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山川震眩,声折江河(2)

第五十三军的两个师,第一一六师和第一三0师,官兵随身携带的给养已消耗殆尽,高黎贡山间云雾迷漫,与企图空投的飞机联络不上,大山深处方圆百里杳无人迹,只能依靠采挖野菜和竹根为食。高黎贡山是中国西南垂直落差最大的山脉之一,山下怒江两岸夏季闷热,而山顶的气温却仅有几度,入夜甚至会降至零摄氏度。森林密布,冷雨飘摇,穿着单薄军服的官兵腹内空空,虽然每个人都发了美式雨衣,但冻饿还是会让他们面临死亡的威胁。更何况,头顶上是居高临下的日军火力阻击,脚下是湿滑陡峭的崖壁山路,部队每推进一步都要凭借极大的勇气和意志。日军第一四八联队主カ从北向南,第一一三联队从南向北,夹击进攻江苴的第五十三军。第五十三军的两个师苦战至六月二十?日,终于攻下江苴。

在北斋公房方向,第五十四军第一九八师依旧久攻不克。六月九日,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主力前来增援,马面关和桥头再次被日军占领。第五十四军命令第三十六师主力攻击桥头,协助第一九八师对北斋公房的再次进攻,第六军预备第二师也奉命前来增援。从怒江岸边陡立而上的峭壁间,山路两侧布满了日军的碉堡,远征军攻击部队一面艰苦地攀援,一面持续不断地消灭碉堡,官兵们装备的美式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发挥了作用,在火箭弹的轰击和火焰喷射器的烈焰中,日军被赶出地堡,在森林中四处逃命。

接近位于山顶的北斋公房据点时,远征军官兵接到指令:撤离一千米,等着航空兵来收拾日军。官兵们撤到北斋公房北侧的丛林里,燃起篝火烤衣做饭,然后就听到了美军第十四航空队的战机呼啸而来:九架侦察机先在怒江上空盘旋,随之向北斋公房俯冲扫射,同时发射了指示目标的彩色曳光弹,接着轰炸机就来了,成吨的航空炸弹倾泻在日军盘踞的地堡上,剧烈的爆炸声震撼山峦,地堡的残片和日军的残肢高高地腾起,地画上的远征军官兵欢呼雀跃。

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展开全面攻击后,重庆军事委员会鉴于中国驻印军已经开始攻击密支那,缅北的日军难以调兵增援滇西,随即决定将远征军全部兵力投入滇西反攻。并于五月十?日下达了远征军主力乘机渡江,猛烈扩张战果,向腾冲、龙陵和芒市全线攻击的命令。二十二日,由防守军转为攻击军的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发布作战计划。

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当面日军,是以龙陵为防御核心的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主力。在通往龙陵的沿途有两大据点:北为滇缅公路上的松山,南为康芒公路上的平戛,其中以松山据点最为坚固。在松山与龙陵之间防御的日军第一四六联队主力,自一九四二年占领松山以后驱使大量当地劳工,在第五十六师团工兵部队的支持下,围绕松山核心阵地修筑了一系列永久性防御工事,大型地堡均由粗木和重型钢板构成,上面覆盖的泥土厚达三米以上,可以抵御重炮的轰击和航空炸弹的轰炸。

按照第十一集团军的计划,自五月二十九日开始,第七十?军主力附第六军新编第三十九师,自北向南,分别由惠通桥、攀枝花、军寨渡、火石地、打黑渡、七道河等渡口大规模强渡怒江。至六月二日,所有部队均顺利登上怒江西岸。集团军司令部得知日军后方空虚,决定以一部攻击腊勐和松山,主力直指龙陵和芒市。从第十一集团军的作战计划上看,宋希濂试图先以两个军的兵力攻占平戛、象达和镇安街,进而攻克龙陵和芒市。如果得手,北面的松山日军会因后方补给线被截断而撤退。因此,他在攻击松山的方向上,只投入了新编第二十八师的八十ニ、八十三团,而把该师的八十四团划归第八十八师打龙陵去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无论对龙陵还是松山的敌情判断,中国远征军都作了过低的估计。

阴登山是松山日军的屏障。松山附近几座山上的日军可从不同方向对阴登山进行火力支持。五日,新编第二十八师的两个团,在重炮和轰炸机的助战下,分别向阴登山和山脚下的腊勐发起进攻。八十三团经过激战冲进腊勐街,日军后撤。八十三团击溃日军的数次反击,切断了通往大坝的公路。之后,八十二团在攻击阴登山时,遭遇日军猛烈的火力抵抗。远征军的炮火轰击开始延伸,三营的两个连在机枪掩护下发起第一次冲锋,可土兵们刚刚跃出棱线,就遭到来自南、北、西三面交叉火网的拦截。炮火打击后,八十二团连续组织三次冲锋,包括机枪连连长在内伤亡了百余人,直到天黑攻击仍没取得进展。官兵们只能在距山顶很近的棱线上挖掘战壕,准备天亮后再战。

六日,八十二团使用了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数十挺轻重机枪掩护着步兵轮番冲锋。中国官兵曾一度冲上山顶,但很快就在日军的反击下再次退回到棱线上。这一天八十二团官兵伤亡数十人。七日,八十ニ团再次以两个营的兵力对阴登山实施攻击,摧毁了日军的几个地堡后又一次冲上山顶,没想到再次被日军反击下来。如此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日军只要还有一口气便不放下武器,最后时刻用手榴弹与冲杀过来的中国士兵同归于尽,那些身边没有手榴弹的则用刺刀戳进自己的腹部自杀。中国官兵还吃惊地发现,日军修筑的地堡如此坚固,即使被大口径榴弹炮直接命中也可以毫发无损。一个地堡被轰炸机投掷的重磅炸弹将顶部炸开,露出里面被数条铁轨支撑着的直径达一米多的原木和厚达两厘米的钢板,地堡内部因此损毁不大,且生活设备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