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继续打下去(3)

依据东京大本营制订的一九四三年度《对华作战指导计划》,侵华日军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占领区,并继续增派部队用于太平洋战场。可是,鄂西会战后,侵华日军总数依旧有二十四个师团、十二个独立混成旅团和十三个航空中队,总兵力约六十万。身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俊六深知,诱降重庆并隔断其与英美的关系,除了诉诸武力之外没有其他办法,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的局面下,迅速解决中国问题已经越来越迫切。?俊六虽然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他坚持认为:“杀出条血路是能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唯一重要方策。”

所谓的“血路”,就是攻入重庆国民政府所在地四川。为此,鄂西会战一结束,他就派高级作战参谋天野正一去东京,直接向大本营请求批准他彻底“消灭重庆政权”的作战计划。天野正一向大本营提出的建议是:“总司令官已胸有成竹,仅仅指望以政略的成果来解决中国方面问题是困难的。希望能决心在本年十一月后至来年三月进攻四川。”

东京大本营否决了?俊六的建议。理由是:“不能对派遣军增派兵力,新组建部队更为困难。”作战计划被否决的当天,?俊六写下日记:“如此只能一直成为美英反攻对象,终将处于守势。没有杀出一条血路的打算,重庆屈服的时机是不会到来的,实乃可叹!”

八月二十八日,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制订了《昭和十八年秋以后中国派遣军作战指导大纲》,《大纲》依旧体现出?俊六强烈的进攻意识。?俊六知道蒋介石的军队不会主动发动攻势。尽管双方的对峙线很宽大,但日军仍有能力实施短促突击,打击以中央军为首的正面战场上的中国军队。长期的作战令?俊六对蒋介石的军队了如指掌。如果说战争初期,国民政府的军队对付日军常设师团的一个联队要动用一个师的话,现在几乎要动用一个军了。?俊六对中国战场的最大忧患是,战争到了一九四三年,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武装越来越强大了。

蒋介石同样以共产党的壮大为患。出发去开罗之前,他精心策划了一件大事:要求国民政府统辖区域内的所有人,必须“切实研讨”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此书是由蒋介石授意、陶希圣代笔,再以蒋介石的名义由重庆中正书局公开出版的。《中国之命运》刚一出版,就被中国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是国民党发动新一轮反共高潮的动员令和宣言书。

在日本明显大势已去的时刻,身兼国民党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的将介石,真正做到了党政军大权独自在握。特别是美英为了确保中国抗战,宣布中国是世界四强之后,与美、英、苏等世界强国平起平坐的感觉令蒋介石更加自信。有了美英的支持,日本人已不在话下,沦为亡国奴的话题没有意义了,而另一种“亡党亡国”的担忧开始令介石坐卧不宁。蒋介石认为,有必要为消灭共产党做强大的舆论准备了。

《中国之命运》全书二百一十三页,论及抗战的篇幅只有十二页半,其主要内容是系统地讲述蒋氏风格的专制独裁主义,同时猛烈地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体系。《中国之命运》更为重要的内容,是大肆捧颂蒋氏“三民主义”的至高无上。蒋介石否定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指责共产党人挑拨了国民党内部左右两派对立,并把全面抗战以来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成是共产党人搞的“军阀割据”。基于这样的理论,蒋介石宣称:“如果不肯彻底改变封建军阀的作风”,“没有根本放弃武力割据的决心”,“那就是无论怎样宽大,决不会发生什么效果亦找不出什么合理的方法了”。----蒋介石的言外之意很清楚,国民政府对付共产党只剩下武力讨伐了。

至于讨伐的时间,蒋介石认为“不出这二年中”。一九四三年五月十五日,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第三国际宜布解散,这一消息令国民党人兴奋异常,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到了命运尽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针对共产国际解散的问题指出:很久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即已能够完全独立地根据自己民族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决定自己的政治方针、政策和行动”。“共产国际的解散,将使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心与创造性更加加强,将使党与中国人民的联系更加巩固,将使党的战斗力量更加提高”。果然,第三国际的解散并没有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任何影响。

一九四三年秋,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和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聚在了陕西的一个县城里,根据蒋介石的指令商定进攻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的作战方案。会后,胡宗南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了具体作战计划:各路部队从各个方向向陕甘宁边区的核心地带压缩;动用第八战区的部队,加上特地调来的部队共五个集团军近五十万兵力,分成九路闪击延安,一举荡平共产党中枢。

日军尚在国土上横行,哪有自己打自己的道理?针对《中国之命运》一书,延安的《解放日报》连续发表文章,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同时对胡宗南即将对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展开了猛烈的舆论战。毛泽东写出《质问国民党》一文,指出在国民党领导的全国军队中,位于西北的有第三十四、第三十七、第三十八集团军,其中的两个集团军用于包围陕甘宁边区,只有一个集团军用于防守宜川至潼关的黄河沿岸。这一事实,全国皆知。近日防守河防的第一、第十六、第九十军开到了彬县、淳化、洛川一带,为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而置黄河河防空虚于不顾。那么,国民党人叫共产党人“破坏抗战”“破坏团结”,难道“尽撒河防主力,倒叫做增强抗战吗?难道进攻边区,倒叫做增强团结”吗?

胡宗南的部队准备进攻陕甘宁的消息,遭到了全国舆论的激烈抨击。令蒋介石没想到的是,盟军方面对此也反应激烈,美国人明确表示绝对不允许因为发生内战而削弱中国战场对日作战的力度。在国内外舆论的双重压力下,七月十日,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停止对陕甘宁边区的行动,并回电朱德声称胡宗南部“无进攻意”。十二日,胡宗南命令围攻陕甘宁边区最前沿的第一军和第九十军退回黄河河防。

《中国之命运》发表后,重庆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奉命对共产党军队的现有编制、兵员、枪支和火炮数量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得出的统计数字或许可以令即将前往开罗的蒋介石感到些许安慰:那些关于共产党武装兵力已达百万以上的传说似乎不那么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