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山川震眩,声折江河(10)
为挽救缅北和滇西危局,日军第三十军制订了代号为“断”的作战计划,第三十军所有兵力开始向芒市集中;第五十六师团得到了从国内补充的二千多兵力,在芒市附近赶修据点式防御工事,并大量储备物资;由今宗四郎大佐指挥的第一四六联队也从缅北撤往芒市;第二师团由师团长冈崎清三郎亲率第十六联队全部、第四联队和第二十九联队各一部也转移到芒市附近;再加上芒市原来的守军,日军在芒市及其周边集结的兵力达到了万人以上。本多政材的军战斗指挥所也从缅北撤到了芒市。
从中国远征军攻入龙陵市区的八月二十四日开始,集结在芒市附近的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和第二师团的七千多兵力,沿着芒市到龙陵的公路急速向北推进,企图以强大的攻击态势迫使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退出龙陵。二十五日,日军先头部队在龙陵以南与第七十一军搜索营遭遇,一部日军直接冲进了岌岌可危的龙陵城。接着,日军在龙陵城下与新编第三十九师、新编第二十八师和第九师等部队展开大规模激战,日军孤注一掷的进攻令新编第二十八师八十二团的阵地三次得而复失。新编第三十九师与日军反复争夺南天门、张金山和双坡等阵地,最后全师竟然仅剩下百余官兵,师长洪行单人乘吉普车突围,中途翻车身亡。
战局极度危急之时,由昆明驰援而来的第五军第二00师----中国陆军中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于九月六日抵达龙陵前线。接着,九月七日和十四日,中国远征军攻占松山和腾冲的消息传来----“断”作战的主要目的是解救松山、腾冲和龙陵,松山和腾冲的失守导致“断”作战立即失去了意义。中国远征军攻占松山后,炮兵十团和七团立即赶到龙陵附近支援第十一集团军作战,第十一集团军部队乘势反击日军后续增援部队,日军因无心恋战掉头向芒市回撤收缩。“断”作战停止了。
已是九月中旬,尽管龙陵城里的日军不多,但中国远征军依旧未将其攻占。此时蒋介石与美国方面的矛盾再次加剧,导火索是中国境内的日军发动了新的攻势,蒋介石命令卫立煌把部队从龙陵撤到怒江以东以保卫昆明。史迪威立即给马歇尔发去电报,说他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决定。至于蒋介石为什么在攻坚龙陵的最后时刻提出终止作战,由于档案资料匮乏,一时难以窥其真相。仅从表面上看,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作战时,广西方向的对日作战局面正在极度恶化,日军大有冲进云南乃至四川的态势。
十九日,由于史迪威以及马歇尔的作用,罗斯福给蒋介石发来一封几乎带有“最后通牒”性质的电报。罗斯福的这封电报,无论从哪方面讲,都超出了外交文件应有的礼仪底线以及国与国之间应有的关系准则。更令蒋介石愤怒的是,他注意到罗斯福这封电报签署的时间是九月十八日,这是日本入侵中国的国耻日,尽管不能断定罗斯福是有意要在中国人的伤口上撒盐,但蒋介石的苦闷无以复加。
蒋介石命令位于龙陵的第十一集团军就地休整补充。此时,从保山到龙陵的公路畅通无阻,前线部队给养充足。龙陵城内的残余日军不足千人,芒市方面的日军因损失过大已没有增援和反击的能力,中国远征军攻占龙陵只需最后一击。但是,在龙陵周边,第十一集团军的休整补充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蒋介石决心面对与美国决裂的最坏局面。蒋介石与史迪威由来已久的面和心不和注定要公开化了。蒋介石向罗斯福提出了撤换史迪威的要求。蒋介石认为史迪威已多次拒绝执行自己的命令,这严重妨碍了中美两国“军事互助之宗旨”,要求美国另派能与中国合作的指挥官,且最重要的是“能诚意接受”作为中国战场统帅的他的命令。
蒋介石与史迪威不可调和的矛盾,可大致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兵权问题。史迪威有着坚定不移的指挥要求,在与蒋介石对中国军队的指挥权进行了明争暗斗后,如今由美国总统直截了当地提出让史迪威指挥中国的一切军队,这让蒋介石忍无可忍。二是包括史迪威在内,抗战时期到达中国的美国人,无论是军事将领、新闻记者、政府顾问,乃至散布在中国军队里的教官和联络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从美国的政治观念出发,认为国民党政府是一个独裁专制的、与美式民主理念完全相反的政权。
三是共产党问题,这或许是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矛盾的最深症结。史迪威主张应该同时武装共产党的抗日部队,提出把美国援华武器拨出一部分武装敌后战场;认为蒋介石部署在陕甘宁边区周围的三十万精锐部队,对于正在对日作战的中国来说“是巨大的人力浪费”。“中国所有政党的团结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一旦美军为进攻日本本土在中国华北登陆,“共产党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将选择的天平向共产党倾斜,无论是出于朴素的看法还是出于政治胁迫,都是蒋介石绝对不能容忍的,尤其是史迪威代表着美国政府。
二十五日,蒋介石复信罗斯福,口气挪揄且强硬,表示他和史迪威都可以单独指挥中国军队,但两个人实在无法共同指挥。既然他现在是中国国民政府的首脑,那么美国人史迪威就必须离开。最后令罗斯福改变态度的是总统特使赫尔利。