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灯光的规模在过去几十年中飞速地增长,因为发展中国家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进行了城市化建设。虽然这对大部分动物来说是个坏消息,但有些夜行捕食者将潜行能力发挥到了一个新高度,能在城市的街道上找到自己的快餐。
印度城市孟买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挤满了人---孟买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人们习惯了成群的野狗与自己分享这座城市。但这里还有更加危险的动物潜伏在黑暗中:猎豹。
城市小豹(下图)。猎豹幼崽正在孟买的桑贾伊・甘地国家公园中的一口井边喝水,猎豹妈妈喂给它们的食物中有部分是以城市垃圾为生的流浪动物。
猎豹是独行侠,它们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地跟踪猎物,利用夜晚的掩护,通常会在仅仅一两米之外暴起袭击。在城市中捕猎时,猎豹会躲在阴影里跟踪不自知的猎物。野狗占据了它们菜单的1/4(在孟买有很多野狗),山羊和小猪崽也上了它们的餐盘,但如果成年猪发现了猎豹并发出警告叫声,猎豹的这一场捕猎行动基本就失败了,因为猪在面对捕食者时非常有斗争意识。
市郊潜行者(下图)。一只孟买的猎豹正走在自己惯常的夜间巡逻路线上,附近公寓中的住户完全没注意到它。他们的公寓楼侵占了猎豹生活的国家公国的边缘,但猎豹已经适应了,它们开始捕猎狗、山羊、猪以及人类养的其他动物。
城市猎豹仅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才会攻击人类,通常是那些住在城市公园边缘、露宿街头或外出解手的人。但在通常情况下,人群及其制造的噪声能保护大部分的城市中人。到了黎明时分,孟买的猎豹会回到城区附近的国家公园,它们只会在夜间重新回来。
一旦夜幕降临,孟买的猎豹就开始了觅食活动。它们觅食的核心地段是城市中央的大规模公园,但由于人类的建筑不断侵占公国的土地,猎豹们学会了在城市中讨生活。它们主要捕猎猪、山羊和流浪狗,但它们都是机会主义者,还会捕捉鸡,在偶遇露宿街头或外出解手的人类时也会发起政击。但在孟买,被人谋杀的人的数量要比被猎豹咬死的多得多。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不知道猎豹就在他们的家门口徘徊
1. 潜行。这张热成像照片显示,一只猎豹距离孟买城市公园中违法建造的公寓楼很近,它正在沿着固定的路线觅食,它知道沿路可能会有野猪。
2. 攻击。为时已晚,睡着的母猪只听到了自己的一只小猪的尖叫声,它惊醒后徒劳地追赶着猎豹,想要逼它扔下自己的孩子。
3. 安全撤退。一道高墙就像是自然环境中的树枝,令猎豹摆脱了墙下愤怒的母猪,使它有机会咬死猎物。
4. 小猪点心。猎豹叼着猎物离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吃掉猎物。几个晚上之后,这只母猪的所有小猪都葬身于豹口。猎豹可能是利用贫民窟中的派对噪声帮助自己潜行接近猎物的。
从 5000 多年前城市雏形出现开始,直到电出现之前,人工照明的工具只有火。随后在 19 世纪 70 年代,由于白炽灯泡的发明,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多世纪之后,世界沧海桑田。全世界的很多地方现在每天 24 小时都灯火通明,甚至许多城市从外太空都能被看到。因此,光污染成了一个严重问题----不仅仅是对人类,对野生动物来说亦是如此。
当飞娥振翅而飞时,它们利用月光来导航:只要它们令自己的身体与月光的角度保持一致,它们就能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直线飞行。但当亮光离它们只有几米远时,一切都错乱了。如果飞蛾继绫保持与亮光平行的路线飞行,它们最终会开始转弯,离光源越来越近,直到撞上光源。自然学家利用这一点,用光谱和月光相似的汞蒸气灯泡将飞蛾引入一个陷阱。
但人类并不是唯一一种会聪明地利用人工光源当诱饵的生物,蝙蝠们聚集在街灯周围,它们知道那里聚集着很多飞娥。蜘蛛会专门在街灯附近织网---同样的,因为这么做能够提升它们成功捕获昆虫的概率。
壁虎也会在室内的台灯边捕捉飞虫,利用它们在垂直墙壁和天花板上爬行的能力捕捉猎物。壁虎的爪子进化出了黏性,令它们能够抓住热带植物滑溜的叶子,而城市中的壁虎可以同样不费吹灰之力地爬上墙壁或玻璃窗。
在城市,真正的黑暗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生态学上的光污染导致了很多意外的结果。欧洲知更鸟这样的鸣禽一般只会在黎明前和黄昏时鸣叫;通常鸣叫都发生在空气静稳的时段,这样能令叫声传播得更远,而且这种时候天光太暗,无法觅食。它们一般都在白天觅食,夜晚睡觉。但在诸如伦敦之类的城市中,整晚亮着的街灯令一些知更鸟误以为太阳马上要升起来了,所以它们开始歌唱,附近的其他种类的雄鸟也跟着叫起来,保证自己不会在领地争夺或求偶上败下阵来。但这种“军备竞赛”令这些在灯火通明的城市中的知更鸟们整晚整晚地鸣叫而不睡觉,这样一来,它们的生物钟就受到了负面影响。
长距离迁徙的鸟类在夜间飞行,它们选择趁着夜色掩护进行迁徙有几个原因:气温更低,这样就不会让它们体温过高;而且这样避开捕食者的概率更大。但夜间迁徙的关键原因是,鸣禽们要利用月球、恒星以及地球的磁场来导航。就像被光亮吸引的飞娥一样,当鸟儿的迁徙路线经过城市时,它们就会迷失方向,无法再找到迁徒的路。
我们早就知道灯塔会影响迁徙的鸟类,很多鸟儿最后都向着光源飞行,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被冻死。但最近的证据显示,每年的春天和秋天都会有几百万只小型鸟类一头撞上城市中灯火通明的大楼,然后丧命于此。在北美洲,城市管理者们正在研究降低光污染、节约能源和金钱,同时有助于防止飞鸟因误撞城市中灯火通明的建筑而死亡的方案。
过多的灯光对野生动物的另一种影响是在更加小的范围内发生的:在水体附近的光污染会阻止浮游生物进食藻类,这会令藻类呈爆发式生长,导致水体中的生物缺氧。光污染甚至还影响着在我们眼中不是城市的地方,例如巴巴多斯的海滩。
海龟到巴巴多斯岛产卵的现象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但如今度假村的灯光将刚孵化的幼龟们引入了歧途。在孵化时,它们需要尽可能快地朝着海水前进,这样才能避免被海鸥之类的捕食者抓住。它们进化出了朝着最明亮的远方----反射着月光的海水----前进的本能。但如今最明亮的光线来自于酒店和餐馆,这令幼龟们前行的路线南辕北辙。红蟹们聚集在街灯下,在幼龟们到达大海之前就抓住了它们。对这些眼睁睁地看着城市化吞噬了自己曾经原始的自然孵化地的海龟们来说,它们的未来非常黯淡,不过幸好有自然保护者帮助它们到达大海。
在世界各地,城市都在不断扩张,占领越来越多的郊野地区。虽然人类急需在城市地区建造楼宇,但也需要绿色的空间,让自己能放松心情甚至回忆起自己曾经在郊区的家。许多这样的绿色空间----公园、花园和其他城市绿洲---都被使用者严密保护着,其结果是这些地方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如今,人们甚至还在探素更新颖的方式,让城市更适合人类和野生动物生活,其中就包括绿色屋顶,即把草皮和植物安置在楼顶上。目前,绿色屋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们能给环境带来很多好处,例如保护水体和节约能源,还有就是因为它们能吸引来野生动物。
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的市中心,建筑师和环境保护者们采用了一种更加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在城市中满满当当的大楼里挤出了更多的绿色空间----他们在一栋大楼的侧面建造了一片“垂直森林”:700 棵树,相当于20000 平方米的树林。(下图)
城市国家新加坡的人口更加密集,差不多 600 万的人口挤在只有怀特岛那么大的地方。由于人们很难离开城市,所以他们开始引进野生生物。目光所及,到处都是绿色的墙壁和从大楼里长出来的树木,这是城市补贴政策的结果,鼓励着人们创造了比他们失去的绿地更大的绿色空间。在东南亚的大企业中,这掀起了一股风潮,新建造的大楼都力争看起来郁郁葱葱的。
新加坡市的绿化规模非常巨大,如今市里的野生动物多样性傲视全球其他任何城市。新加坡市也是 3 个被评定为生物多样性热点的城市之一。
米兰和新加坡市的例子告诉了我们,只要愿意,我们就能够将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囊括进我们的城市中。但这仅仅是期望,而非规则。如今有更多的人居住在城市而非郊野环境中,这个比例只会继续増长。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城市,令自己和野生动物都受益,只要我们有志于此。我们拥有控制权,我们能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让野生动物进驻城市并适应在此生活,且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中,我们也能令自己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