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继续打下去(5)

更讳莫如深的话题,当属曾是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这是让重庆国民党最难堪的。好像故意与蒋介石对抗,在蒋介石飞往开罗的同时,汪精卫飞往日本东京,参加由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召集的“大东亚共荣大会”。会后,汪精卫发表讲话宣称,要和日本人齐心合力,赢得大东亚战争的胜利。他向日本人作出了“肃正思想”“确保治安”和“增加生产”三项保证,决心和日本人“同甘共苦,同生共死”。

就在东京的“大东亚共荣圈大会”召开之际,侵华日军派出代表前往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祭奠了蒋家祖坟----日本人做梦都想让蒋介石替代汪精卫成为“共荣圈”里的一员。但这将永远是日本人的一厢情愿了。

此刻,蒋介石已入住开罗西南十五公里处尼罗河西岸的米纳饭店一号别墅。英国驻埃及大使前来通报,英国首相丘吉尔已经抵达开罗,并准备前来拜访蒋介石。本来是准备与罗斯福先见面的,但罗斯福尚未抵达,丘吉尔却先来了,经过考虑之后,蒋介石决定主动去拜访丘吉尔。在米纳饭店十八号别墅里,蒋介石和丘吉尔进行了半小时的谈话。丘吉尔说,他之所以能够由地中海乘坐英国军舰到亚历山大港,然后换成飞机来开罗,完全是盟军掌握了地中海控制权的结果,而在几个月以前这是不可能的。

在简短的寒喧之后,丘吉尔涉及了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是否希望苏联加入远东战场的对日作战,蒋介石的回答十分干脆:当然希望,越快越好。第二天,十?月ニ十ニ日,各方代表就太平洋作战、缅甸对日作战和其他军事问题进行了磋商。中国代表提及美国为什么不向中国战场派遣陆军的问题,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的解释是:派遣美国陆军到中国对日作战,本不是一个问题,只是近来美国运输舰船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上损失很大,加上苏联战场急需大规模的军火供应,土耳其也即将参战,因此也存在船舶运输问题。

目前,连急需增授的麦克阿瑟将军也只得到了几个美国陆军师,他现在主要依靠澳大利亚为数不多的部队维持作战。马歇尔的言下之意是:相比而言,中国自身有那么多的军队,应该不必叫苦。不过,如果中国要的不是人,而是别的东西的话,比如飞机,要多少美国就给多少,“惟希望中国加强机场等设备”。这天,丘吉尔登门回访了蒋介石。当蒋介石表示中英两国要充分合作,有必要坐下来就各种问题认真商谈时,丘吉尔回答说,他带来的各种专家足有四百多人,无论谈什么都可以。丘吉尔告诉将介石,他的意愿是,战后须有一个维持世界和平的总机构,总机构下再有欧洲分机构、远东分机构等等,以让世界各国都可以参加进来。

这天,丘吉尔登门回访了蒋介石。当蒋介石表示中英两国要充分合作,有必要坐下来就各种问题认真商谈时,丘吉尔回答说,他带来的各种专家足有四百多人,无论谈什么都可以。丘吉尔告诉将介石,他的意愿是,战后须有一个维持世界和平的总机构,总机构下再有欧洲分机构、远东分机构等等,以让世界各国都可以参加进来。

二十三日,中、美、英三国代表开始就会议宣言展开进一步磋商。对于中国来讲,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关于这一点,在中、美、英三方工作人员共同草拟宣言的时候,曾发生了措辞上的争执。还是英国人对中国发难。英方代表提出,在宣言草案里,其他被占领地区都没有说明必须归还何国,唯独把日本占领的“满洲”、台湾与澎湖列岛明确写上“归还中国”,这样的表述将会引起英国国会议员的质问,建议把“当然应归还中国”这句话,改成“当然必须由日本放弃”。

英国人的质疑立即遭到中国代表王宠惠的激烈反对:日本放弃侵占中国的领土后,那些土地到底归属哪里?如果不明确写明,中国艰苦进行的持久抗战是为了什么?这样含糊不清的言辞出现在宜言里,不但中国人民会困惑,整个世界也会不理解,会议宣言将变得价值全失。美国代表明确支持中国代表的意见,认为言辞含糊的后果将使世界对盟国阵营严重地不信任。于是,原草案叙述得以维持。

这天上午十?时,中、美、英三国首脑以及宋美龄召开了第一次正式会议。由于政治问题私下里已经商讨,会议主要就军事问题展开讨论。涉及中国的讨论重点是向缅甸实施反攻的军事计划。晚上,罗斯福举行晚宴。宴会后,蒋介石与罗斯福进行的会谈持续到午夜。蒋介石再次重申了中国的政治主张,包括设立四国机构或联合国机构问题、过渡时期的国际安全问题、德国投降问题以及远东安全问题。

特别是关于中国问题,蒋介石按照事先草拟的原则与罗斯福详细交换了意见,并就诸项政治问题与罗斯福达成了原则上的一致。而罗斯福向蒋介石询问了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日本战败后,日本的天皇制是否应该废除?显然,罗斯福以为与日本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中国,会坚决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并认同永久性地废除天皇制度。蒋介石的表态令罗斯福有些意外:此次日本战争的祸首,为其若干军阀。我以为除了日本军阀必须根本铲除,不能让其预闻日本政治以外,至于它的国体如何,最好待战后由日本人民自已来决定。

三国首脑会议一直持续到二十六日。ニ十七日下年,在拜会了埃及国王和王后后,蒋介石飞返中国。罗斯福和丘吉尔带着会议宣言一起飞到德黑兰,与从苏联飞来的斯大林会商,斯大林对宣言草稿表示完全赞同。一九四三年十ニ月一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开罗宣言》正式发表。蒋介石的评价是:“开罗会议虽仅仅四天,但将中国自甲午以后被日本侵据的领土主权,一举收复。” 《开罗宣言》为维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提供了国际法上的法律依据。

罗斯福在赴开罗之前曾公开表示:“远东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罗斯福的出发点很明确:在与日本人作战的时候,需要中国战场的支撑和协助;而在战后的政治格局中,让中国成为具有和英、苏、美三国具有同等地位的大国,有利于美国在未来国际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制衡英国特别是制衡苏联,同时也有利于美国维护其在亚洲的权益。

就尚未结束的太平洋战争而言,正在与日本人苦战的美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持住中国的抗日战场。对此,美国陆军部部长史汀生说得很明确:“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人继续打下去。”换句话说,如果中国战场支撑不住了,或者国民政府向日本屈服了---当日本人的“大东亚共荣圈”形成时,美国人是否能在亚洲站住脚就很难说了。

美国人、英国人乃至苏联人都知道,如果不给予一个令中国人朝思暮想的巨大利益,中国必须和盟国生死攸关地捆绑在一起的理由就不那么扎实。而这个巨大的利益只能是:让日本把过去侵吞中国的所有东西都吐出来交还中国,并把日本人再次抢劫中国的可能性完全杜绝。

问题是:中国是否有能力继续打下去?就中国的命运而言,不需要美国人强调“要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人继续打下去”,中国人为了自己的国家与民族也必须打下去,民族的自尊、领土的完整以及民众的安康幸福才可能真正获得。中国人正在打下去。就在开罗会议进行的时候,抗战中国正进行着一场空前残酷的血战,血战发生地在湖南省一个名叫常德的小城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