色雷斯和马其顿王国前往雅典。但是海军行进到希腊的阿多斯海角时遇到了飓风,几乎全军覆没。于是波斯只得仓促回军。这次入侵使得希腊本土各邦统一起来,决心共同抵抗波斯的侵略。在希腊各城邦中,抵抗态度最坚决的便是斯巴达和雅典。希腊组成了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统一联军。
公元前49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又从另外一条路线入侵希腊,这支队伍横跨爱琴海,水陆同时到达雅典附近。两军在马拉松展开了决战,战斗以波斯军队战败而告结束(马拉松决战经过见波斯章节)。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菲迪皮茨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说完胜利的喜讯后,就倒在地上死了。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第一次希波战争以雅典的胜利而告终。希腊和波斯进入了暂时的对峙时期。
公元前481年,希腊三十一个城邦在斯巴达集会,建立了全希腊的同盟,一致对抗波斯的入侵。大会推举斯巴达为希腊同盟的统帅,而雅典统率希腊海军。随着两国准备停当,第二次希波战争也拉开了序幕。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亲率海陆大军共五十多万,入侵希腊半岛。其中包括了十五万海军,上千艘战船。这支大军浩浩荡荡地沿着地中海海岸朝着希腊而来。而此时的希腊,共有十一万的陆军和四百艘战船,加上城邦的地域局限,部队极其分散,调动不易,劣势依然非常明显。
双方在温泉关展开了一场大战(温泉关战争详情见波斯章节),300名斯巴达勇士和他们的塞斯比亚盟军在温泉关全军覆灭,只活下来一个人。他们的领袖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死后还被枭首立柱,遭到波斯人的嘲弄。雅典城邦陷落于波斯之手,雅典人逃到了附近的萨拉米斯海湾。波斯国王薛西斯把卫城付之一炬。
公元前480年9月,希腊和波斯的海军在萨拉米湾展开了决战。萨拉米是个小岛,它的东部与阿提卡内陆隔着一道狭窄的海峡,希腊人将波斯船只吸引到这里,并在这里设伏。战争持续了一天,波斯人在狭窄的海湾内,完全失去了数量上的巨大优势,波斯海军受到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狼狈逃走。萨拉米斯海战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人的胜利,证明了薛西斯无法推进对希腊南部的征服。
随后的普拉提雅战役更是给了波斯陆军致命一击。希腊集结了二十四个城邦的全部兵力,由斯马达人统领,在普拉提雅地区向波斯发动了最大规模的进攻,战争持续了十二天,波斯陆军一败涂地,只有少量部队得以返回波斯。
薛西斯本人也逃回了波斯本土,接下来的战争形势趋于明朗化,希腊人追击着败退的波斯军,进一步解放了被波斯控制的小亚细亚地区沿岸的希腊城邦。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希腊人修建了很多纪念性建筑物,如来自德尔斐的青铜蛇柱,它现在屹立于伊斯坦布尔的竞技场,该纪念柱上刻有在前479年的普拉提亚战役中协助抵抗波斯人的三十一个城邦的名字。
波斯今此一战,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对希腊的大规模战争了。两国之间于公元前449年缔结了合约,波斯承认了小亚细亚地区希腊诸邦的独立,并承诺不再与希腊为敌。这场战争才正式宣告结束。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希腊胜利确保了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及安全,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